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清泉润心田

“饮水思源,喝水不忘挖井人。这么贴心的一位好干部‘走’了,老百姓都舍不得啊!”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村干部叶红伟说,这“一口水的幸福”,是徐利民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上草木葱茏,水面波光粼粼,深清源水库宛如碧玉般镶嵌在群山之中。这个水库正是徐利民带头建的,它解决了虞宅乡14个自然村、一万多人的喝水问题。一汪清泉润心田,当地百姓至今感念他的好。

徐利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农校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工作,深知百姓难处。2005年,他到虞宅乡政府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一心想着为当地百姓办点实事。在当时,喝水是一大难题。

虞宅乡当地村民缺水,往往是三五户人家凑一笔钱,用一根水管通到山坳去接水,或是上山挑水,旱情较重时,村里老幼甚至只能指望一眼泉,排队取水。虞宅乡新光村村委会原主任朱玉堂说:“没有水库以前,喝水主要靠天,不下雨,喝水就成问题。碰到旱季,早上天还没亮就要起来抢水,去晚了,你就抢不到了。”

2006年,徐利民召开大会,提出想修建一个供全乡村庄用水的水库。“我作为水利员,碰到建一个水库的事情,是很难得的,因为山区乡镇要做这件事并不容易。”对于建水库,虞宅乡原经济发展办副主任黄旭义一开始想都不敢想。

不少村干部主张在自己村边挖口塘,对于这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徐利民站位高,看得远,既要让百姓喝水没有后顾之忧,也要考虑防洪、灌溉以及乡村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利民看来,喝上干净的水,就是当时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对群众有利,再大困难也要去做”,这句话,在他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多次提起。

虞宅乡农办原主任张海平回忆,为了水库选址,他们爬遍了虞宅的一座座山峰。那些年,交通不便,上山靠步行。“我去勘察就好,到时候拍个照发过来。”张海平的建议,徐利民果断拒绝:“光蹲在办公室,指手画脚能干好?我自己去看过,心里才有底!”

“海平,我们到水库现场看看去”,这是当年徐利民的口头禅。水库选址所在的山坳人迹罕至,徐利民和张海平人手一副手套、一把柴刀,就出发了。整个库区是一个狭长地带,杂草丛生,陡峭难行,山上没有路,就劈出一条路,来回一趟,需要一两个小时,一路上他们饿了啃饼干,渴了喝山泉水。“两年时间,我们跑了有100多趟。”张海平说。

修水库,其中一个难题是土地征用问题,水库所在的山谷,涉及好几个村的林地、土地所有权。“有的村民舍不得,村干部沟通不成,徐乡长就自己去,一户户上门做工作。”张海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海平感触最深的,是徐利民做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接地气,到老百姓家里,坐下来就跟人聊上一两个小时。“家里几口人?”“生活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徐利民上门,多数时间是跟老百姓拉家常。

上门沟通,徐利民大多是跟着村干部一起去的,他很低调,上门时也不让人介绍自己,聊着聊着,很多人觉得这位干部嘘寒问暖,说话有亲和力,能说到老百姓心坎上,一问才知道是徐乡长。

“大家见徐乡长这么关心老百姓,掏心窝子来沟通,都很信赖他,一个个征地问题就在一次次拉家常中解决了。”张海平说。

2008年8月,深清源水库完工。当地百姓终于不用为喝水问题发愁了。叶红伟回忆,就在徐利民去世前一个月,他在水库边偶遇了徐利民。徐利民说,他和妻子一起再来看看水库,并问他:“今年雨水不多,村里有没有断水?”叶红伟回答:“因为有水库,老百姓的用水一直没断。”徐利民欣慰地笑了。一个月后,听说徐利民去世,他一时间不敢相信。

在虞宅,徐利民不光修水库,还修路。2009年,虞宅乡张村想建一条通村公路。“原来的路是石子路,很陡,村民出行不方便。”村支书张有军说,造新路涉及土地征用,村民们有不同诉求,村里一时谈不拢,徐利民就一户户上门去做工作。有的村民白天在外打工,他就晚上去,以诚动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谈妥了。

在徐利民的带领下,问题顺利解决,这条约1700米的山间水泥路终于修好了。“有了这条路,全村村民受益,这么好的干部,大家都不会忘记。”张有军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旭义至今记得,浦江县壶源江治理一期工程就是徐利民推动的一个重大项目。当时,由于虞宅乡茜溪周边是土坝,每逢雨季就容易决堤,良田被淹,村庄受损,老百姓饱受洪水之苦。徐利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他找到黄旭义,要求他尽快整理工程项目资料,抓紧上报省相关部门。

黄旭义说:“当时我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把项目争取下来,但徐部长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他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想到了老百姓的安危。”

在徐利民的推动下,最终,浦江县壶源江治理一期工程于2012年顺利竣工验收。这项工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地的防洪问题,还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虞宅,徐利民建水库、修公路、治水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地百姓感念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