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混血#

#德国留学#

#柏林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330位真人故事

我叫悦饼,00后,是一个中德混血儿。因为妈妈一个决定,我从7岁开始,一直在中国学习生活,直至大学毕业。

我在两国不同城市间,体验到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

我热爱中华文明,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两国文化的理解与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第一次拍汉服写真,与汉服结缘)

我2000年在德国出生,爸爸是德国人,妈妈是贵州人。

爸妈的恋爱故事,听起来如同电影小说里的情节。那时妈妈在南方的一个城市工作,爸爸被外派到中国谈一个合作项目,在那里认识了妈妈,并对她一见倾心,但妈妈当时并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工作结束后,妈妈回到贵州。没想到,爸爸随后也追了过去。

家里人强烈反对他俩在一起,几经周折后,妈妈还是跟爸爸去了德国,并嫁给了他。

我出生后,外公外婆才松口,承认了爸爸这个德国女婿,并希望能尽快见到我。

妈妈性格直爽,爸爸温和细心。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在织毛衣,爸爸观察到毛线可能不够用,就悄悄剪了一小段,然后去商店买回了一模一样的毛线,给妈妈带来惊喜。

还有,妈妈平常用的女性用品,快用完时,爸爸都会及时买回来。

从这些细节中,我感受到了爸爸对妈妈的尊重。他们的相处模式,给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我常跟朋友说,以后找老公,就找爸爸这样的人。这应该是对爸爸最高的评价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的我)

我5岁多的时候,爸妈工作忙,就把我带回贵州,让外公外婆照顾。

我皮肤白皙,棕发微卷,混血儿的外貌总会引来周围人的好奇。外婆经常带我去菜市场买菜,第一次见到我的人都会问我是不是新疆人。

起初,外婆还会解释,说我是混血宝宝,爸爸是德国人。后来被问多了,就懒得纠正了,不管别人猜我是哪里人,外婆都直接点头称是。

后来我回到德国,上完小学一年级后,爸妈决定让我留在中国读书。

妈妈认识的很多中德混血孩子,一直在德国长大后,要么不愿说中文,要么就是中文发音很奇怪,而且他们只认得中文的打印体,看不懂手写体。

妈妈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而中国人勤奋,在哪里都可以过得好。因此希望我从小就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未来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融合两国文化,成为一个既有中国底蕴又有国际视野的人。

为此,爸妈争取到一个回国工作的机会。公司在江苏一个小县城,开车20分钟内就能走遍全城。妈妈在那给我找了一所学校,经过了解比较,觉得那里的师资不错,应该有利于我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我)

我之前没学过拼音,妈妈担心直接上二年级,可能跟不上,导致自信心受挫,就让我又从一年级开始读。

大概一年后,爸爸工作结束,回了德国,妈妈留下来陪我。

学校的老师同学对我都很友好,每天上学我都很开心。小学五年级,妈妈就让我自己安排作息,独自骑自行车上学。

上学日,我会定好闹钟,6点起床,去小区后面的河边跑步,然后到路边的一家豆浆油条店吃早餐。回到家,骑上自行车,大概15分钟后到校,此时学校正好开门。

初中时,妈妈问我要不要回德国读书,我说要在中国考上大学。妈妈尊重我的选择,因此我一直留在中国,直到大学毕业。

每年寒假,我和妈妈会回贵州,和外公外婆一起过年,爸爸也会从德国回来与我们团聚。暑假我们就去德国,和爸爸一起。

爸妈会带我出去购物,到周边旅行,让我熟悉德国的环境。我跟着父母,在两国的不同城市生活,多元的文化带给我丰富的体验,相比同龄人,我表现得更为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在中国)

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挺喜欢我。但初二时,我却第一次被人讨厌,这人还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和她情同姐妹,俩人几乎形影不离。她学习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我也想跟她齐头并进。

有一天,我很真诚地对她说:“你好厉害,我要向你看齐,努力学习,争取也考第一。”她笑了笑,没有说话,之后就不搭理我了。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很伤心,也很困惑:我只是想跟她共同进步,并没有做错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我为此茶饭不思,情绪低落,几个月后,竟然瘦了10多斤。为了缓解情绪上的压力,我试着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寻找解决办法。

慢慢地,我学会了反思,学会了用理性的角度,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想法。

至今我依然不知道,这位朋友不理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我要感谢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中留长发的我)

之前,我一直生活在蜜罐里,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这次经历后,我知道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之后再遇到不友好的人和事,我豁达了许多。

高中时,一位体育老师知道我是德国人后,在同学面前说我是洋鬼子,看我不顺眼,总想“鸡蛋里挑骨头”。

跑操时,我穿的是马丁户外鞋,他认为那不是运动鞋,会把我批一顿。

我虽然有点讨厌这个老师,但并不会与他争执,因为每个人的见识不同,立场不同,没必要强求一致,口舌之争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高考后,我被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广告专业录取。

我的大学经历了整个疫情。大一下学期、大二基本上都在家上课,大三重新回到校园,但时不时也要在宿舍上网课。

大二时,我又报了经管专业,争取获得双学位。我同时进行两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忙得不可开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礼仪队)

五一节、国庆节,大家都放假,我却只休息两天,又继续上课。因为时间紧,我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我没认识几个,跟同学接触都不深,没有知心朋友。

看到其他同学之间都很熟络,我就感到纳闷:以前大家都喜欢我,我也有很多朋友,为什么到了大学会发展成这样?

后来我才认识到,这是因为我和同学们之间不同的选择造成的。

在大学,有很多课程,也有很多活动,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的同班同学,一有机会,就会去参加各种广告宣传活动,积极接触广告界的大咖,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广交朋友,这些对于以后求职发展是有益的,但那是他们的选择。

我的选择在于要拿到双学位,这样回到德国会更有竞争力。为了完成学业,我只能牺牲参与社交的机会。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自己知道想要什么,走好自己的路,不必被周围人裹挟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访潘维廉教授)

大三时,我有幸和潘维廉教授合作,完成了一个国家级的跨文化交流项目,并获得了3个奖项。

潘教授是厦门大学MBA首位专任外籍教师,福建省第一个获得永久居留证的外国人。

他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30多年,一直致力于做好跨文化传播,通过出书、视频等多种形式分享中国故事,希望打破信息壁垒,让世界了解中国。

这次合作带给我的收获,并不仅仅是获奖,还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身份归属问题。

高中时,我就困惑,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国人。我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在中德两国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我似乎两边都无法融入,只是一个孤单的个体,因此有一种陌生人的孤独感。

在潘教授的影响下,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我的身份是由我的经历、思考和成长所塑造的,我是一个中德混血儿,这是我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我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

我可以拥抱我的多元背景,让它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既不需要站在中国,也不需要站在德国,我就站在中间,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履行好中间人的职责。

这是我的特别之处,我应当做好自己,不必随大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潘维廉教授一起)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德国。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加入到中德文化传播交流的活动中。

今年的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上,我参加了百人汉服方阵游行,这是由柏林的一个汉服社组建的。

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经常会被误认为是日本人或者韩国人,汉服也被认为是韩服,甚至有韩国媒体利用汉服社的一些照片,去宣传韩服文化。

为了增强识别度,让大家一眼就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在这次方阵的呈现形式上,我们动了一番心思,加入了很多中国元素。

方阵起名“Hello China”,用醒目的中国红写在队伍引导牌上。每个人胸前别了一只小熊猫,大熊猫玩偶走在了队伍最前面。

紧随其后的是一身盛装的十二花仙子,我是花仙之一。后面是鱼灯队伍,每个人举着自己手工制作的花灯。最后是混合方阵,穿着从战国到明清时期各个朝代的服饰。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家知道,这个队伍来自中国,穿的服装是中国的汉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柏林狂文化欢节上十二花仙)

我们的惊艳亮相,引来了包括德国版新闻联播在内的多家媒体,我们的一张照片,还被评为狂欢节上的最美照片。

对于中国文化,我有深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很喜欢中国古诗词,其中的韵味和意境妙不可言。

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韵律美,也许只有接受过中国文化熏陶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我越发觉得,自己有责任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受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不少德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依旧停留在贫穷落后的层面。

大学时,我采访过很多外国人,他们都说,只有到了中国,才发现中国发展得很好,根本不是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样。

多元文化彼此之间会存在很多差异,我们要做的,是学会理解和包容。

我在中国长大,受到中华文化影响,对于一些德国人的行为模式,会感到困惑。

比如关于自由与规则的边界。德国人崇尚自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往往会有人做出过激行为,从而导致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勃兰登堡门柱上被喷涂大量彩漆)

德国有一个环保团体,经常采用喷油漆和封锁街道的方式,来表达对环保政策的不满。

他们甚至会往奢侈品牌的门店、博物馆的名画、以及一些地标性建筑上喷涂彩色油漆。这种破坏性行为,让我很不理解。

2023年9月,他们就往勃兰登堡门,这座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建筑上,喷涂了大量油漆,造成了恶劣影响。

他们认为开汽车污染空气,不环保。有一次,他们组织抗议活动,把强力胶水倒在交通繁忙的街道上,两排人横向占满道路,每个人故意把手压到胶水上,让手粘在路面上,等待消防员解救。

他们的行为吸引了很多人围观,宣传环保的目的达到了,但是也导致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当时有一辆载有重症病人的救护车,疾驰到这条路上后,变得寸步难行,最终病人在车上去世。听到这样的事,我感到很痛心。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方式,推动两国文化的理解与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时出摊卖花)

我计划明年在德国读研究生。现在我在一家中餐馆工作,一周工作40小时,一边做收银员,一边为餐厅运营自媒体账号。这样,我既可以有收入,也积累了工作经验。

这样的收入,在德国可以租到一个单间或者与人合租,日常开销也够用。

我现在跟爸妈住一起,他们愿意继续给我提供支持,不用我付食宿费,我的收入可以存下来,等读研究生时,就不需要再向父母伸手要钱了。

德国的父母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了独立。因此,大多数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成年后,就是一个独立个体,应当自食其力。当然,也有人选择躺平,靠领低保过日子。

德国的孩子,从五年级开始,就开始分流,开始选择未来是读职业学校、技术专科学院还是大学。

不上大学,考个技术证,成为工匠也可以过得不错,不会被人看不起,因此大部分孩子在学业上的压力不大。

有时,我觉得他们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够丰富,抗压能力比较弱,经常会抱怨。在我看来,很多事其实都是正常的。

相比单纯在德国长大的孩子,在很多方面,我比他们反应更快,也知道得更多。毕竟接触到两种不同的文化,选择的路和看过的世界都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十二花仙之水仙花)

我认为,有机会要多出去看看,多接触不同的群体,把自己的眼界打开,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人生变得厚重起来。

我在成长路上经历过一些小挫折,但现在看来,我觉得任何事情存在即合理。

正是所有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

我不会为以前做的事感到后悔或遗憾,毕竟以我当时的能力,那就是最好的选择。拥有积极的心态,学会用成长的思维去看待事物,才能在失败中有所收获。

作为中德混血儿,我在中国长大,并顺利完成学业。很感谢妈妈当初的远见和决定,让我有机会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见证中国的发展和变迁。

我愿意成为中德文化交流的使者,深植中华根脉,用我独特的视角和理解,促进两国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德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欢迎关注主人公账号“豆沙悦饼在德国”)

【口述:悦饼】

【撰文:如心悠悠】

【编辑:醉红颜】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真实人物采访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