“用可灵制作了一个上海粘土动画,大家都能看出来是哪里吗?”
近日,作家廖信忠在小红书发布了一条名为“AI生成粘土风上海旅游推广片”的24秒短视频,上海的外滩、苏州河、陆家嘴三件套、武康大楼,以及上海的街道……都在短视频中来呈现出来。
“上海可爱起来”,“好有趣”,“廖师对上海的爱太深了”……这个短视频已发出来,就有用户这样留言。
作家廖信忠接受周到君采访时说:“呈现上海风貌并不是只有气势澎湃的空拍或高楼大厦,可以有很多方面,各种新技术来表现。AI可以呈现的上海有很多种,总之就是二创的上海,不同人心里有不同的上海,AI视频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这其实跟艺术家用不同素材展示心里想法没啥两样。”
据了解,这个可可爱爱的小视频,生成就是通过快手的视频大模型——可灵AI生成的。“只给了简单的动作词,里头人物甚至自动产生了情绪反应展现,这让我很吃惊。”廖信忠说。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时,廖信忠就表示:效果意外地不错,图片生成五秒动画大约需要四分钟,每次续写大约增加五秒,感觉判别照片或者主体清晰地照片效果会更好,像作粘土动画,有些比较复杂地场景可能会判别失误,需要多调试生成几次。
“或者你也可以用滤镜生成一些宫崎骏动画效果的图片,再把它转成动画。如同你懂的镜头语言,在提示词里加入‘垂直摇镜’、‘水平摇镜’、‘推进上移’之类的,它会更好做出运镜效果。”廖信忠打趣地说:如果你们拍了啥觉得是废片,千万别删,图生视频又是另外一个效果。
廖信忠的这条短视频,不仅是他本人自己玩了一把粘土、AI风格,也给出了用户很多科普和内容创作路径。
随着年初SORA的出现,AI生成视频成为国内大模型发力的的一个重要方向。此次廖信忠使用的快手可灵AI,据了解,一个月内就进行了三次重大升级,从文生视频到图生视频、视频续写,以及上线网页端。
在近期上海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快手视觉生成与互动中心负责人万鹏飞表示,可灵AI大模型最新发布的版本中,可灵在运动生成、生成时长、物理规律、视频画质、指令响应、图生视频、视频可控性等七个方向的能力亮点实现进一步升级,可单次生成更高清更可控的10s及更长的视频。
快手高级副总裁、主站业务与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盖坤则透露,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万用户申请可灵的内测资格,视频生成数量达700万。用户通过“可灵”创造的“老照片复活”等作品,因为触动人心的力量火爆全网。
实际上,AI创作正在一点点改编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的生产方式,廖信忠接受周到君采访时表示:“要与这类视频大模型对话,需要比较精的形容与专业的术语,比如精准形容动作、场景等,以及镜头运镜方式,还有分镜,挺适合有戏剧导演背景的人试试。可灵目前在同类产品里处于领先位置,AI视频未来可期。”
以下是廖信忠采访实录:
问:看你在社交媒体发布了AI生成粘土上海旅游推广片,有些评论说,好可爱,上海可爱起来……你当时怎么想做这样一个小片子?
廖信忠:本来想做个老上海照片动起来的视频,后来想着不如把上海老照片变动画,最后改成黏土动画风格,刚好符合黏土动画有些卡卡的感觉。前面厘清思路花了好几天,真正做好只用了半天,其实不太难。视频发布后反馈还不错,希望有更多好玩的视频出现。
问:这个AI生成粘土上海旅游推广片,里面有外滩、苏州河、武康大楼,还有上海的一些街道,当时这些照片是怎么选的?一共用了多少照片?
廖信忠:准备的素材比现在看到的更多,已经删了一部份,大约有二十张左右,选一些变成黏土风之后至少还看得出是上海哪里的照片,从大到小,再穿插一些生活的小细节。
问:当时做这个小短片,你使用了当下最好玩的一下技术,比如粘土的app-remini,还有快手的可灵,为什么这么时髦?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灵感?
廖信忠:呈现上海风貌并不是只有气势澎湃的空拍或高楼大厦,可以有很多方面,各种新技术来表现。AI可以呈现的上海有很多种,总之就是二创的上海,不同人心里有不同的上海,AI视频也是一种表达方式,这其实跟艺术家用不同素材展示心里想法没啥两样。
问:在用可灵AI生成视频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好玩或意想不到的点?
廖信忠:只给了简单的动作词,里头人物甚至自动产生了情绪反应展现,这让我很吃惊。
问:我看评论区里有人说,廖师对上海的爱太深了。在上海居住了这么多年,你对上海这个城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廖信忠:相对国内其他城市而言,每个人都能以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过日子(在能养活自己的前提下)。
问:你在社交媒体会分享一些文字或照片,你觉得可灵这类可以把文字或图片生成视频的大模型,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对AI视频的效果怎么评价?
廖信忠:主要还是内容和脚本,要与这类视频大模型对话,需要比较精的形容与专业的术语,比如精准形容动作、场景等,以及镜头运镜方式,还有分镜,挺适合有戏剧导演背景的人试试。可灵目前在同类产品里处于领先位置,AI视频未来可期。
问:你也一直在写书,你觉得AI对你文字创作有帮助吗?有尝试AI写作的方式吗?
廖信忠:试过在写作过程中让AI提供一些例子,但事后筛选的时间有时更久,时间成本不太符合,寄希望于未来的进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