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纷争天子路,平王东迁启新途。

晋郑崛起成护法,利益纠葛定朝暮。

宗法制度藏玄机,诸侯争霸显英武。

今日且听史中事,共鉴春秋风云图。

两位天子竞技于天下,周平王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既有出身大宗的先天优势,也不乏运气使然。但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晋国和郑国这两大护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俗话儿说得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世道谁也不欠着谁,晋和郑这两个重量级诸侯选择支持周平王,嘴上说我们政治正确是拥立宗法制度,其实归根结底就俩字——利益。你周平王需要护法巩固地位,护法则是需要借天子的名望扩张实力,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二者各取所需就是这么简单。

前面咱们说过,从周平王东迁到鲁懿公主政,《史记•周本纪》一笔带过,只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有方伯”就这么一句话。事实上,周平王时期,齐、楚、秦虽说都在野蛮生长,但还不足以撼动乾坤,真正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还是晋和郑这两个国家。这两大诸侯国的迅速崛起,在本质上具有相似之处,都是扯起王室的大旗做虎皮,虽然路数不尽相同,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

晋国是一个老资格的诸侯国,始封者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国土方圆百里,不是最大的,但在当时也不算小。据《吕氏春秋》记载,叔虞被封还有一段儿传奇的往事,怎么回事儿呢?据说周成王和叔虞哥俩一起玩儿的时候,周成王把一个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然后就笑着对叔虞说,这个玉圭赐封给你吧。辅政的周公旦听说这事之后,就替叔虞请封,周成王有点儿蒙圈了,说小孩子过家家,这玩意儿能当真吗?周公旦坚持说天子无戏言呐,你不能说了不算,哪怕只是一句玩笑话也不行,叫“言则史书之,礼成之,歌乐之”。你自己认为是一句笑言别人可未必这么想,周成王一想是这么个道理,就分封叔虞于唐,所以叔虞也被称为唐叔虞。

桐叶封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桐叶封地

当然桐叶封地的典故,咱们只能当个故事听听,在周公旦的布局当中,唐叔虞做为方伯,是对付北狄的一道重要屏障,怎么可能是一句戏言使然呢?唐叔虞死了以后,儿子姬燮即位,将国都迁到了晋水之滨的绛城,改国号为晋,姬燮也被称为晋侯。晋侯往下传七世,到晋穆侯,正值周宣王时期,晋穆侯死了以后,他的弟弟殇叔篡位自立太子。旧太子姬仇只能是流亡逃难。四年之后周幽王即位之初,姬仇在国人的支持下,杀了个回马枪,成功夺回君位,这就是晋文侯。

晋文侯十年,骊山之难爆发,身为宗法制遭受破坏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宗法制得到遵从的受益者,晋文侯坚定地站在了周平王一边,方伯出身,又有当朝天子的倚重,晋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得到了长足发展。本着“投我以木桃,抱之以琼瑶”的理念,尝到甜头的晋文侯,态度更加积极了,主动出面替周平王解决了竞争对手,畅想着与王室永以为好美妙前景。看似水到渠成,实则事事难料,谁也没想到,晋国一朝失策,竟然痛失了称霸于诸侯的先手之机。

晋文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文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追本溯源,还得从晋文侯的父亲晋穆侯说起。有人说名字会影响人的一生,这个话虽然过于绝对,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好名字容易被人记住留下好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也发挥很大的作用。对于晋穆侯的两个儿子来说,名字确实取得不太科学。长子也就是后来的晋文侯,还在娘胎的时候,晋穆侯奉周宣王之命哎,征讨这个条戎,败的是一塌糊涂。他深以为耻,所以就给刚出生的长子取名叫仇,表示我得记着这个仇。后来晋穆侯征伐千亩,打了胜仗,适逢庶出的小儿子出生,就为取名叫成师。当时就有大臣觉着不妥,哪有太子成仇,少子成师的道理,这嫡庶名相背,晋国恐怕要乱了套了。

公元前746年,也就是周协王被杀之后的第四个年头,晋文侯去世了,太子即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一上台,便将年近花甲的叔叔成师分封到了曲沃,是为曲沃桓叔。那位大臣的先见之明开始应验了,曲沃是晋国重镇,比国都绛城还大,这事儿本来是不足为奇,晋昭侯的地盘儿并非只有国都,就像当今世界有一些国家的首都,也不是国内第一大城市。但是成师不是一般人,他资历老年纪大,政治上比较成熟,身边也已经聚拢了不少支持者。如今采邑大国国都,更是有了分庭抗礼的资本,诗“在晋国之众皆富”,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诗人所担忧的末大于本,而得民心并非空穴来风杞人忧天。果不其然,自从成师被分封到了曲沃,成为了桓叔,晋国宗室这一家人就说起两家话来了,就像先前二王并立,诸侯选边儿战队似的,晋国的大臣们也争先恐后地玩起了政治投机。

曲沃桓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沃桓叔

公元前739年,积蓄已久的政治炸弹终于在这一年引爆了。一个名叫潘父的大臣发动了政变,结果了晋昭侯的性命,准备迎立曲沃桓叔。但是晋国贵族早已经分成两拨儿了,潘父的计划未必能够代表所有人的心声,尽管说《诗经唐风•杨之水》对曲沃桓叔有不少溢美之词,说什么“既见君子云何不乐?既见君子云何其忧?”仿佛说晋国上下皆心向曲沃,但事实这纯属曲沃一方自娱自乐的胡扯了。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人阶层并不希望宗法制无端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利益。因此在潘父杀掉这个晋昭侯之后,国人就纷纷拍案而起,将兴致盎然前来走马上任的成师又撵回了去。随后就拥立晋昭侯的儿子嗣位,这是晋孝侯,始作俑者潘父自食其果,成了国人的刀下之鬼。八年之后,功败垂成的曲沃桓叔怅然归西,儿子嗣位,是为曲沃庄伯。庄伯跟这爹一样,将夺取晋国君主之位作为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君主卧榻之侧,有一贼心不死的彪壮大汉,晋国过这日子过得就热闹了。隔上几年就这么折腾一回,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率兵攻入绛城,杀掉了晋孝侯,眼看着君位唾手可得,庄伯还没来得及高兴,又被群情激愤的国人轰回了老巢曲沃。随后国人拥立晋孝侯的儿子嗣位位,这是晋鄂侯,公元前718年曲沃庄伯,卷土重来。晋鄂侯打不过人家,在逃亡途中郁郁而终,而对实力雄厚志在必得的庄伯,国人招架乏力,庄伯的终极梦想即将实现,可不曾想半道儿又杀出一程咬金来。谁啊?周天子!这时候周平王已经是驾崩了两年了,此时在位的是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晋国对周王室那可以说是有大恩,如今恩人突遭大难,周天子再怎么没能耐那也不能坐在一边儿不管不问。

当曲沃庄伯在绛城耀武扬威的时候,这虢国国君就奉这个周桓王之命率师偷袭曲沃,攻击庄伯的老巢,庄伯顾头难顾腚,大腿一拍就又跑回曲沃去了。绛城的国人拥立晋鄂侯之子嗣位,是为晋哀侯,两年之后,曲沃庄伯含恨而死,儿子嗣位,这是为曲沃武公,或许是继承了桓叔庄伯的家族基因,曲沃武公也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

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再度起兵,这次还找了一帮手,刚遭了晋国侵扰的陉庭,事发突然晋哀侯猝不及防,不幸成为曲沃武公的俘虏。晋国国人的骨头也真够硬,国主被俘,不堪认输,又拥立晋哀侯的儿子嗣位,是位小子侯。不久之后,晋哀侯被怒不可遏的曲沃武功给杀了。此番大动干戈,曲沃武公虽然没有得逞,但双方实力差距日益明显,叫“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在两年之后,曲沃武公没有发兵硬抢,而是设计诱杀了小子侯。周桓王再度出面为晋国宗室主持公道。绛城的国人拥立晋哀侯的弟弟,晋侯湣嗣位,这曲沃武公依然是没得逞。然而晋朝宗室日渐衰微,能替他撑腰的周王室更是驶入了急速下滑的快车道,历史的天平终于倒向了曲沃武公。

曲沃代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曲沃代晋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功大举讨伐议城,杀掉晋侯湣,并将攫取到的大量的宝物财物奉送给周天子。当时的周天子是周桓王的孙子周釐王,齐桓公也早已称霸了,王室的沉沦相当的不堪。收到了这笔不义之财实属意外的惊喜,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周釐王当然爽快的就满足了曲沃武公的要求,策命他继承晋国的大宗跻身诸侯之列,奋斗了近40年的曲沃武功,终于是如愿以偿,摇身一变成为了晋武公,过了两年的国君瘾之后告别人世,也算得上是死而无憾了。

那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下回咱们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