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到非凡:拿破仑与法兰西的变革时代”展正在省博进行中。展览以拿破仑的生平经历为线索,全面展现拿破仑从一个平凡少年,一步步崛起为法国乃至欧洲的军事和政治领袖的人生历程,再现法兰西艺术文明的辉煌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参展作品中不仅有拿破仑下令编撰的世界上第一部中法拉丁文三语字典,还有一套从中国定制的红釉描金系列瓷器,彰显了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拿破仑与中国文化

此次展览甄选来自拿破仑第十骑兵团协会的157件(套)精品,包括与拿破仑有关的文献、生活用具、油画、雕塑、服饰等多种类型。展览中,一套充满中式风情的红釉描金漆瓷器,引起众多游客注意。这套中国风瓷器是拿破仑的弟弟路易·波拿马结婚时候定制的。不仅包括杯碟、茶杯托,还有奶缸、奶壶和糖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代雪晶表示,茶叶作为一种饮料,其文化传播经历了从中国到欧洲的发展历程,而法国比英国早20年喝上了中国茶。最初,茶叶被欧洲人视为药物而非日常饮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宫廷中的流行以及贵族们的倡导下,茶叶逐渐平民化,最终形成了与当地文化结合的饮茶习惯,如在法国和英国加入牛奶及糖的习俗。

同样的,展览板中标记了16至18世纪西传法国的中国古籍、著作列表,其中不乏《诗经》《易经》《孟子》《中国全志》《孙子兵法》等经典。17至18世纪,中国儒家典籍和相关历史著作通过来华传教士的翻译和介绍在欧洲传播,在欧洲引发了中国热。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如伏尔泰等,将儒家典籍中的政治和社会思想,与欧洲的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和批判,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成果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代雪晶认为,虽然史料中没有确切记载拿破仑读过哪些中国书籍,但我们知道哪些书传到法国,并存在于法国的图书馆里。对于拿破仑这样一位嗜书如命的人来说,他不会没有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最早的《孙子兵法》法文译本,由在华法国耶稣会士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翻译,1772年在巴黎出版,1782年再版,巴黎社会一度出现“孙子热”。

实际上,拿破仑与东方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他对东方理想国的痴迷,不仅源自于启蒙时代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辉煌文明的憧憬与想象,也更是基于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身为统治者的拿破仑,对于东方大国的广袤人口、精湛绝伦的手工艺以及潜在的庞大市场,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敏锐洞察力。

“中国风”在法国的源起和风靡

除了瓷器热,追溯法兰西土地上风靡一时的“中国风”的起源,则要到路易十四时期,即清朝康熙年间。今年4月在故宫博物院开展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详细呈现了中法文化跨越百年的文明对话。

1688年,法王路易十四派遣五位“国王数学家”来到北京,受到康熙皇帝接见,其中白晋和张诚留在宫廷,正式开启了中法间的跨文化互动。17、18世纪的中法关系呈现出独特之处,路易十四与康熙皇帝未曾见面但持续“神交”,两国之间也未互派正式使团,但均采取积极主动的外交政策,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这一时期的中法交往主要是以服务紫禁城的法国耶稣会士作为沟通桥梁,两国宫廷和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并参与其中。此时,科学和艺术交流是主旋律。

路易十五与其曾祖父路易十四一样热爱中国艺术,在他凡尔赛宫的私人空间,以及他所钟爱的米埃特城堡和舒瓦西城堡中都充满浓郁的中国风,并藏有大量中国瓷器。他为家族成员和蓬巴杜夫人购置的大量礼物中,有不少中国漆器。受大臣贝尔坦影响,路易十六对中国及相关器物很有兴趣。他收藏有杜赫德的名著《中华帝国全志》,购买塞弗尔瓷器工场生产的乾隆皇帝像瓷版和中国风茶具,在自己的套间内放置表现中国皇帝战争场景的雕版。

遥远、神秘的中国曾是西方的美好向往,“中国风”作为东西方文化和想象力交融的产物,浸润到欧洲生活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伴随着欧洲文明的成长。法国不仅是“中国风”命名的源起之地,也是推动“中国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特别是1700年1月7日,在路易十四钟爱的马尔利宫,新世纪狂欢庆典以中国为主题拉开帷幕,此举是欧洲“中国风”浪潮中的标志性事件,将法国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推向高潮。法国王室和精英阶层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中国文化为法国思想界和艺术界提供了不竭的知识滋养和创作灵感。凡尔赛宫及其附属宫苑的装饰和陈设中融入了相当多的中国元素,成为以中国为题材的艺术再创作。

随着中法交往的深入,中国资讯不断传至欧洲,大量中国物品输送欧洲市场,许多法国王室成员和政要成为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同时,法国很早就对中国进口的艺术品进行装饰和改造,以更符合自身的审美和需求,18世纪,随着铜鎏金技术的发展,该传统进入鼎盛时期。华丽繁复的铜鎏金装饰与精致典雅的中国瓷器完美结合,使这些器物变成奢华的陈设品,与当时豪华的室内装饰风格融为一体。

瓷器是中国艺术进入法国宫廷最强有力的媒介之一。法国王室从16世纪开始有少量瓷器收藏,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路易十四时代,王室收藏的中国瓷器数量显著增加。凡尔赛宫及其附属宫苑早期收藏的中国瓷器以青花瓷为主。中国文化对法国艺术风尚的影响,还表现在对中国瓷器的仿制上。17世纪下半叶,法国开始关注和研究中国制瓷工艺。18世纪中叶,高岭土矿的发现使法国在法国王家瓷器制造工场——塞弗尔瓷器工场成功生产出硬瓷。这些瓷器在制作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受到中国的影响。法国在油画、版画、挂毯、纺织品、漆器、建筑、园林等诸多领域也大量汲取中国元素,其中充满着对中国神秘旖旎的无尽想象。遥远的东方成为法国艺术家和知识精英获取创作灵感的一大源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宫小昀 实习生 徐琦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