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岷江湖畔。卿蓉摄

滚滚岷江水,涓流万户,孕育了龙舟节、竹编、钱枪舞、牛儿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眉山青神县延绵不绝的人间烟火。

岷江记忆绵绵不绝

青神县瑞峰镇位于青神城南9公里,最美岷江80里纵贯全境,思蒙河在此汇入岷江,于江岸冲出一片沙洲,形成天然的水码头,瑞峰因此被历朝历代所重视。有史可考,从西魏恭帝二年至唐武德八年,瑞峰一直是青神县治所在地。作为水陆交通要冲,即使县城北迁,瑞峰仍是一个重要的驿铺。

“以前瑞峰码头坐船的人很多,有来赶场的,有去做农活的,有去德云寺、中岩寺烧香拜佛的,还有‘大端阳’来赛龙舟看民俗的……我们30多条船,一天到晚不停地来回摆渡都搞不赢。”村民陈建回忆道,“上世纪90年代末,跨江架桥,加之陆路交通发展,乘船的人越来越少,岷江水运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自幼在江边长大的陈建,20岁左右从父亲手里接过桡杆,划开岷江水,开始自己的摆渡人生。接下来的40年,寒来暑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往返岷江十几万次,成为如今青神县瑞峰码头上唯一的全天候摆渡人。

“岷江上建了汉阳航电和虎渡溪航电,但位于中间点的瑞峰依旧跨江而治,两岸百姓想要去对岸务农办事,无论走哪座桥,都要绕行大概20公里。”陈建选择了留下自己的渡船,为乡邻们撑出一条水上通道,摆渡了自己“童年”到“青年”的梦想、“青年”到“中年”的责任,也摆渡着瑞峰人的幸福生活和浓浓乡愁。

传承创新硕果累累

除了摆渡人的身份,陈建更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瑞峰端午龙舟节”的传承人、码头文化的弘扬者。

瑞峰端午龙舟节起源于北宋。相传,苏东坡与王弗在中岩寺“唤鱼”联姻定下亲事后,婚期定在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农历五月十五。东坡喜迎新娘王弗,途经岷江,船欲靠岸之时,鼓乐齐鸣,人声鼎沸,万千鸭子放逐江中,沿江民众如蛟龙入海,跃入江中,奋力争抢。

为纪念苏东坡与王弗的爱情,瑞峰镇便在每年农历大端阳举办龙舟比赛和抢鸭子活动,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停办。自1984年恢复以来,瑞峰龙舟节在继续传统的基础上焕发了新的风采,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增加了鸡公车迎娶新娘,牛灯、舞狮、耍龙、拉旱船、踩高跷、放河灯等活动项目,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办、民众自发参与的格局,成为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民俗活动。

2014年6月,瑞峰端午龙舟节被公布为四川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32届瑞峰端午龙舟节,成为当地区域文化发展的品牌。

融合发展神采奕奕

碧波清浅,昂然的龙头拍打水花,震天的鼓点与号声相互交织……曾繁盛一时的岷江水上重要载具——龙舟,以“百舟竞渡”的形式再度出现在岷江水面,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2023年7月,青神龙舟赛吸引了全国20支龙舟队队伍参赛,上万人观赛。

在传统文化热潮持续高涨的当下,青神县发掘非遗文化IP,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鼓励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以更广泛的传播、更灵活的手段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2023年四川省“百舟竞渡龙舟赛”的成功举办,为青神县旅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创造了新机遇、开拓了新空间,为促进各参赛城市深度交流、密切合作、共赢发展搭建了新舞台、打开了新窗口、探索了新路径。几天后,青神县将以全国桨板青少年锦标赛暨中国桨板公开赛为牵引,同时举办青神龙舟赛,届时来自全国的桨板运动健儿和龙舟队队伍将相聚青神,开启民俗文化与现代赛事相互碰撞的奇妙篇章。(卿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