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黑”是一个在设计行业内广为流传的老梗,然而这个曾经让无数设计师发际线后移的颜色,在自然界中却并不少见。最近,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来了个鲜活的例子,发冠卷尾这种鸟一身黑色羽毛在阳光下发出五彩斑斓的色泽。这是九段沙保护区首次发现该种鸟类。此外,九段沙保护区最近还首次发现了黄鼠狼。首次发现发冠卷尾,黑色羽毛闪耀五彩斑斓光泽

九段沙保护区是长江中一沙洲,不对外开放,工作人员需乘船前往开展工作,也有驻岛工作人员。近日,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中,于上沙码头发现了这位“新朋友”。只见这位“新朋友”头顶几缕“呆毛”,一身黑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五彩斑斓的金属光泽。

经专业人员确认,其为发冠卷尾,刷新了九段沙保护区的鸟类物种记录。发冠卷尾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注:“三有”是指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冠卷尾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鸣禽,体长31-32厘米,俗称卷尾燕、山黎鸡、黑铁练甲等。它们雌雄相似,整体黑色且具金属光泽,头及背黑色较深,前颈及胸部具亮蓝色点斑。头顶有细长丝状冠羽。它们多见于林地开阔处,喜欢早晨、傍晚聚集在一起鸣叫、捕捉昆虫。

鸟类迁徙季节,在上海可以见到这种鸟类。专家推测,本次发现的这只发冠卷尾在上海附近繁殖,仅在九段沙做短暂停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九段沙保护区已记录到鸟类20目53科234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别鸟类2种,濒危级别鸟类7种,易危级别鸟类11种,近危级别鸟类17种。

放臭屁的黄鼠狼也出现了,不知道怎么上岛的

在此之前,九段沙保护区还首次发现了陆生野生哺乳动物黄鼬,也就是大家俗称的会放臭屁的“黄鼠狼”。

“五彩斑斓的黑”真实存在?九段沙自然保护区来了位黑色“新朋友”,还首次发现了黄鼠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五彩斑斓的黑”真实存在?九段沙自然保护区来了位黑色“新朋友”,还首次发现了黄鼠狼

九段沙发现黄鼬的故事可能更加让人感兴趣。

要说黄鼬出现在城市社区里一点也不稀奇,但对于九段沙湿地而言,通过影像证实保护区内有黄鼬存在则非比寻常。

九段沙是长江中的一个沙洲,露出水面仅60余年,远离大陆且四面环水。工作人员需要乘船才能前往九段沙,黄鼬是怎么上去的?平时“住宿”在九段沙何处?又以什么为食?

黄鼬,参考图,非九段沙发现的黄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鼬,参考图,非九段沙发现的黄鼬

保护区工作人员仔细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请教了动物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出了几种推测。

如何上岛推测:黄鼬的出现与人类活动有关,因非自然因素进入保护区的可能性较大,比如随渔船以及作业船只登岛,也有可能借助海上漂浮物登陆九段沙。此前,九段沙发现了另一种陆生哺乳动物褐家鼠,可能也是通过这些渠道登陆了九段沙。也就是说,它可能是“偷渡客”,也可能跟着某种漂浮物一起,漂到了岛上。

住宿哪里推测:黄鼬行动敏捷,善疾跑、钻洞、爬树和游泳。平时栖居在乱石堆和倒木下,对住宿要求并不高,仅在繁殖和冬季才有较固定的洞穴。在保护区各种隐秘的犄角旮旯里,比如没有被潮水淹没的岩石缝隙、九段沙上沙基地的构筑物甚至褐家鼠的洞穴都可以成为它的心仪住所。

九段沙上沙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段沙上沙基地

食物来源推测:黄鼬为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吃鼠类、蛙类和昆虫,也吃蛇、蜥蜴、小鱼、鸟卵及幼雏,乃至蟹类都在它们的食谱上,也会以带甜味的芦苇根充饥。因此,推测九段沙湿地动植物资源能够为黄鼬的生存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黄鼬的出现为九段沙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赋予了更多可能,作为褐家鼠的天敌之一,其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制约褐家鼠的种群数量,也丰富了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组成。黄鼬在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生活习性、生存状况、对潮汐的适应能力等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和研究。

现代动物学研究表明,黄鼬具有肛腺,遇到危险时,肛门会喷出淡黄色液体,内含6种含硫环状有机物,刺激性强还恶臭无比,可以起到驱逐敌人的作用。假如被其臭液直冲面门,会出现头晕目眩及恶心呕吐,甚至产生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