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区精细化治理新模式,全面激活群众共建共治热情;打造户外办公平台,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全面推广“金牌管家”,更快速、更有效解决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探索社区助老破圈之路,空巢老人有了“共享子女”……今年以来,济南各区县致力于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机制兜底,推动多方主体“破圈”融合、合作共治,走出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以基层网格化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的基层治理新路子。

“金牌管家”携手小区物业

实事办到居民心坎上

近日,市中区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经六路182号的商户高先生告诉记者,楼上居民得知他家屋顶的下水管道漏水,便通过“金牌管家服务清单”上的管家热线来电求助。经协商,高先生愿意承担更换管道的费用自行维修,但是找不到专业的维修人员。“网格管家”迅速联系到社区新引进的物业公司,仅用一下午的时间,便将管道更换完毕,并以低于市场价收取了费用,解了商户的燃眉之急。

疏通管道、清理公共区域卫生、矛盾纠纷调解、背街小巷安全巡防……越来越多的居民在一件件“小事”中感受到金牌管家的“大爱”。“用心服务靠前一步,精准落实快人一步,优化满意更进一步”,这是金牌管家服务团队的宗旨,也是他们一直以来走过的路。

当前,金牌管家服务模式已在杆石桥街道8个社区全面铺开,各社区根据不同情况将模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出适用于自身特点的管家团队,更快速、更有效解决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使基层治理从“单一自治”向“多元共治”转变。

如何将基层治理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有机融合,是摆在社区面前亟需突破的难题。基于此,杆石桥街道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在春元里社区试点,通过引进专业物业队伍,以“政府出一点、百姓给一点、经营补一点”的运维方式,让“党建引领·红色物业·金牌管家”服务模式真正赋能居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

如今,在杆石桥街道,居民们从“有事打12345反映”转变为如今的“遇事就找金牌管家解决”,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共享儿女”“互助养老”

这个社区的空巢老人不孤单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大家听到过“共享儿女”吗?

三年前,刚刚担任历城区东风街道新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的王雪慧入户走访,来到吴大姐家,一进门,吴大姐就拉着王雪慧的手说:“我父亲不小心摔断了腿在医院里,家里还有两位90岁的老人,可愁坏我了!”

吴大姐60多岁,平时一直在家照顾三位老人的起居。王雪慧对吴大姐说:“医院那边需要您的时候多,您就多陪陪床,家里的老人交给我们社区照顾,放心吧!”

随即,王雪慧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请来一名医护人员,并召集了两名社工和网格员临时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每天到吴大姐家陪老人聊天、代买生活用品、打扫卫生,让老人在家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帮吴大姐解了燃眉之急。

吴大姐的事情对王雪慧触动很大。王雪慧时常想:辖区独居、患病或残疾的老人有78人,这些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儿女长期不在身边、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活匮乏等难题,这些老人平时吃喝还能勉强将就,但遇到急事儿怎么办?作为基层党组织,应该做些什么?想,都是问题;做,才是出路。

通过深入调查,社区对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脾气性格、兴趣爱好以及需求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分出类型,为老人安排最适合的“儿女”,组建结对认亲的“爱心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城区东风街道新园社区“共享儿女”和独居老人拉家常。(张敏 摄)

自此以后,这些老人的家中就热闹了起来。她的“儿女”们会包揽家里的大小事务,从买菜做饭、洗衣理发到打扫卫生,甚至老人把家门的钥匙都放心地交给了“儿女”,如同亲生儿女一样信任。

她的“儿女”们会认真聆听她的唠叨,陪她说话聊天,给她讲讲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情,让她不再感到孤独,就像亲生儿女陪伴左右。

他们的“共享儿女”会为他们理发、清洗油烟机;上门量血压、测血糖;修理小家电、疏通管道、维修老化电路。这些“共享儿女”用爱与真诚填满了老年人的内心,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可了“共享儿女”。

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就这样,新园社区的“共享儿女”越来越多。78位老人已经有了156名“共享儿女”。

在这些“共享儿女”中还有一些“大龄儿女”。50多岁的退休工人王女士到社区找到王雪慧说:“我退休在家没什么事儿,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在照顾不是他们父母的‘父母’,趁我身体好,也照顾一下这些老人。等我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希望也能有‘共享儿女’。”自此,越来越多的“大龄儿女”自愿照顾起老人,他们现在参与服务他人,将来也会享受到他人的服务。

“空巢”不“空心”,将社区的情、志愿者的爱,转化为儿女般的关怀。下一步,社区将依托网格化管理,继续做好“共享子女”的招募、使用与管理工作,用责任与爱来填满老年群体的“空巢”,不断提升“空巢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联谊“志愿大篷车”

“一盘好棋”激活共建联盟

近日,北村东区社区25号楼的残疾人刘女士通过便民服务卡一键拨通“晓妍热线”进行求助,由于自己是残疾人,希望社区能够帮忙购买蔬菜。接到电话后,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到刘女士家中,用轮椅将刘女士推到社区商业街买菜并护送上楼,让居民时时刻刻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这是天桥区北村街道北村东区社区联谊“志愿大篷车”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北村东区社区党委聚力放大党建联盟整体效应,探索“四个一”党建联动机制,做实党建“零距离”凝心行动,实现志愿为民新常态。

充盈“一张清单”。社区党委建立“手拉手”工作机制,聚资凝智辖区驻地单位、“双报到”单位、志愿者队伍,共建盟友达31家,充实供需清单,增加“公益课堂”“医疗康养”等民生服务项目18项。今年以来,开展楼道美化、公益大集、环境治理、义诊、义剪、结对帮扶等各类活动50余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

壮大“一支队伍”。充实“北村一家人”志愿服务阵营,壮大志愿服务队伍31支,志愿者达1600余人,辖区党员、匠心北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全方位擦亮街道志愿服务旗帜,开展科普讲座、读书会、八段锦操、舞蹈课、声乐教学等“志行北村”公益行动58场次,以志愿服务活动引领文明新风。

创新“一种模式”。推行实践志愿“幸福币”兑换机制,社区、商户、居民三方参与、良性运转,结合先锋党员、文明实践等形式,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取得“公益效益”+“奖励效益”,商户以提供服务获得“公益效益”+“经济效益”,良好的公益生态引领辖区文明新风。目前,已有40余家辖区业户入驻,可兑换服务达68类。

育强“一只基金”。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基层慈善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成立“凌峰公益基金”,调动居民与驻地企业参与共治共管积极性,提升社区“造血”功能,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实施“爱眼计划、暖心计划、种子计划”等服务项目,陆续启动了“银龄理发”“幸福食堂”“夏日妍学堂”等公益行动,逐步形成以社区基金为纽带、协同联动为方式、慈善项目为核心、专业服务为支撑、多元参与为保障的公益发展实践之路。

近年来,天桥区北村街道积极探索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以北东社区为试点,创新实施“135”晓妍基层治理工作法,驱动治理直通车、志愿大篷车、成长大风车“三驾马车”,全面激活群众共建共治热情,打造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村样板”,先后获得“山东省绿色社区”“山东省全民健身最美社区”等近20项省、市级荣誉。

“你问我答”户外办公平台

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

为更好地深入基层结合实际开展群众服务工作,长清区文昌街道恒大绿洲第二社区通过“你问我答”户外办公平台,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密切党群关系,以实际成效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

“你好,我看到社区公众号上发布了新开设邻里夜校的消息。我想问一下,社区可以开设一些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课程吗?”居民路女士问。

“当然可以,您具体需要考什么样的资格证书?我们帮您链接资源。”社区工作人员回应。

居民李先生则询问最近有无研学之类的课程。说来也巧,7月新出的活动预告中,正好有一节课是去山东交通学院研学的,社区工作人员让李先生扫码报名,以抢占先机。李先生称赞说:“社区想得就是周到,把实事做到了我们的心坎里。”通过户外办公平台,社区工作人员还将居民好的想法、建设性意见记录下来,广泛听民意、聚众智,助力社区发展建设。

居民事,无小事。文昌街道恒大绿洲第二社区以“时时放心不下”为责任担当,为民解忧、为民造福,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和民生保障取得新成果。(济南日报 记者:张群 刘阳 李冬阳 张敏 通讯员:谢晓旭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