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ASCO后,来听听专家对ADC药物治疗肺癌的经验分享。

撰文丨鹿其临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最新的中国癌症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人数有106万,肺癌致死的人数达73万,临床上还有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原发耐药、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阴性表达患者还亟待发展新的治疗策略。

近几年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突破,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ER3)、人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2)、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等靶点的药物临床研究正在不断进行和取得成果中。

刚落幕的202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还令人回味无穷,“医学界”有幸邀请到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与我们分享ADC药物治疗肺癌的领域在ASCO大会上有哪些精彩内容和最新的诊疗进展及临床实践经验。

 ADC治疗肺癌成果盘点:如何实现低毒高效?3要点锚定精准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ADC治疗肺癌成果盘点:如何实现低毒高效?3要点锚定精准治疗!

ASCO上ADC治疗肺癌领域硕果满满

韩教授介绍道,肺癌几乎是实体瘤领域里药物研发进展最快的癌种,而在ADC药物治疗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今年的ASCO大会上也有不少令人惊喜的结果公布,内容对HER2、HER3、TROP2等多个靶点都有涵盖。

在今年ASCO大会上,针对HER2靶点的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DS8201)公布了DESTINY-Lung02研究最终结果分析,数据显示5.4mg/kg组德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9.0个月,安全性可管可控,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

韩教授表示,德曲妥珠单抗在难治性NSCLC患者身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未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可能会批准其相应的适应证,给HER2阳性的患者带来福音。“期待能有更多像德曲妥珠单抗这样的新药。”韩教授分享道。

此外,今年ASCO大会还公布了诸多抗TROP2靶点ADC的研究,如TROPION-Lung05、TROPION-Lung02、OptiTROP-Lung01等,涉及药物包括Dato-DXd和SKB264。韩教授认为,TROP2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靶点,在肺部肿瘤尤其NSCLC中占据相当比例。

目前,TROP2这一靶点的ADC药物还存在无生物标记物可选择TROP2阳性和获益患者人群的问题。因此,韩教授指出,未来还要提升TROP2靶点药物的命中率和精准性,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疗效。

除上述ADC药物外,还有其他新药值得关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牵头的III期HARMONi-A研究中发现,PD-1和VEGF双抗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EGFR-TKI耐药的EGFR突变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nsq)-NSCLC患者中也有相当好的治疗潜力。

该研究数据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方案相比单独化疗可显著延长患者PFS[7.06个月vs 4.8个月,风险比(HR)=0.46,95%置信区间(CI)为0.34~0.62,P<0.001],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4%。韩教授表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或将给EGFR-TKI耐药后的患者增加一种后线治疗方案。

ADC的未来目标:低毒高效,3要点锚定精准治疗

ADC药物的开发首先需要找到一种可结合肿瘤细胞表面靶点的抗体,再连接上一种有效的细胞毒药物,才能做到对肿瘤细胞有精准的高杀伤力和具备一定安全性,韩教授介绍道,因此,做到高效低毒是ADC药物未来需要实现的目标。

在处理ADC相关的毒副作用方面,韩教授指出,间质性肺炎是细胞毒作用中一种比较突出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此外还有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降低等骨髓抑制等问题。对此,需要充分了解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的治疗史,尤其后线治疗的患者,对评估药物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比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间质性肺病、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使用ADC药物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其发生间质性肺炎的风险更高。在前期治疗中,如出现超过3级以上的毒性,如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降低等骨髓毒性,以及化疗后不耐受等,使用ADC药物也需要特别小心,一定要仔细筛选出用药安全的患者进行使用。”

目前,在肺癌领域,针对TROP2、HER2、HER3、B7-H3、EGFR、cMET等靶点的ADC药物探索已经走在了领域前列,这些药物有着相当的治疗潜力。韩教授表示,ADC药物相较于过去,疗效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未来完全有机会走向一线治疗,成为一线治疗方案中一种有力的可选方案。

一线治疗患者的骨髓功能、脏器功能、体力状况(PS)等身体素质通常更好于后线治疗的患者,因此一线治疗患者的治疗耐受性、依从性可能会更好。且ADC药物本身含有化疗的“部分”,但比化疗相对更安全,未来有望结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方案给患者带去更好的疗效。

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也是我们热烈探讨的话题。那么,如何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病理类型等特征,为患者制定一个合适的ADC药物治疗方案呢?韩教授总结了ADC药物走向精准治疗需要具备的3个要点。

其一,ADC药物需要有特定的靶点,靶向主要在肿瘤细胞膜上表达的位点而正常组织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让ADC药物能更精准“抓到”肿瘤细胞;其二,ADC药物释放的细胞毒药物能达到最大的杀伤效应;其三,ADC药物的毒性不能过高,患者可耐受药物,做到特异性强的同时兼备安全性和高效性,才能给患者带去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效果。

ADC药物作为热门研究领域近年来热度不减,涌现出许多新成果为未来患者可用上更多高效、安全的药物打好基础。韩教授表示,ADC药物有非常优秀的治疗潜力,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新药在肺癌治疗领域中发光发热,给患者带去希望。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宝惠教授

二级教授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名誉副院长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学科带头人

  •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副会长及肿瘤分会主任委员

  • 中华肺癌学院执行主席

  • 国家药监局(CFDA)审评专家

  • CSCO肿瘤血管靶向专委会前任主委

  • CSCO肿瘤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委

  • 中国初保基金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主委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华医师学会呼吸分会常委

  •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分会常委

  •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学会主委

  • 上海市抗癌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山东抗癌协会肿瘤化疗分会首席顾问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