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月8日至9日,第十届两岸学子论坛暨新时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吸引约400位两岸专家学者及青年学子与会。非常荣幸我能够参加这次论坛。
这次我来参加的第六分论坛与第八分论坛,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分论坛。第六分论坛为两岸关系论坛。感谢评委的肯定,盲审通过了我提交的作品,并邀请我来到厦门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本次我的论文发表题目为《两岸青年互动形式与未来研析》,主要分享我在2023年与马英九先生访陆后,对两岸青年互动的研析,及2023年至2024年访陆行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几个部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两岸青年交流互动的状况进行汇整,最后也分享台湾学子对两岸交流的心态类型,对不同心态的学生该如何吸引与邀请其参与交流,将现况困境与解决方式进行汇整。
第八分论坛是两岸学生会与社团相互交流,在模式上更轻松一些,来自台湾的许多社团、学生会与厦大中华文化促进学社进行交流。本次我带领台湾台南大学学生会副会长、研究生协会副会长、学生议会副议长、学生议会纪律委员会召委共同进行交流,分享台南大学学生会推动学生服务的概况,学生会如何获得同学们的信任。厦大中华文化促进学社也发表了论文《以心换心:高校文化传承暨青年成长类学生社团的建设路径》,分享中华文化促进学社从一开始的建构、组织、行动的历程,并让参与者变成组织的骨干,这确实能够让大家更能投入到中华文化促进的行动中。
此外,在论坛结束后,厦大台湾研究院特别安排了厦门调研的行程。我们一行人参访了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两岸青年心家园、青礁慈济祖宫、石室禅院等地,通过调研了解到思明区对台湾青年的支持政策,以及两岸宗教文化的共通性。青礁慈济祖宫祀奉保生大帝,台湾许多宫庙的保生大帝也是从这分灵(编者注:在华人的信仰中,分灵神像中的灵体大多是祖庙中该神的部属;台湾民间信仰认为,分灵的神像每逢一段时间,就需要回到祖庙参加祭典,即谒祖)。台湾学子与中华文化促进学社的同学一同爬上长达400米的长廊,长廊上有许多对中医有所奉献的伟人铜像。而在石室禅院,我们更有一股亲切感,仿佛回到台湾佛光山一样,但石室禅院的历史更加悠久。师父相当热情地迎接同学们,并通过解说让我们了解到石室禅院的历史,以及禅院和师父对于困苦民众的救济与协助。两岸宗教同根同源,都对社会上的服务事业贡献良多,协助有需要的民众。
这是我第一次到厦门,与厦门大学的渊源起源于2023年在福州参与海峡青年节,和厦门大学文化促进学社共同植下“两岸同心林”。因此,这次与中华文化促进学社交流也可以说是“结缘于福州,实践于厦大”。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为此次活动精心规划的流程,让两岸学子们都非常开心。
在厦门的夜晚,台湾同学们和来自大陆各地的学子进行交流,走访厦门沙波尾、中山路。夜晚,我们在白城沙滩上唱歌、玩游戏,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与文化,两岸青年交流起来确实是“浑然天成、欲罢不能”。
这次提前一日到厦门,也去了鼓浪屿。鼓浪屿的风景很美,由于在台湾看到媒体报道鼓浪屿观光的问题,一开始有点小害怕,但实地走访完全没有看到新闻报道的情况。此外,这次也很感谢厦门大学的朋友们热情的接待,带我们逛厦门的景点、体验海底捞火锅、玩水上运动、体验厦大周边美食,让今年的暑假过得很不一样。
厦门与台湾相当近,这次走访厦门,看的是景,交的是心,带走的是无限的回忆。我也因此喜欢上厦门,期待未来能够再次走访厦门。(作者是台湾台南大学学生会会长、电机工程学系博士生、“大九学堂”二期学员)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