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记:近日,北大国发院和南南学院助理教授徐化愚身为第一作者的论文The Human Capital Effects of Access to Elite Jobs,在应用经济学领域顶级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上成功发表,详见该刊2024年7月第16卷第3期,第二作者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教授Achyuta Adhvaryu。本文为两位研究者该论文成果介绍。

公共部门通常是指被国家或政府授予公共权力,以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法管理公共事务,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组织及其体系。这些组织不仅限于政府机构,还包括了由政府投资、开办或支持的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NGO)、非营利机构(NPO)、公立企业以及部分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非国有企业等。这些群体可以简单称之为公务员或准公务员。

两位学者的研究发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公共部门的精英职位因其收入相对高,尤其是工作稳定,再加上出色的职业发展前景而备受青睐。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职位甚至成为个人实现社会阶层跨越的重要途径。

但与此同时,要获得这些精英岗位并不容易,选拔过程大多竞争激烈,应聘者往往要具备特定的教育背景和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如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才能在选拔中获得脱颖而出的更多机会。

由此可见,公共部门精英职位的选拔标准和规则,对个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有重要引导作用。

为了深入探究精英官员的选拔机制对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到底有何种激励效应,两位研究者特别选择中国台湾作为历史背景,并利用一项特别的政策改革作为自然实验,在细致分析微观层面的数据后,试图为理解上述问题提供严谨的经济学证据。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政治原因,在中国台湾的官员选拔考试中,来自大陆特定省份的移民相比其他人得到的录取配额更多,也即有着更高的平均录取机会。这意味着,这些移民通过教育提升自己,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进一步应聘成为精英官员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他们通过教育投资所获得的回报也更高。

此后,一项重要的改革法案取消了基于配额的招聘制度,以便消除不同省份求职者在成功概率上的差异,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数据。

这项研究正是借助这一改革带来的外生冲击,通过使用“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来评估公共部门精英就业机会变动如何影响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

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获得公共部门的精英职位机会更大时,就更有可能加大对自己的教育和技能投资。也就是说入职的概率越大,越能显著地激励人们积累相应的人力资本。

数据显示,录取名额更多的地区,个体受到的激励更大,受教育程度明显更高。这种正面效应,在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中普遍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长期来看,受到更强激励并投入更多资源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个体,其就业和收入水平也显著更高——即使他们未能通过选拔,未来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也普遍更好。这一发现也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提供了一份严谨的实证证据。

两位研究者提出,合理地设计相关选拔考试的内容和名额分配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社会所需的知识、技能积累。

论文信息及链接(也可点击阅读原文): Xu,Huayu and Achyuta Adhvaryu.2024.“The Human Capital Effects of Access to Elite Job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16(3):516–48.

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app.20220340&&from=f

论文作者简介:

徐化愚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南南学院助理教授。2020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目前在北大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本科)、《公共政策分析》(硕士)和《发展经济学》(博士)等课程,研究成果发表于《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

Achyuta Adhvaryu: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经济学教授。

编辑:王志勤 | 编审:王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