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文和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9日,下午2点左右,广州文和友内已经无一人用餐。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批前公示”显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75号的建筑工程拟进行改造,该处为太古汇·汇坊,也是广州文和友所在之地,根据拟调整方案效果示意图,在改造完成后,广州文和友已经不见踪影。

针对广州文和友是否要撤场,7月9日,太古汇公共事务部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也在持续审视和研究汇坊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们正在计划升级汇坊的商业模式,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能以更具活力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成为广州太古汇商业业态的有效延伸。”

7月10日,文和友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目前广州文和友正常营业,暂时没有关店计划。

二楼三楼全关,仅5家店铺营业

7月9日下午1点,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走访看到,目前广州文和友一楼仅有4家店铺营业,仅有1家餐厅内有两三桌客人正在就餐。二楼三楼的店铺已经全部关闭,现场只有一两位游客在拍照打卡。到下午2点左右,广州文和友内已经无一人用餐,营业中的店铺店员也都自行休息。

根据广州文和友的楼层信息表,商场里原有26家商户,除了尚在营业中的4家店铺,据商户透露,还有1家福利彩票门店会在下午营业,以此计算,广州文和友内关闭门店21家,闭店率达80.77%。

位于一楼的文和友臭豆腐店铺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去年开始就有商家陆续搬走,到现在只剩下这几家店,没有新的商家进来。“我们这个店从文和友开业就一直在,以前经常坐满人,现在就剩下这几家店,人也不多了。前年生意还好,去年有好一点,今年马马虎虎。”不过该名店员透露,广州文和友应该没有那么快关门,他们店铺目前还没有搬走的打算。

香港鸳鸯王奶茶店铺店主则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在)只能熬,熬到合同到期。我们这家小店7月底合同就到期了,到时就会搬出去。”据悉,香港鸳鸯王奶茶在广州文和友开业后不久就入驻,一开始是开在二楼。店主透露,刚开业时人气火爆,后面受到疫情影响,客流量越来越少。

广州深圳店频繁调整业态

广州是文和友走出长沙后的第一站。

长沙当地,文和友是现象级的餐饮场景体验空间,它不单单兜售小龙虾、本土小吃,还贩卖场景、情怀。文和友起步于2011年长沙的一个路边摊。那年,23岁的文宾在长沙坡子街摆了个路边摊卖起了炸串,仅仅经营了3个月后,日均营业额就超3000元。卖炸串9个月后,文宾开了一间10平方米的店铺,取名“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后来他又酝酿出了“文和友龙虾馆”“文和友老长沙大香肠”“文和友长沙臭豆腐”。

2018年,在获得唐人神集团的战略投资后,文和友往前迈了一大步——斥资近1亿元在长沙海信广场开了一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文和友。次年,门店扩建至20000平方米,内设60多家长沙小吃,年接待顾客约1000万人次,日均翻台率8次。

在长沙大获成功后,2020年7月,文和友在广州天河商圈太古汇边上开了一家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和友,在试营业期间,单日取号数就超过2000个。

2021年4月,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深圳文和友开业,深圳文和友舍弃了招牌的小龙虾,改以“深笙蚝”为主打,在茶颜悦色快闪店的助阵下,首日排号数超5万个。

与在长沙一样,在广州、深圳布局时,文和友都引入当地的风味小吃,在装修上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本地市井文化。

但是,与刚开业引发的排队盛况相比,开业的一年甚至只是几个月后,广深文和友的人气出现下滑,周末排队等候的人数大幅减少。此后,广州、深圳文和友不断调整方向,入驻的商户变更不断。

广州文和友的商户调整频繁,2020年年底,盲公丸、风筒辉烧烤、唐氏秘制烧鸡翅相继撤场。2022年1月,广州文和友升级改造,一楼改造为海鲜主题的“华文港”,四五家水产档口占据了中心位置,阿婆牛杂、沙湾奶牛皇后等则被“挤到”后门的一角,原先的荔银肠粉、永利饭店等多个商户已经撤出。两三个月后,广州文和友还在三楼引入了当时颇为流行的剧本杀项目。

与广州相似,深圳文和友同样多次进行改造。2021年9月,仅仅开业不到半年时间,深圳文和友就升级为深圳文和友老街蚝市场,原本复古场景被时尚科技的赛博朋克风取代。2022年1月,深圳文和友的主题和场景继续升级,引入海鲜市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而到了2023年9月8日,深圳文和友暂停对外营业,原因是:“因罗湖受洪涝灾害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我们的配电、空调等基础营业所需的设备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去年10月底,深圳文和友恢复营业,商户则经历了一轮“大换血”,摒弃了海鲜,主打烧烤和湘菜,在这轮改造中,其还引入了长沙网红湘菜笨罗卜。按照文和友CEO冯彬此前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的说法,深圳文和友未来要打造成为大湾区湖南文化地标。此外,今年年初,深圳文和友还引入了可以喝酒和跳舞的音乐俱乐部。

水土不服,强化长沙文化是解药吗

从眼下的情况看,广州文和友转型做海鲜并未能获得成功。对此,资深零售专家王国平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称,文和友在广州转型做海鲜是想做本地高频复购,但是模式没有跑通。文和友与老长沙结合过深,难以剥离,与海鲜品类心智则难以拉平。文和友的模式更适合在长沙本地服务一次性高频游客客群,需要通过强流量不断灌溉实现转化。离开长沙,文和友的心智没有得到有效改造实现本地化,文化冲突、流量受限、产品不匹配等诸多问题迟迟没有解决,转型迟迟无法突破,“关门是比较好的选择”,能及时止损。

此前,荔银肠粉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都采访时曾指出,在与文和友的合作中,其明显感觉到文和友的广州团队对本地饮食文化并不熟悉。他举例说,广州文和友3楼的文和友餐厅内有一张大菜单,入驻的每家商户只能在大菜单上一道菜,“我们的拳头产品是肠粉,结果文和友却让我们在大菜单上炒牛河,感觉他们不了解我们,也不知道本地食客爱吃什么。”在广州文和友转型做海鲜后,荔银肠粉就决定撤场。

实际上,针对广州、深圳文和友定位的举棋不定,2021年9月,文和友创始人文宾曾公开发表过看法,他称,“我们最大的反思是我们不够自信、是摇摆的。我们在广州吃的最大的亏,在于想做广州当地文化的同时,又舍不得把湘菜丢掉,这是我们最大的反思和最大的挑战。”

但是在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之后,文和友的选择并不是放弃湘菜,反而是更加聚焦长沙文化。2023年年初,文宾曾公开指出,“长沙的消费文化仍然是很好的,但开到外地时,文和友选择入乡随俗,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而让许多奔着长沙文化而来的消费者铩羽而归。”他指出,在以后的发展中,文和友将更自信地表达长沙文化。

采写/摄影: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陈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