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月26日,“忠诚履职·铁军担当——威海市‘时代政法先锋’颁授典礼”在威海大剧院举行。活动通过基层政法模范人物的现场讲述、情景对话和基于真实案例编创的音诗画、微电影、舞台剧、专题片及叙事诗剧、歌舞展演等方式,展现了威海各级政法机关为服务发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实效、实绩。

为进一步凝聚和激发政法工作服务保障“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的正能量、精气神,根据市委政法委“狠抓落实·巩固提升”动员大会精神和全市政法宣传工作年度要点安排,面向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筛选推出人物事迹报道,敬请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庆俊,中共党员,威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一级检察官。2007年进入威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先后在公诉、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岗位锻炼,多次获威海市委嘉奖,被市委记三等功一次。自2022年1月转岗到公益诉讼部门工作以来,曾庆俊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刻苦钻研、勇挑重担,威海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一直在全省位于前列,2件案例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典型案例,6件案例被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全省典型案例。

这两天,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曾庆俊,得空儿就跟乳山市检察院办案人一起到乳山海域考察碱蓬种植选址情况。作为一名检察官,她咋对海洋生态种植的事这么关心?

“最近,我们正在办理沈某某等人非法采砂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探索种植柽柳、盐地碱蓬滨海‘蓝碳’替代性生态修复方式,届时通过种植情况就能直观反映诉讼成效,发挥好公益诉讼治理效能。”曾庆俊说。

公益诉讼是作为新时代“四大检察”职能之一,也是检察机关履职的重心。自2022年转岗到第五检察部,专职负责办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公益诉讼案件以来,曾庆俊在立足地方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公益诉讼修复路径,并按照“抓点带线、扩面提质”的思路,以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为突破口,逐步构建起“办案与修复并重,陆岸与海洋统筹”的工作机制,努力以高质量的检察履职服务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市更宜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抓点带线 持续创新办案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因探索出“海草种植”碳汇替代性修复方式,张某等人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曾庆俊的手机近乎成了“学习热线”,找她取经学习的朋友络绎不绝。

每当大伙问及如何摸索出“增殖放流+海草种植”的模式,曾庆俊道:“跳出案件看案件,你把自己当成被损害权益的对象,咱觉得缺啥那么生态就需要修复啥,一点点扩展,不断完善公益诉讼与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机制,以增殖放流、补植复绿、碳汇替代等方式多样化开展生态修复。”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公益诉讼工作的“重头戏”,一直是曾庆俊接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后关注的焦点。威海,因海而兴,向海图强。守护蓝色海洋生态,是威海检察机关依法履职尽责的应有之义。

2023年初,在跟进全市办理的多起修复海洋渔业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时,曾庆俊发现单纯依靠增殖放流等手段,极易因鱼苗种类单一、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运输途中和放流过程中鱼苗易损伤、成活率不高等“不确定因素”的出现,达不到预期修复效果。

透过一件件案例追踪,让从检近20年的曾庆俊渐渐明白,办理涉海公益诉讼案件,绝不能简单“一诉了之”或“一改了之”,而需要融合多种手段,促进类案治理、系统治理。

为此,在办理张某等人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曾庆俊带领荣成市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就海洋生态修复事项,先后到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等进行调研和专家咨询。经过反复沟通论证,决定探索采取海草种植方式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通过种植海草实现碳汇替代性修复。

“海草床具有养护鱼类生长环境、促进海洋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特点。同时,海草床还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既保证鱼类的成活率,也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达到循环式发展的目的。”曾庆俊说,按照判决结果,涉案人张某等人在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完成38万株的鳗草种植,实现让违法者真正为恢复受损公益“买单”。

这种方式实际效果如何?来威“越冬”大天鹅数量的逐年增多是最生动的例证。“从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去年来威越冬大天鹅的数量达到8000余只,较往年有所增长。”曾庆俊说。

扩面提质 完善“4+10”公益诉讼格局

公益诉讼检察并非“零和博弈”,本质是通过加强对公益损害问题的监督,助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共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单纯依靠检察机关介入推进事后修复还远远不够。想要行稳致远,必须要想方设法凝聚共识合力,争取更多支持,努力形成公益诉讼保护的整体合力。”曾庆俊说。

去年9月,曾庆俊承办于某某滥伐林木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为解决该类案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损失费用往往一收了之,没有很好利用的问题,曾庆俊积极与林业部门、海洋部门及高校院所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对接,并召开公开听证会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可以结合威海地域特点,探索在原有被破坏林地“补植复绿”的基础上,通过种植海草的方式以替代承担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损失的赔偿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服务功能损失费用‘沉睡’问题,又提高了生态环境的固碳增汇能力。同时,引导更多部门参与到公益诉讼中,形成了更大合力。”曾庆俊说。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2022年以来,威海检察机关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朋友圈”——

市检察院与公安机关、林业部门会签《关于建立“林长+检察长+警长”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并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等六部门会签《加强公益诉讼检察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工作的意见》,强化公益诉讼的外部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签订《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办案信息技术应用合作协议》,拓展无人机取证、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等技术手段,加大公益诉讼取证手段的技术化支持;

与市政协会签《关于加强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转化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凝聚政协监督与检察监督工作合力;

在深入推进部门联动、汇聚合力的基础上,曾庆俊和两级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坚持公益司法保护与公益普法宣传教育一体推进。

目前,通过设置12309绿色低碳公益诉讼举报中心、公益诉讼“随手拍”专区、建立线索管理人制度、聘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多种方式,大大解决了线索发现难、收集难问题。共聘任162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和24名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与监督办案,各业务条线已互移涉海线索23件。

沿着千里海岸线,威海检察机关已建成天鹅湖海洋环境实践修复基地,昆嵛山、里口山、岠嵎山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形成公益诉讼与山青海蓝交相辉映的生动画面。

检察公益诉讼之路,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尽己所能让这座城山更青、水更绿、人民更幸福,是我为之不懈奋斗的终身事业。”曾庆俊说,她将和全市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不断探索,将‘检察+碳汇’机制充分运用到各类案件办理中,助力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