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被司法部表彰 —— 王军华:35岁的“金牌调解员”愿用一辈子干好调解
今年35岁的王军华,现为河南省人民调解员协会常务理事、博爱县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清化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2011年一毕业就成为专职调解员的他,许下了一辈子干好调解工作的誓言。
从事调解工作13年,王军华被博爱县评为“劳动模范”;两次被焦作市评为“金牌调解员”,两次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2020年,他被司法部表彰为“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先进个人。13年来,王军华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0余起,收到群众感谢锦旗30余面。
为何如此被认可,且能获得诸多荣誉?6月28日,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王军华。
王军华2011年7月毕业于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文秘专业。“大学期间,每逢寒暑假期,我都会到所在乡的司法所帮忙,接触了很多年长的调解员,他们勤勤恳恳、一心为民、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从事调解工作后,每当调完一起纠纷,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露出久违的笑容时,是我开心、自豪的时刻。”王军华谈到初心如是说。
毕业即入职,2011年8月,经过选拔,王军华如愿成为博爱县人民调解员。刚接触调解工作时,由于年轻缺乏经验,往往是干着急却解决不了问题,他将自己的苦恼向有经验的前辈们诉说,诚心求教。“前辈们给我传授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发现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做调解,会事半功倍。”王军华如获至宝。
细微处化矛盾于无形。2021年7月26日,正值三伏天,某乡某村发生土地承包人不让亡者家属在其承包地上动土的矛盾纠纷。亡者家属声称:“这事要是没人管,我们就组织人直接动手!”闻讯后,王军华感到事态严重,为防止矛盾激化他立即组织调解员赶赴纠纷所在地。
原来,七八年前亡者和土地承包人发生过矛盾,土地承包人一直耿耿于怀,现在不但不让动土,还让亡者家属将祖坟迁走。这下可难倒了亡者亲属,其间乡党委政府、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了解事情经过后,王军华决定两步走,他一边安抚亡者家属,一边来到土地承包人家做工作。
“刚开始土地承包人不听任何劝解,我围绕着邻里乡情、道义等给他做思想工作,并明确指出,如果阻碍人家办丧事,按照当地的乡风民俗是犯忌讳的,将来咱们家在村里怎么立足?乡亲们会不会戳我们的脊梁骨呀?”王军华回忆道。土地承包人听了王军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决定让步,一起潜在的“民转刑”案件,被巧妙化解。
勇担当化信访积怨。丹某与程某的宅基地纠纷已持续 20余年,焦作两级法院两次判决,双方均不服,从2001年起,丹某先后到县、市、省、京上访。王军华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结合村委会成立专案小组,开展专项化解。
“此案积怨已深,不能单靠法律方式解决,这样不仅无助于纠纷的化解,还有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王军华通过走访群众,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厌其烦劝解当事人,并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情感人化解矛盾,消除积怨,最终圆满化解纠纷。
此纠纷成功化解,在辖区引起较大反响,群众纷纷称赞,当事人更是逢人就说:“要不是人家军华耐心劝解,俺这矛盾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解决。”这次矛盾纠纷的化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一大批沉积多年的纠纷得到化解。截至目前,经王军华化解的信访积案已达76起。
“信访问题解决有难度,但王军华能俯下身子,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办,让信访人信服,甚至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信访人也都愿向他诉说讨教,就这样,他成了信访人的知心人。”博爱县司法局副局长王基路说。
作为一线的专职人民调解员,王军华深知化解矛盾纠纷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高超的说话技巧和现场把控能力,就无法开展好调解工作。工作之余,他精心钻研《宪法》《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安全生产管理法》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传统文化,借鉴人民调解精彩案例,参加司法部组织的全国人民调解师资培训,为更好维护辖区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从跨入调解战线到逐步成长为小有名气的“金牌调解员”,王军华总是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有人问他干调解工作累不累?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干调解工作不累那是假的,但我觉得能把群众的矛盾化解,把群众遇到的问题解决好,就值。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我会一辈子努力去干好调解工作。”
来源:河南日报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申金星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聂 楠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贾天罡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