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焕新环游传》开播,其中有一段节目组对于蓝盈莹的采访,点醒了很多人。

节目组问蓝盈莹如何看待网友们说她在《浪姐》中表现用力过猛,蓝盈莹回答说:走向松弛的必经之路就是用力过猛。

近几年松弛感、钝感力等描述轻松、惬意的热词层出不穷,大家好像都在为了走向松弛而紧张。

一边紧张迷茫,一边忙里偷闲享受着短暂的松弛时光,蓝盈莹的话无疑为挣扎在紧张与松弛之间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今天智善心理也想要聊一聊,为什么用力过猛是走向松弛的必经之路。

一、松弛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前不久一种动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和其他出圈的动物不同,它没有可爱的外表,没有萌萌的声音,有的只是稳定的情绪和对任何事物都毫不在意的生活态度。

这种动物就是水豚,号“卡皮巴拉”。

水豚以其极其稳定的情绪闻名,是动物界当之无愧的摆烂王,在它的身上你可以看到松弛的具象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因应激事件而紧张,不因担心未来发展而焦虑。

松弛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状态,在看似轻松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底气与自信。

上个月高考的时候,智善心理来了很多做考前减负的孩子,这其中就有两种极端,一种是非常紧张,一种则是非常轻松。

减压过程中,两类考生的状态区分也很明显,轻松类的考生更加自信,紧张类的则相对更加自卑。

但导致他们出现两种截然不同心境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长久以来建立起来的认知和来自家庭的底气。

轻松的考生家庭更加和睦,亲子关系非常和谐,紧张类的考生父母也很紧绷,脸上偶尔闪过的担忧和急切还是暴露了他们自身的紧张。

当一个人有了强大的事物作为支撑,那么他面对风险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轻松和惬意的,因为在认知上他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无法对他造成伤害,看似滔天的巨浪最终也会化为小溪流入江河湖泊。

这个强大的事物可以是家庭,可以是能力,可以是心境,可以是任何能够给予人力量的东西。

松弛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力量的表现,不是不会紧张,只是眼前的麻烦还没有到达紧张的阈值。

而抬高这个阈值的是长久以来建立起的自信和能力,底气正是松弛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不要为了松弛而松弛

近几年随着松弛感、钝感力等词汇的流行,大家对于这种轻松拿捏生活的状态都有了莫名的期待。

继而出现了很多为了表现松弛而显得奇奇怪怪的行为。

松弛就像是前几年的小资,成为了很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好像被冠上了这个头衔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因此社会上便出现了很多“假松弛”。

之前发生过的武汉广场瑜伽,以及传遍网络的围炉煮茶。

在追求松弛的路上大家好像越走越偏,越追求松弛反而越来越焦虑。

因为不够松弛而焦虑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现状,他们追求松弛的态度就像一个拼命想要让自己睡着的人。

越是想睡着,越是睡不着。

之前有一位火爆网络的男生,对于自己的生活不满去了一趟西藏,回来后发现问题依旧没有解决,生活还是一团乱麻。

能解决麻烦的不是旅行,而是那个躬下身来耕耘的我们,能解决焦虑的不是苦苦追求的松弛,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人生。

当我们刻意去追求松弛时往往都无法得到真正的松弛,但当我们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等到回首那一刻才发现松弛已经出现在了每一个凝实的脚印中。

松弛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认真生活过后上天给予的赠品,松弛永远不在前方,而是在脚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为什么走向松弛要经历用力过猛

在采访中,蓝盈莹分享了自己关于松弛的看法。

她坚信,“松弛”并非代表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坚定的自信。

当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技能和经验后,面对生活的多元挑战和诱人机遇,我们便能以更加从容不迫的姿态去迎接,无需过度紧绷或焦虑。

这种深藏的松弛感,实则是我们在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与磨砺后,所收获的珍贵宝藏。

所以为什么走向松弛要经历用力过猛?

因为松弛是每一次紧张、每一次焦虑后得到的一点点馈赠,没有人天生松弛,有的只是百炼成钢后的坦然。

心理学中关于紧张和松弛的理论主要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和松弛感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时,‌会产生认知不和谐的状态,‌即认知失调,‌这会导致心理紧张。

‌为了解除这种紧张,‌个体可能会采取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或改变行为等方法,‌以重新恢复心理平衡

认知失调理论告诉我们,焦虑是永远存在的,即使我们拥有了松弛,依旧不能完全消除掉焦虑的存在。

但同时它也告诉我们,焦虑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走向松弛的基石,在面对焦虑时我们会不断的精进我们的能力,改写我们的认知。

当经历的足够多的焦虑,经历了足够多的应激事件,我们终究会走向松弛。

而这个过程中的用力过猛则是迈向松弛的必经之路。

松弛是焦虑留给我们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写在最后

萨提亚曾在《当我内心足够强大》 中写道:

“接纳我还不能做的,欣赏我已经做到的,并且相信,走过这个历程,终究可以活出自己,绽放自己”。

承认自己的弱小,肯定自己的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这就是松弛最好的样子。

我是智善家庭教育,致力于分享先进育儿经验,助力每一位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