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的“八贤王”堪称家喻户晓的一代完人,一方面是因为各种演义小说的大肆宣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金超群版的《包青天》,曾引起过万人空巷的收视狂潮。

在这部以北宋清官包拯为主角的电视剧中,八贤王绝对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黄金配角。至今为止,饰演八贤王最成功的演员,非台湾资深男演员龙隆莫属。

龙隆的扮相非常成功,很多观众都认为他就是八贤王的化身。每次出场都是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手持一柄“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的御赐金锏,简直就是八贤王在世。

不过,学术界和民间关于八贤王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有人认为历史上根本没有八贤王,他只不过是人们理想中的化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人认为,八贤王是宋太祖赵匡胤几个儿子的结合体,只不过是一个文学形象而已。当然,在演义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下,现在人们都默认八贤王就是赵德昭。

即便历史上真实的赵德昭是赵匡胤的次子,并不是所谓的“八贤王”,而且不到30岁就去世了。

关于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史载是因为受到了赵光义的斥责和猜忌,一时想不开而自刎。

总而言之,赵德昭之死和赵光义有直接关系,至于他是自刎还是被杀,至今仍然没有定论。据传,他是一个品行高尚之人,所以才更符合“八贤王”的形象。

那么,历史上真有八贤王吗?他的人生有哪些经历呢?最终结局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义小说中的八贤王

演义小说中的八贤王

很多古典文学名著中,都有关于八贤王的介绍,比如《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中,都有关于“八贤王”的章节。

据小说中记述,赵匡胤在临终之前,按照“金匮盟约”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同时还赐给次子赵德昭一把金锏,并赋予它上打昏君下打不正之臣的特权。

电视剧《包青天》中,赵德芳拿着这把犹如尚方宝剑一般的金锏,多次营救朝中的忠臣,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大名鼎鼎的杨家将。

这两部古典小说中,唯一的区别是《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是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他的原名正是赵德崇。

可见,关于“八贤王”究竟是谁之争,在古代社会中就已经出现了端倪。

另外,大家熟知的《三侠五义》中,“八王爷”则指代宋真宗的亲兄弟,即赵光义第八子赵元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部古典小说中,赵元俨又被称作“八大王”或“贤王爷”,他的妻子正是历史上有名的狄娘娘。

在家喻户晓的故事“狸猫换太子”中,李娘娘身边的太监陈琳和宫女寇珠,冒着生命风险救下了襁褓中的赵祯。

后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送到了南清宫,而这里正是赵元俨的住处。此后,八王爷赵元俨将赵祯偷偷抚养长大,并以继子的名义过继给了兄长宋真宗赵恒

而历史上宋真宗的确有一个亲弟弟,他被时人称作为“八大王”。如果按照这个线索推断,“八贤王”非赵元俨莫属。

在宋真宗一朝赵元俨的地位非常高,民间流传宋真宗曾赐他带剑上殿,以及诏令上书不称名的特殊待遇,就此推断赵元俨的形象才更符合八贤王的身份。

当然,八贤王绝非局限于一个人的化身,相反可能是很多人的一个集体形象。

民间关于八贤王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后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就成为了大家期待中的“八贤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行高洁,不惧权贵

品行高洁,不惧权贵

八贤王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而且他往往都和包拯杨家将一同出现,足以说明他是一个贤臣,更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贤王。

至于清朝时期康熙的把儿子胤禩,也被当时的人称作“八贤王”,实则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更倾向于北宋时期的八贤王,毕竟他“贤”的更恰如其分。

在电视剧《包青天》中,每当包拯遇到大案要案,或者涉及到权贵的案件时,八贤王总会适时出现,并帮助他解决问题。

简直就是“大救星”的存在,而这也正是老百姓崇敬忠臣的一种外化体现。

他们将自己心目中塑造的正义形象,寄托在“八贤王”的身上,继而成就了一代贤王的完美形象。

除此之外,在权贵当道的封建社会中,老百姓不仅没有任何话语权,就连受欺负之后都没有地方说理。所以,八贤王形象的出现,更符合他们惩处权贪的心理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

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

关于八贤王的真实历史形象,主要集中在赵氏皇族之中,赵德昭、赵元佐和赵元俨都是人物原型,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

首先说一下宋太祖的次子赵德昭,他出生于公元951年,幼年时就被册封为武功郡王。十几岁时被授予贵州防御使职位,二十岁出头时就坐上了兴元尹的高位。

赵德昭的最高官职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上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不仅工作能力突出,而且个人品德也非常令人敬佩。

但遗憾的是一直到赵匡胤去世,赵德昭都没有被封王,而这也让他继承人的身份受到了很大质疑。

坊间传闻,赵德昭曾有机会登上皇位,但却出于对国家安危的考虑,无奈之下让给了二叔赵光义。

赵光义非但不领情,反而处处给赵德昭穿小鞋。公元979年,赵德昭跟随赵光义出征幽州,而这也成为了他生命中的滑铁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赵光义一直都想除掉赵德昭,原因是他在军政两界的威望非常高,极有可能酿成一场夺门之变。

所以,赵光义这个心胸狭隘之人,处处提防大侄子赵德昭。经常找机会对其怒斥和打压,忍无可忍的赵德昭只能自刎。

结 语

结 语

“八贤王”是老百姓内心中的完美化身,更是北宋时期各种美好形象的结合体,他的存在不仅让老百姓的心中有了寄托,同时也让真善美得以流传至今。

无论谁是历史上真实的“八贤王”,恐怕对老百姓而言都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需要的是有这样一位正义的化身,这样才能让心中的不平有所发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