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下手了,铁路要修,公路也要建,恨不得把整座山都给“打通”了。

可是印度国内的专家们可不答应了,他们纷纷站出来,苦口婆心地劝说政府三思而后行,最好别修。

一边是政府的“基建梦”熊熊燃烧,一边是专家们的担忧和警告,这印度到底要如何抉择?难道他们真的要“挖穿”喜马拉雅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心勃勃的铁路梦

印度这些年一直嚷嚷着要成为“基建狂魔”,各种大型工程项目一个接一个,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要崛起了。

从2016年起,他们就盯上了喜马拉雅山脉。

后来更是准备在那里修建一条全长约450公里的铁路,还要从印度北部的瑟底镇,一路穿过崇山峻岭,最终抵达中印边境附近的拉达克地区

如果真的建成了,到时候,印度军队和物资就能快速运往边境地区,这战略意义可是相当重大。

除了铁路,印度还计划修建多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公路,其中就包括连接中印边境争议地区的查尔达姆公路。

看来印度这是铁了心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控制,顺便再带动一下当地的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急了:这简直是“灾难制造计划”。

但是印度政府的“雄心壮志”却让不少专家捏了一把汗。他们纷纷站出来,苦口婆心地劝说政府三思而后行。

地质学家们忧心忡忡地说,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带,地质活动非常活跃,三天两头就地震、滑坡,比印度的火车晚点还频繁。

在这样的地方修铁路、建公路,这不是在山体上“动刀子”吗?万一引发更大的地质灾害,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环保人士也坐不住了,他们着急地说,喜马拉雅山脉可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各种珍稀动植物都在那里安家落户。

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势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到时候那些可爱的动物们可就要流离失所了。

更让人担心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可是“亚洲水塔”,亚洲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可都指望着它呢。

如果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物泄露到河流里,那下游数亿人口可就要跟着遭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基建经验

相比之下,中国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铁路和公路建设方面,就显得谨慎多了。咱中国在青藏高原上搞基建,可不是印度那样“头脑一热”就动工的。

就拿青藏铁路来说,那可是在“世界屋脊”上建铁路,难度可想而知。

青藏高原上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冻土层。一到夏天就融化,一到冬天就冻上,铁路建在上面,动不动就变形、塌陷,那还得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中国工程师们可是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了一个绝招-“以桥代路”。

简单来说,就是用桥梁把铁路架起来,尽量减少铁路与冻土层的接触面积,这样一来,冻土层的稳定性就有了保障。

青藏铁路还创造性地采用了“以隧代路”的方式,也就是在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直接挖隧道穿过,这样既能避开冻土层的影响,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简直是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技术上的“黑科技”,中国在环保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为了不打扰野生动物休息,中国专门修建了“野生动物通道”,让它们可以自由地穿梭在铁路两侧。

所以中国在青藏高原上搞基建,那可不是简单粗暴地“开山劈路”,而是把“保护环境”四个字刻在了骨子里。而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对中国来说,既是天然屏障,也是宝贵资源。

中国充分利用喜马拉雅山脉的自然优势,把哪里打造成了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奔腾的雅鲁藏布江、怒吼的澜沧江,都发源于此,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一座座水电站拔地而起,把滔滔江水转化为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不过中国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挖穿喜马拉雅山”,这在工程和环境方面都是不可行的。且不说高昂的成本和技术挑战,仅仅是对生态环境的潜在破坏就难以估量。喜马拉雅山脉的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任何大规模工程都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与其想着改变自然,不如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馈赠,实现可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展还是保护?印度的艰难抉择

但是即使知道有难度甚至有危险,印度政府这边呢,对专家们的警告和质疑,那基本上就等于没听见。

他们拍着胸脯保证我们心里有数!这些工程对印度的发展那可是意义重大,就算冒点险也值得。

这话乍一听,好像还挺有道理,但仔细想想,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就好像一个拼命想赚钱养家的年轻人,为了多接几单活儿,不惜熬夜加班,甚至透支身体。短期来看,可能是多赚了点钱,但长远来看,身体垮了,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发展经济,就非得破坏环境吗?难道就不能找到一条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吗,咱中国不就做到了吗?

说白了,印度政府还是有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了。他们太想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结果就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最终只会损害印度自身的利益,甚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烂摊子”。

所以说印度政府是时候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在发展和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别光顾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也要抬头看看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一边是印度“基建狂魔”的雄心壮志,一边是专家们对喜马拉雅山脆弱生态的担忧,到底该怎么办?

也许他们可以从中国在青藏高原上的基建经验中找到一些启示。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对环境的保护,毕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希望印度在“基建狂奔”的道路上,能够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冲动,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毕竟地球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