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血的代价警示中国:若爆发战争,一定牢记这三大铁律。俄乌战争爆发初期,俄军迅速推进至基辅城下,几乎无人怀疑乌克兰能够在俄军强大的攻势下坚持多久。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战争竟然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尽管乌克兰失去了约18%的国土,俄罗斯占据一定优势,战争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随着美西方国家允许乌克兰使用援助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俄罗斯本土最近遭遇袭击,以及近期发生的恐袭活动,均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战争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从最初的形势大好到如今与整个西方对抗,显然,俄军在这场冲突中犯下了不少错误。

通过俄乌冲突两年多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国家也应从中吸取教训,牢记以下三大铁律,以备不时之需。

2022年,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的进攻,一开始势如破竹,迅速逼近乌首都基辅周边。然而,这场战争的发展却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乌克兰不仅展示了顽强的抵抗力,还成功进行了反击,俄军不得不急速撤退至赫尔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初期,俄军的准备明显不足。参战士兵不足,后勤保障不完备,许多装甲车辆甚至被丢弃在战场上。与此同时,俄军的战术决策也并不尽如人意,未能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和交通枢纽实施有效打击。

俄罗斯当时的计划是用一场迅猛的攻势迅速击垮乌克兰的抵抗意志,然而现实却截然不同。乌克兰政府虽然面临内部挑战,但却成功维持了国家的抗战决心,这其中也包括被策反的官员,不是俄罗斯的策反,而是西方国家的干预与支持影响深远。

这并非是俄罗斯首次在战略判断上犯下重大错误。回顾80多年前的历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苏联高层误判了德国的真实意图,以为还有足够时间来准备。然而,德国最终在没有征服英国的情况下发动了进攻,苏联在战前准备和防御计划上显得不够重视。

斯拉夫人的特有放松感和对危机严重性的低估,使得苏联在战前的准备不足。尽管苏联最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重要胜利,扭转了战局,但这场胜利也是付出了巨大代价,二战几乎消耗光了俄国一代青年男性,对国家后续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这句话如今再次显得深刻。俄罗斯当前正面临着战前未做推演和准备的困境,先发制人却未必能带来最终的胜利。要不是俄罗斯的强大后备力量和深厚的历史积淀,他们可能无法继续支撑这场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对于俄乌战争的起因存在误解,以为这场冲突纯粹是俄罗斯的挑衅,却未曾理解背后的复杂背景,即俄罗斯试图遏制北约向东扩展的安全考量。

自苏联解体以来,西方国家从1994年开始逐步渗透乌克兰,尤其是在《明斯克协议》后,西方国家依然坚持对乌克兰的渗透,主要议题是促使其加入北约。俄罗斯的行动出发点是基于安全考量,然而这些内幕却鲜为人知,尤其是在俄国内很少被提及。

在战争爆发之前,俄军缺乏一个合理的公开理由,至少应当发布一份宣战声明,向全世界解释为何需要打这场战争,揭露西方国家在此之前的背信弃义。这一步骤至关重要。

然而,战争的实际发展是乌克兰方面的不明智举动,如挂起纳粹旗帜、频繁轰炸平民,为俄罗斯提供了稍微正当的理由来进行反击。

现如今,中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有些人可能误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动武。然而,发布宣战声明、进行思想动员和对敌宣传,并非花里胡哨,而是确保行动有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重要手段。正义站在自己一方,才能使战局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战争进入了一种相持阶段,这种局面对俄罗斯来说非常尴尬。尽管俄军实力强大,但面对乌克兰得到北约支持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如此战局已经不容易。然而,在这种持久的消耗战中,俄罗斯不仅在经济和人员上遭受了巨大损失,而且战略目标也并不明确。

为什么会久攻不下呢?部分原因可能是俄罗斯对战略目标的定义不清。是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还是要控制乌东部地区,亦或是整体控制乌克兰?这些问题至今未有明确答案。

尽管俄罗斯在战争中犯下了许多错误,但最终赢家很可能是俄罗斯。这是因为俄罗斯抓住了当前世界格局变化的大势:国际秩序正在从一超多强转向多极并立,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意识日益觉醒,而西方国家所掌控的各种霸权地位正在受到挑战和削弱。

尽管乌克兰得到北约支持,但支持俄罗斯的国家数量更多。例如,瑞士和平峰会有90多个国家参与,近一半来自欧洲,许多大国领导人没有出席,中东多个国家更是公开支持俄罗斯。此外,14个国家拒绝签署联合公报,显示出明显的态势。

对我国而言,应该从俄乌战争中吸取双方在战场上的经验教训,居安思危,审时度势,方能在未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