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网讯激活“法治细胞”,赋能乡村振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7月8日至10日,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青春无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六安市舒城县汤池镇,开展了以“法润乡土,振兴乡村”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户交谈悟民意 法治宣传有效力

实践团来到六安市舒城县汤池镇谭岭村,通过走访村委会、妇联、当地银行网点,详细了解谭岭村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普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调研,成员们了解到暑期防溺水、老年人防诈骗、规范民间借贷等是乡村普法宣传的重点内容,乡村法治建设迫切需要更多法律专业志愿者的加入。

实践团在了解实践地点基本情况后,在当地村委会和妇联的带领下开展了入户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分组入户,深入一线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法律认知和法律需求。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为后期撰写调研报告,利用数据分析总结乡村法治宣传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继而提出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建议和意见打下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律知识重普及 法治理念入民心

实践团在调研地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设计准备了不同普法内容。其中,针对老年群体主要以老年人权益保障和预防养老诈骗为切入点,通过介绍真实案例,让老年人学会分辨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和方式,提高老年人预防诈骗意识。

“别人欠钱不还,但是我不懂法,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哥您别急,我们用法律来为您解答。”

针对中青年村民,志愿者围绕“民间借贷”的有关法律知识,为30余名村民作《民法典》宣讲,为群众解答民间借贷诉讼时效、起诉时诉讼费的缴纳等具体法律知识,引导群众有效识别民间借贷中的风险,掌握合法借贷与非法集资的区别,以正确的借贷观和投资观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点对点”精准普法,“面对面”滴灌服务,起到了“实打实”的普法宣传效果,也收获了群众的好评。“没想到出来种地还能学到法律知识。以后万一遇到纠纷,我也知道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谢谢你们!”村民们对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短短三天时间,实践团通过入户调查、普法课堂、法律诊所、案例重演等活动,与村民们“面对面”普法,“心对心”交流。据统计,本次活动志愿者们人均徒步23公里,共访谈村民100余户,发放《民法典》《劳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普法手册380本,收集问卷259份,解答村民咨询100余人次。

谈到实践收获,2022级志愿者施佳豪说:“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村民们对于法律知识的渴望,也深刻认识到普法宣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法学生,我希望能够用所学知识来帮助他人,让更多人能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一同携手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青年人应当成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法治实践的参与者,法治建设的监督者。淮南师范学院志愿者“送法下乡”活动将继续满载青春力量,把法治火种播撒到广袤乡村。

(本网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张戌 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