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歌大别山,六安唱响红绿融合的“诗与远方”

六安市文旅融合谱写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绿水青山,红色六安。

巍巍大别山,蜿蜒淠史杭。2024年以来,六安市抢抓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合六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崛起等政策机遇,依托红绿交融资源优势,着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融合,擦亮“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品牌,扎实推进交旅、水旅、农旅融合发展,谋划、建设项目嵌入旅游元素,推动一河一桥一路一村成为旅游资源,全面推进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市和高品质旅游强市建设。

研学兴盛,书写老区红色文化厚重底蕴

走进大别山,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络上,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这里,不仅是一片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是一段充满情感与回忆的红色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裕安区南部的“裕安红色研学一号线”,全长约100公里,贯穿城南、青山、苏埠、西河口、独山、石婆店等6个乡镇,串联景区景点和红色纪念设施26个、爱国主义教育和研学基地4处,盘活四里棚等民宅资源17处,是裕安区政府致力于红色资源传承保护工程,精心打造的旅游精品线路。沿线每一处景色、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部栩栩如生的教科书,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据了解,2024年以来,该线路累计接待中小学生3万余人次,实现“一站式”追寻“红色足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市霍山县漫水河镇突出西镇暴动策源地、皮旅中原突围重要节点定位,推出集走红色步道、看红色旧址、上红廉党课等为一体的研学产品;叶集区三元镇招引社会资本投资改建闲置小学,结合红色、军事、农业等元素开发研学课程,补齐旅游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六安市以“红色大别山”为品牌引领,做活做大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章,着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研学大别山,行走的思政课”等产品体系。金寨县“两园一院”研学旅游基地入选创建安徽省十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新四军四支队纪念馆等28家单位入选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金寨县红军广场等8处景点列入省级“守护红色根脉文物主题游径”,六安市荣获“中国研学旅行最佳目的地”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上半年,随着第4趟“乐游长三角·六安号”的缓缓驶入,全市已累计接待770余名上海游客乘坐红色旅游专列来该市体验红色研学、康养之旅,红色研学游已然成为六安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道靓丽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沉浸互动,演绎文化与旅游的双向奔赴

6月的夏天,火红的金寨。金寨县汤家汇镇“十万剧场”里人头攒动,众多观众正通过体验戏剧《立夏》重温发生在95年前的那场立夏节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挖掘并弘扬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2023年,金寨县政府联合奇创旅游集团共同打造了文旅综合体项目——“十万剧场”,并融合时下流行的“沉浸式戏剧”和“元宇宙科技”两大形式,推出了安徽首部红色沉浸式戏剧《立夏》和党建VR体验剧目《星火相传》,自2023年11月28日首演后,引发强烈反响,并入选省文旅厅2023年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的热度还在六安不断兴起。“第一次看到电影一样的演出,太有现场感了,你们有空一定要来!”假期特意约大学室友来霍山游玩的杨孜悦,在抖音上实时分享自己的喜悦。作为安徽首部大型实景抗战剧,霍山县依托六万情峡景区打造的《大别山传奇》,自2022年7月首演以来,已演出700余场次,吸引省内外游客40.7万人次,门票收入超3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水青山为台,月色星辰为幕。今年5月,在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的“少间·观凡里”民宿,一场名为“月光音乐盒”的乡村音乐旅行巡演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我之前来过很多次大别山了,每一次都有全新的感受。这一次的感受最为独特,在乡村民宿里现场听到这么高水平的音乐演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上海游客赵繁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月光音乐盒”作为六安市创新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自2023年2月首次开演以来,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步伐,从城市走向乡村、从场馆走向民宿,真正实现了将高品质文化服务送到游客身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味民俗,体验现代与传统的意外邂逅

感悟时间煮雨,触摸历史印记,从传统技艺、民俗文化、民族节庆以及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中。

农历六月初六,是大别山区插秧、摘茶、采桑、麦收过后的农闲时节,浸染着浓郁大别山风情的天堂寨“天贶节”也将如约而至,当地人会在这一天备上丰盛的菜肴和美酒,祈福下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了解,天堂寨天贶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融合开寨仪式、民俗文化踩街等传统活动,现已成为大别山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吸引越来越多寻觅“诗与远方”的游人前来打卡,并为百年非遗传承、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深挖淮河文化、传承非遗工艺、增添景区活力,近年来,霍邱县投资1000多万元,在临淮岗景区内打造淮河文化园,内设淮河农耕民俗馆、临淮泥塑艺术馆和柳编文化博物馆,展出水利灌溉、冬藏粮储等农耕器具以及淮河柳编、临淮泥塑等非遗作品8000多件,充分展现了霍邱民俗、农耕文化和非遗文化特色,见证了当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变迁。据了解,淮河文化园每年吸纳2万多名中小学生前来研学,增加临淮岗景区游客近5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着“文旅融合,非遗先行”的工作理念,舒城县积极挖掘非遗精品旅游线路,并围绕舒城小兰花茶叶、舒席、竹编、晓天蒲扇、缸窑手工艺品等“非遗”技艺,研发旅游纪念品和伴手礼,让非遗产品成为连接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纽带,形成文化、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六安市现有人类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5项,省级24项,市级68项,县级202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工坊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5个,市级非遗传习基地22个。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借助民俗文化、非遗项目等特色鲜明、观赏性强、内涵深厚的特点,使人们在“慢”下来的节奏中细细品味咀嚼文化之根,让文化留住游客,让文创带动消费,已成为六安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茶为媒,茶旅深度融合串联多元体验

2024年5月,一场以《寻根求源六安茶》为主题的六安文旅会客厅·2024清风茶会文化雅集对话活动在市文化馆小剧场展开,吸引了超过200名观众现场观看,线上3000名观众同步观看直播,共同领略六安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安徽卫视还对该活动进行了长达1分12秒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熏陶之下,中国人对茶之美早就有了深刻的体验,不仅品其味,更在于观其景、究其因,探寻背后的文化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正是采茶好时节,2024年茶旅文化节暨霍山茶海研学营地开园仪式在与儿街镇凡冲茶海举行,来自六安、合肥等地的近千名师生汇聚于此观光研学,采茶、制茶忙得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闻到茶的香味,通过第一次摘茶让我知道了摘茶的技巧,感到摘茶非常有乐趣。”学生陈忠源表示。近年来,与儿街镇凡冲茶海作为霍山县茶旅融合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一片片绿叶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据了解,营地高峰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就达到2000多人次,预计2024年接待突破10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经济收入达到2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舒城县晓天镇在“中国茶村”白桑园等地重点打造集聚型的民宿和农家乐,修建1.3公里的游览步道,实施微景观提升,编写小麦淌茶园和18棵神茶相关典故,说好茶历史,讲好茶故事,弘扬茶文化。舒茶镇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舒茶人民公社为契机,大力实施茶旅融合发展项目,现有茶园1.2万亩,名优茶年产量360吨,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茶旅综合收入2.7亿元,带动群众就业2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近年来六安市深挖“六安瓜片”等茶文化内涵,依托79.74万亩茶园、31个茶叶特色小镇、2个中国最美茶园等资源,开发茶研学、茶俗体验等茶旅融合产品,提升打造大湾村等茶旅融合景区(点),推出茶旅精品线路52条。九十里山水画廊寻茶之旅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获评“安徽省十大最美茶旅线路”2条,走出了一条集茶文化、茶旅居、茶旅游为一体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安文旅融合的打开方式不止于此,皋陶法治文化、淠史杭水利文化……都在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浪潮中不断绽放出时代的光芒。当前的六安,正在积极推进国家级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重点打造大别山红绿交融、江淮分水岭、主城区、淮河水乡4个文化旅游片区,着力将“古色”“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赋能文旅促“融合”,提质增效添动能,因地制宜谋“发展”,以为民之举、惠民之果谱写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六安文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