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
戴罪之身,没有俸禄,
官场不顺,前途渺茫,
种种打击接踵而来。
就连曾经最爱吃得羊肉,
都变得高不可攀;
猪肉虽然价格低廉,
却难以下咽。
面对此等情景,
他大笔一挥,
写下了一生最“土”的一首诗: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
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随手写下的这首小诗,格律不通,语言平平,看不懂的人认为它大“俗”,能看懂的人认为它大“雅”。
01
人生一场:
品得了“羊肉”,吃得下“猪肉”
人生起起落落,真正乐观豁达的人,既能享受生活的精致,也能承受世间的无常。
即便生活抛弃了你,即便再狼狈不堪,也要把日子过得诗情画意。
在“乌台诗案”之前,苏轼吃的都是京城上好的羊肉,而猪肉则是连平民都不愿意食用。
正如苏轼在《猪肉颂》中写道: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宋代宫廷规定:“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
在当时,羊肉和猪肉无论是口感还是价格,都有着巨大的差别,这与苏轼的遭遇相同,从人人追捧,再到阶下囚。
面对这巨大的落差感,苏轼洒脱一笑,写下: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正如佛说:人生,能讲究,能将就。
有些人,在顺境时,接受命运的馈赠,讲究地拥抱生活;在逆境时,能够承受命运的打击,将就地度过人生,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敬佩的。
人生一场:品得了“羊肉”,也吃得下“猪肉”;能讲究,也能将就。
这样的人生才富有弹性,足够完整。
02
热爱生活不过四个字:活在当下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贬谪与升迁,是他人生的交响乐。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康震老师这样总结苏轼:
苏轼所谓之美食家,并不仅仅在于说他能吃到精美并昂贵的食物,而是他用非常精致的态度来对待他倒霉的时候那些普通的食物,非常精致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普通的一餐,他也用这样精致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把日子过好。
在苏轼的诗词中,美食随处可见:
写馓子:
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写豆粥: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写野菜: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便是苏轼,无论是在何等糟糕的境地,他都能用美食来缓解自己的心情。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与其说,苏轼是美食家,不如说他是哲学家。
他不失热情,随遇而安,每一次失意时,都能在食物中,找到温暖的力量,将所有痛苦消解,温暖而有希望地面对未来。
如何才算不辜负生活?有一个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只有四个字,即:珍惜当下。
人生短短数十载,与其一味感怀过去,不如珍惜当下,幸福可期。
03
只要灵魂有热度:
不论身在何地,都是桃花源
元佑八年,苏轼被“讥刺先朝”的罪名贬往岭南。
在当时,岭南属于未开化地区,荒无人烟且条件恶劣,朝中好友都担心他的身体。
年过半百的苏轼一一谢过好友,随后毅然踏上前往岭南的路途,写下: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万事万物都在人的心里。
一个人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无论境遇如何,若能内心安定,不忧虑、不惶惑,便是生活佳境。
苏轼不论到哪里,都随遇而安,化失意为豁达:
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不论是什么食物,苏轼都吃得津津有味;
因为“人间有味是清欢”,苦难在继续,生活也在继续。
当所有的不如意被食物消化,所有的失意都化为坦荡和豁达,于是,我们看到苏轼成了苏东坡,成为了那个让人温暖的永生的灵魂,安慰温暖着后来人。
周国平说:“人这一辈子,能安顿好自己的心,就是一种圆满。”
内心的成色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心里有志向的人,不会偏航,有原则的人,不会沉沦,知淡泊的人,不会苟且。
心有所安,纵是世间纷扰,亦能保有一份沉静。
再大的风浪也掀不起内心的波澜。
人生总无常,心安是归处。
点个【赞】和【在看】,愿你往后的生活,心中有诗意,生活有清欢,在最低的境遇,也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end--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洞见,整合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