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李彤颖

目前,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快速推进中,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地方党委、政府、社区及社会工作机构等携手共进,着力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培养一批社会基层治理的专业人才。如今,学子奔赴海南的社会基层,服务好基层群众,获得大众的认可和点赞。

毕业生符桂兰扎根社工服务站获点赞

“刘婆婆,今天身体还好吧,有啥需要给我们说哈!”7月8日,在临高县一社区,社工符桂兰挨家挨户对独居老人、困难儿童开展入户巡访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生符桂兰(中间)扎根社工服务站。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供图

符桂兰是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020届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从学院毕业后,她怀揣着对公益事业的向往,毅然决然选择了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开启了“助人自助”之旅。

3年前,符桂兰派驻临高县乡镇社工服务站任负责人,以项目设计者角色,为临高争取了多个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并全程参与了项目的设计、督导、终期评估,受益17万人次。今年3月,她入选“临高县社会工作人才奖”。

“很多专业知识在学校就实践了,让我在社工领域很快成长。”对于母校的培育,符桂兰一直感恩于心。

于2013年设立的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培养八届324名毕业生。不仅在为社会培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注重积极践行高校社会服务责任、履行社会担当,引导广大师生、社工组织主动融入基层、服务基层,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开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径。

致力培养新时代专业“社工人”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工专业较早就探索推行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经常性带领学生开展现场教学、专业实践、社会调研等专业活动,符桂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我在学校期间经常参与社会实践经历,对我的专业提升很有帮助,特别是工作后优势更明显。”提起在学校学习经历来,符桂兰不吝对学校的“周到服务”的赞扬。

“我们经常带着学生出去进行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竞赛,所以社工学生积累了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选择直接就业,他们在面试中都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省海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林妍说。

谈到学生的成长成才,社工老师们如数家珍,经过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他们之中有先后获得海南省“互联网+”公益大赛三等奖,海南省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三等奖等奖项;还有毕业生创办社工机构等等。

“我们还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海南省各市县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呵护未成年人、基层社区治理等服务,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有温度的社工专业人才。”林妍介绍说,在实习实践中,学生纪律性强,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融入基层服务好社会群众助力自贸港建设

“12周岁以上的同学请举手”“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满12周岁?”“从12周岁开始,同学们的法律责任会发生哪些变化呢?”……近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青少年服务站教师、法务技术系副主任李巍在海口市琼山区第三小学开展“‘未’你护航,相伴成长”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现场两百余名六年级学生参与互动,接受法律知识。这是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以不同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的一幕。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校友会与学院青少年服务站紧密配合,发挥资源优势,在参与海南“护苗”专项行动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随后,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刘怀在海口市琼山区文庄第一小学开展“杜绝学生欺凌 共建平安校园”普法讲座。8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2023年4月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设立“海南省青少年犯罪与法律援助研究中心”及青少年服务站,组建156名师生“护苗服务团”,积极践行“护苗”专项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开展帮教服务、社会宣讲、法律援助,累计服务人数1000余人次。

5月16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与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同心”未成年观护帮教基地,旨在通过专业服务和资源整合,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受害人及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一个集教育、矫治、帮扶为一体的专业化、社会化观护帮教平台。该基地挂置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青少年服务站,以‘同心’为名,寓意着双方携手同心,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学院还依托校地合作机制,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琼山区协同开展社区治理服务,深化课程群建设,培养专业化跨学科团队,建立“护苗”服务驿站,组建社区治理咨询智囊团、建立社区互助教学、开设社区治理名师讲堂,三方共建“社区学院”,提升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为海南自贸港社区治理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