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梅入伏无缝衔接。随着大气环流形势的调整,雨带北抬,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先后出梅。

据悉,今年梅汛期共出现五轮强降雨过程,梅雨量398.4毫米,较常年梅雨量偏多5.6成。接下来,江苏将进入“南边高温、北边暴雨”模式,沿江苏南地区高温天气逐渐增多,桑拿天体感显著,苏南南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与此同时,沿淮和淮北地区多强降雨,仍需防范洪涝灾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姑娘”有啥特点】

梅姑娘很暴力,梅雨量较常年偏多5.6成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梅雨“成绩单”,今年“梅姑娘”相对典型。

入梅正常,出梅略晚,梅期略长。6月19日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入梅,入梅正常(常年6月19日)。7月15日出梅,出梅略晚(常年7月13日)。梅雨期持续27天,梅期略长(常年25天)。

梅雨强度较强。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梅雨量398.4毫米,较常年梅雨量(256.0毫米)偏多5.6成,最大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713.6毫米。姜堰614.0毫米、昆山529.3毫米、太仓458.4毫米,分别为其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梅雨期间,淮北地区平均雨量30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1成。

出现明显梅雨中断期,一度发生旱涝转换

淮河以南地区出现五轮强降雨过程。最强区域性暴雨过程出现在7月9日至13日,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累计雨量超100毫米,其中47站超250毫米,最大359.1毫米(常州市经开区横山桥镇)。

梅雨中断期间淮北地区连续出现对流性强降水,发生明显旱涝转换。7月3日晚上至9日中午雨带北抬,淮河以南地区梅雨中断,在此期间淮北地区连续出现对流性强降水,淮北中北部累计雨量多达200~500毫米,发生明显旱涝转换。

多局地强对流天气,强度总体较弱。梅雨期出现21个强对流日强对流天气类型主要是局地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梅即入伏】

“高温君”登场,7月下旬或有台风影响江苏

出梅即入伏,出梅日和入伏日赶在了同一天。

根据最新气候预测,预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江苏淮北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0~2成,淮河以南地区偏少0~2成。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2℃。出梅后会出现阶段性高温伏旱天气。

另外,7月下旬可能有1个台风影响江苏。气象部门提醒,7月下旬至8月仍为江苏主汛期,需继续做好台风、强对流、高温等灾害的防御工作。

对于长江中下游来说,“三伏”也是一年中高温最集中的时段,例如上海徐家汇,全年中有九成以上的高温日出现在“三伏”期间,南京和合肥也有七成以上的高温日集中在“三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周迎“南热北雨”】

沿江苏南迎桑拿天,苏州或迎连续10天高温

出梅即入伏,接下来将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晴热天气。

今年三伏天共40天,是连续第10年的“加长版”三伏天。15日,初伏首日,虽然最高温没有达到35℃,但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的天气已快速切换为蒸煮模式,户外高湿闷热,不一会身上就黏黏的,又到了“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桑拿天。

接下来,淮河以南地区气温会继续升高,19日至22日,苏南南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苏州高温将持续10天左右。

全省来看,受降水影响,气温“北低南高”。16日最高温度:苏南地区34℃左右,淮北地区29~30℃,其他地区32℃左右;17日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34~35℃,淮北北部地区29℃左右,其他地区33℃左右;18日最高温度:沿江和苏南地区地区34~35℃,淮北地区29℃左右,其他地区32℃左右。

以南京为例,未来三天以多云天气为主,16日开始副热带高压略有南退,大气水汽条件较好,所以仍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活动。气温会明显上升,16日最高气温34℃左右,17日之后最高气温将达到35~36℃,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准备好迎接上蒸下煮、高温高湿的桑拿天了吗?

副高北抬,淮北地区多强降雨过程

江苏淮河以南地区出梅了,随着副高北抬、雨带北抬,淮北地区强降雨正强劲。

预计未来一周,我国主要雨带北抬至黄淮地区,江苏淮北地区多强降雨过程。其中,15日夜里至17日,江苏淮北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8日至21日,沿淮和淮北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累计雨量:淮北北部300毫米左右,沿淮和淮北其他地区100~250毫米。未来一周淮河流域北部面雨量200~300毫米,枣庄和徐州地区370毫米。

逐日来看,7月15日20时至7月16日20时,江淮之间北部和淮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淮北北部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多云;7月16日20时至7月17日20时,沿淮和淮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其中淮北北部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其他地区多云;7月17日20时至7月18日20时,长江以北地区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淮北地区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江淮之间小到中雨,苏南地区多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伸】

“三伏”期间,我国的天气也在变热

近年来,“越来越热”“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等情况频频出现,气温破纪录似乎已经成为新常态。中国天气网盘点1961年以来的气象大数据发现,随着气候变暖,“三伏”期间,我国的天气也在变热。特别是2010年之后,全国平均气温屡创新高,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都突破了23℃。

不只如此,“三伏”的热往往还是让人无法喘息的连轴热。白天高温频繁,导致入夜时的基础气温高,加上湿度大,江南等地夜间也不凉快。

7月15日入伏,8月23日出伏,今年三伏共计40天。在此期间最热的天气会出现在中伏。因为中伏的落区正好是在7月中下旬开始。对长江中下游来说,出现高温酷暑一定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候,晴好天气、下沉气流,都是有利于增温的。

【关注与建议】

1.未来一周重点防御淮北地区暴雨洪涝。未来一周沿淮和淮北地区仍有较强降雨,同时淮河上中游及沂沭泗上中游也有强降雨,需注意上游客水和本地降雨的共同影响,防范可能造成的城乡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2.做好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工作。出梅后江苏仍处于主汛期,为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的活跃期,需防范其对人身安全、交通运输、户外作业、供电设施及农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

3.防范高温天气。出梅后江苏进入盛夏晴热天气,要注意防范高温对水电供应、交通运输、人体健康、户外作业等的不利影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红艳/文 牛华新 吉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