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预计短期内信贷偏弱的情况可能继续,金融“挤水分”的影响可能继续存在,过去几年融资快速扩张也形成了较高的到期量。金融周期下半场,经济结构改善,单位GDP所需信贷低于金融周期上半场。然而,短期内要实现资金活化、降低风险溢价,财政提速的必要性也进一步上升。
  2. 预计消费税改革将把征税点从生产/进口改为批发/零售,将更多的消费税收入从中央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并将范围扩大到更多的产品。预计免税企业和中国化妆品品牌将受到积极影响,对白酒、啤酒和珠宝公司的影响有限。这项改革至少可以为地方政府增加1万亿元的收入。从长远来看,让地方政府更多地依赖消费活动产生的收入,可能有利于中国的消费再平衡。

一、货币政策仍在引导信贷结构性改善

政府融资托底,央行也积极引导结构性信贷投放,6月社融增速下行,但继续高于货币增速。

货币政策仍在引导信贷结构性改善(中金)

中金指出,预计短期内信贷偏弱的情况可能继续,金融“挤水分”的影响可能继续存在,过去几年融资快速扩张也形成了较高的到期量。金融周期下半场,经济结构改善,单位GDP所需信贷低于金融周期上半场。然而,短期内要实现资金活化、降低风险溢价,财政提速的必要性也进一步上升。

  1. 6月社融增速继续下探,政府融资起到托底作用。
    • 6月新增社融3.3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从5月的8.4%下降到6月的8.1%。
    • 分部门来看,政府债是支撑融资的主要动力。
      • 6月政府债净融资达到8487亿元,同比多增3116亿元,对社融增速起到了托底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根据测算,6月居民部门新增融资5673亿元,企业部门新增融资1698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以及2022年同期均有所下降。私人部门社融增速5月为7.1%,6月为6.6%。
  1. 6月新增信贷2.13万亿元、同比增速从5月的9.3%下降到6月的8.8%,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 实际上,在金融周期下半场经济结构改善的情况下,单位GDP所需要的信贷低于金融周期上半场,市场也普遍预期信贷增速下行乃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