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05年,台湾地区前任领导人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他那饱受争议的儿子不同,马鹤凌先生虽然是国民党人,但却得到了不少大陆同胞的尊重,其中也包括与他政治立场不尽相同的我党党员。

他这一生,也诠释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的坚守。

在他老人家的骨灰盒上,刻着这么一句话——“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

这是他毕生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一直以来为之奔走的目标。

遗憾的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能亲眼见证祖国的真正统一。

因此,这句话,也成了他对子孙后代的寄语。

马鹤凌先生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为了两岸统一,他又出过怎样的努力?

心怀壮志,投身军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40年代末,湖南衡东县的马家垅村,来了个大善人。

老百姓见到他,纷纷面露惊诧,像是认识他,又像是已经认不出他的面容。

村子里年纪较长的老人家,盯着这个人看了许久,终于认出来,此人原来是从马家垅村走出去的孩子。

他叫马鹤凌,当年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因此令老一辈印象深刻。

之所以称他为大善人,那是因为,他这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做了一件众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他回到家中,翻翻找找,从柜子里拿出了厚厚一叠黄纸,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并且数量不少。

仔细看去,那其实是一些契约和账本。

过去那些穷人和佃户欠下了马家的钱,便签订了这些材料。按理来说,通过白纸黑字的证据,马鹤凌完全可以找欠债之人还钱。

可是,那些乡亲们过去的生活有多艰辛,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而他不一样,他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干部,拥有立身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他当着大家伙儿的面,点了一把火,再把账本契约全部扔进了火中,无一例外。

所有铭文都被付之一炬,大家也都读懂了马鹤凌的意思。

从前所有的债务,全部一笔勾销。以后,大伙儿无债一身轻,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听着乡亲们的千恩万谢,看着大家淳朴的脸庞,马鹤凌的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也受过同乡之人的恩惠,没有对方,就没有他的今天。

1919年,他出生在湖南湘潭,和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是老乡。

后来,家里人带着他到了衡东马家垅村生活,这里也就成了他真正的故乡。

因为父亲英年早逝,所以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那时候,他们举步维艰,掰着指头过日子,别说上学,就连吃饭都是难题。

国民党政府湖南省军法处处长马敬,作为同样来自马家垅村的族人,了解了马鹤凌的情况之后,便主动资助他上学,给了他受教育和成长的机会。

若非如此,他恐怕会一辈子被困在一个小小的村庄当中,毫无盼头毫无斗志,庸庸碌碌地过完一辈子。

他的学习成绩很好,综合素质也非常突出,不仅在课堂上表现优异,课堂之外,他也是个校园闻名的体育健将,运动能力相当不错。

这个时候的马鹤凌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未来,他只是单纯地觉得,在理工科成绩比文科更好的情况下,他以后可能会攻读理工类的学科。

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这当然是没错的。不过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一本书,一套思想体系,会彻底改变他的想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孙中山先生地理论学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本上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在他的眼里,一点点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案例。他开始学着了解政治到底是什么。

也因为孙中山先生的指引,他对政治工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先生讲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那他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就应该积极地响应革命先辈的号召,投身救亡图存的洪流当中。

过去学习理工科的计划和想法,此时已经完全被马鹤凌抛在了脑后。他从来没有一刻像现在这么坚定,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清醒,清醒地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所以1941年,他成功考入了国民党的中央政治大学。在这里,他将系统性地学习政治理论,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现状。

这个选择,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址

政治立场,退往台湾

从马鹤凌考进国民党下辖的学校开始,他的政治立场就越来越鲜明。孙中山先生提到的国民党,就是他给自己规划的阵营。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蒋介石改组之后的国民党,早就已经不是中山先生理想中的国民党了。

在国民政府发出“十万青年十万军人”的号召之后,热血澎湃的青年人纷纷响应号召,投身军营。这里面,就包括马鹤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