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在康熙皇帝晚年,皇太子的位置两次被设立又废除,导致皇子们开始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矛盾不断加深。当四皇子胤禛登基后,他严厉打击了他的旧敌,尤其是对八阿哥允禩和九阿哥允禟进行了彻底的清算。
雍正帝即位后,将兄弟行的“胤”字改为“允”,并将允禩(康熙第八子)封为廉亲王,从西北调回允禵(康熙第十四子),又命允禟(康熙第九子)出驻西宁,在巩固帝位的同时,起到分化瓦解的作用。
雍正二年,雍正帝首先针对允禩出手,指责他行为阴险。次年,以允禩总理国家事务期间“有罪无功”为由罢黜其权。四年正月,雍正帝公开了当年康熙帝斥责允禩谋害允礽的谕旨,表明皇考与允禩早已恩断义绝。随后允禩被黜宗籍,削去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并改称“阿其那”,子弘旺改名“菩萨保”。
雍正王朝允禩扮演者王绘春
允禟出驻西宁后,雍正不准其回京。雍正三年,借口允禟纵容家人骚扰民间、傲慢无人臣礼,留西宁幽禁。四年正月,京城捕役搜出允禟自造文字(仿葡萄牙语)后斥责允禟,令允禟改名为“塞思黑”(意为厌烦),其八个儿子均改为贱名。
同年六月,朝廷罗列允禩罪状40条、允禟罪状28条奏请处决两人,雍正命将罪状公布天下,八九月间允禩、允禟相继惨死于狱,依附允禩的大臣鄂伦岱(佟国纲子)、阿尔阿松(遏必隆子)被处死,皇十子允俄、十四子允禵等或被夺爵或遭禁锢。
乾隆皇帝上台后,想要缓和皇室家族内部的矛盾。他考虑重新审查阿其那和塞思黑的案子,考虑赦免阿其那和塞思黑和其子孙,但发现这件事相当棘手。
和后世人想象不同,即便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乾隆在处理此案时仍然要顾全多方的利益。比如乾隆的几位重要帮手,有的人或父兄就参与了雍正对阿其那、塞斯黑案的审理和处置。
他们有的人与罪犯家族早已结仇,你要如何说服他们,如何平衡各方态度都颇为棘手。毕竟管理如此庞大的帝国,不可能全都一人解决。
此外,清代封建礼教严苛,儿子刚上位就要推翻老子定下来的钦案,这样天下人如何看待?又会有多少钻营之徒会根据新帝喜好谋求私利?甚至以阿其那和塞思黑之案攻击雍正时期的老臣?
乾隆时期《万国来朝图》
像四川巡抚、兵部侍郎王士俊就是坚决反对翻案的一员,他上书略带谴责乾隆的语气说道:近日条陈,惟在翻驳前案。甚有对众扬言,只须将世宗时事翻案,即系好条陈之说。传之天下,甚骇听闻。
思忖再三,乾隆决定先从阿其那、塞斯黑的后代入手,因为他们的争议最小,操作最容易。即便如此,整个过程也不是乾隆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雍正去世后的第三个月,也就是乾隆刚登基不久,他对王公大臣们说:
阿其那和塞思黑对皇祖康熙皇帝不忠不孝,图谋不轨,父皇因此把他们赶出了皇族,并剥夺了他们在族谱上的记录。他们的罪行远不止这些,但父皇宽大为怀,只给了他们这样的惩罚。
虽然他们罪有应得,无法原谅,但他们的子孙也是康熙皇帝的血脉。如果把孙辈们都逐出族谱,时间长了,他们就和普通百姓没两样了,并且当初处理这个案子,是其他王爷和大臣们反复请求的,并不是父皇的真实意图。
乾隆的主要意思是:阿其那和塞思黑确实做了很多坏事,不可能饶恕。但他们的子孙还是康熙皇帝的后代,不能让他们失去皇族身份。当时判案是其他人强烈要求的,并非雍正皇帝本意。最后,他让大家都来讨论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在第一次会议上,多数官员建议给阿其那和塞思黑的后代赐黄带,表示他们是皇族的直系血脉,而少数官员建议赐红带,双方争执不下后,把两种意见都上报给了乾隆。
乾隆对这个结果还是满意的,至少群臣愿意支持皇帝宽恕阿其那、塞斯黑后代,已经算是一种进步。
雍正画像
其实说到底,案子过去不到十年,朝中王公大臣明白此案冤屈甚多,如果说雍正对阿其那、塞斯黑的处置群臣没异议之外,普遍对两人的后代还是抱有同情心理。
之后朝臣又开了第二个会,这次大家都同意赐红带,这个转变可能是因为他们想猜测皇帝的意图。但是,有些官员批评这种突然改变意见的行为,认为此举如同儿戏。
根据清朝内务府的规定,皇帝直系后代系黄带子,如果赐予红带子,虽然也是皇族,但身份要低一等。
乾隆理解这种情况,他知道这个问题很重要,官员们难以做出决定,所以他们的意见会摇摆不定。他提到过去康熙晚年也曾经给一些犯错的皇室子孙赐红带,并把他们重新记入皇家族谱,所以他认为应该遵循先例,对阿其那和塞思黑的后代宽大但又不能过于违拗雍正。
内务府还建议,既然这些人的名字已经被记入皇家族谱,那么之前改的不好的名字就不必再用了,乾隆也照准了。
在宽恕阿其那和塞思黑的后代的同时,乾隆皇帝也考虑到了不同情况。比如他认为塞思黑的长子富希浑为人不好,所以他仍然被圈禁,其他当时被连带的皇族则基本被释放,在世的王公贵族还恢复了爵位身份。
比如乾隆在宽宥允禩、允禟子孙同时 ,对因该案受到削爵、圈禁的允俄、允禵予以宽释。封允禵为贝勒,命照常上朝,也就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的十四王。
此外,乾隆皇帝还下令废除圈禁高墙的制度。在清朝初期,宗室贵族犯法,原本是采用继承明朝的“囚禁高墙”的刑罚。但是乾隆皇帝认为这个制度不合理,所以他下令废除这个制度,宗室圈禁之人回自己家中圈禁,除了不能出门外,已和平常生活无异。
在发觉宽宥宗室起到效果之后,乾隆到了晚年更进一步,因为经过数十年的观察和消磨,一方面两人的后代很少有不法之举,对皇权也没有产生威胁。同时与阿其那、塞斯黑有隙的老人也过世个差不多,很多事方便处理了。
乾隆晚年宠臣和珅
最关键的是,此时的乾隆所拥有的皇权处于整个封建时代君主的最高峰,朝廷上下已经无人制衡,像康熙晚年因废太子一事,马奇竟然敢和康熙扭打在一起的事情在乾隆朝完全不可能发生。
比较黑色幽默的是,恰恰乾隆晚年的皇权过于强大,竟然极少出现文字冤狱。即便有小人想凭借文字冤狱找事,也会被乾隆批判一番,和壮年时期对待文字冤狱听风便是雨的态度截然相反。
所以乾隆最后恢复了阿其那、塞思黑的宗籍,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但乾隆还是为此编造了理由为自己开脱。说两位叔父虽然曾经觊觎过皇位,但并没有明显的实际叛逆行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真实历史中两人对雍正的威胁远不是电视剧《雍正王朝》那样惊心动魄。最有意思的是,乾隆为了找补,还造谣称雍正晚年很后悔对两位弟弟太过严厉,表示恢复两位叔叔的宗籍是雍正的遗愿。
尽管乾隆一直想表现自己类似祖父康熙的宽仁之风,对父亲留下的皇室钦犯多次赦免平反。但自己对付当朝的皇室成员时丝毫不手软,比如乾隆四年他就以“结党营私、往来诡密”的罪名,将庄亲王允禄及其子侄多人革爵、囚禁,虽然后来陆续赦免,但前后也用了三十多年时间。
总的来说,尽管乾隆在清理皇室积案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但他对罪宗及其子孙所作的宽宥之举已经在皇室内部营造出了宽松的氛围,有效的维护了清代皇室的稳定。
一改从后金时期到雍正时期,皇室不断发生流血内斗的现象,伺候到清朝灭亡,皇室内部稳如泰山,纵观历代封建王朝也实属罕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