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巴丽娜(俄罗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13日 第 07 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渡口十二”景之《艺度春天》(油画)。
  张义刚作

踏上重庆的土地,感受山城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重庆。作为一名在中国长大、读书的俄罗斯人,之前我对重庆的了解,仅限于知道这里有一所和我的母校南开大学有着深厚渊源的“南开中学”,还有火爆热辣的重庆火锅。这次跟随著名作家、书画家一起走进重庆大渡口采风,有了全新的感受,彻底颠覆了我对重庆的印象。

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有一片被岁月磨砺得愈发醇厚的土地,那便是重庆的大渡口区。大渡口,作为重庆钢铁工业曾经的承载地,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当我们来到了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时,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是在重庆工业博物馆基础上延伸打造的,保留着重钢的老厂房。走进博览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厂区内巨大的烟囱,烟囱上的红字仍然清晰可见——“质量是第一信誉,是企业的生命,是职工的饭碗。”老厂房、旧机器静静诉说着过往的辉煌,见证着重庆钢铁工业的发展。现如今,随着环保需要工厂搬迁重建后,这里被巧妙地改造成展览馆和创意空间。

漫步在宽阔的厂区,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机器的轰鸣声。抬头看,还能看到天花板下悬浮的模型,“空中轨道”上的老式火车,那些曾经的生产线、装配台,虽然已经停止了运转,但依旧散发着一种不屈的工业精神。博览园里陈列的展品,记录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辉煌历史,这是一段血与火的时代记忆。即使在紧张的战争时期,人们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为了更好的未来,互相团结互相救助,这是用钢铁用生命铸就的不屈钢魂。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俄罗斯圣彼得堡,即当年的列宁格勒。我的家就在拉多加湖附近,那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被称为通往圣彼得堡的生命之路。二战时期,列宁格勒被包围,几乎切断了与外界的全部联系。唯一能与后方相连的就是拉多加湖。在面临敌军袭击、物资紧缺、恶劣天气等多重挑战下,苏军通过抢修一条沿着拉多加湖岸的运输线来保障冬季的物资和人员的运送。然而,这条运输线不仅是一条“生命之路”,还是一条“死亡之路”,因为在每一次的运输和护送过程中,都会有人员伤亡。在这场战役中,列宁格勒城内死伤惨重,众多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战后,人们开始重建家园,被毁坏的古迹一一得到修复,圣彼得堡重现了昔日的风采,现在圣彼得堡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发达的国际化城市。

重庆与圣彼得堡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都是英雄城市。在重钢,你可以感受到重庆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新中国第一根钢轨在这里诞生;新中国的品种钢和军工钢生产基地在这里建成;新中国的第一台立式方坯连铸机和弧形板坯连铸机在这里投运。正是这些奇迹,构成了重庆独特的工业文化,也铸就了这座城市不朽的传奇。在重庆大渡口,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是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下最艰巨的任务之一,重庆的绿化环境,是我见过最为震撼的景象之一,而这些也都离不开具有很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采风中,我们走进一家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他们引进国际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结合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改进和创新,如今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并主编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核心标准,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全套设备的国产优化。参观过程中,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新兴科技与人们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一家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企业,重庆三峰集团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创新、共赢”的发展理念,为推动中国以及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天的采风,跨越山川湖海,走过博物馆、企业、学校、田园,触摸到岁月的痕迹,感受到重庆这片土地的魅力。每一步行走,每一眼观望,都是对过往、对当下、对未来的感悟和体会,更是对心灵的洗礼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