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一份名为《关于规范注射剂挂网工作的通知》在医药圈广为流传。通知显示由国家医保局7月9日印发,文件编号是医保办函【2024】61号。这份通知明确:要让医药企业挂网行为更加规范,注射剂价格更加透明,减少因包装数量、转换比差异形成不公平价格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药品批文泛滥。同一种药品拥有几十、上百种审批文件,生产企业更是将旗下药品注册成不同规格的产品,在各地以不同价格挂网销售,谋求利益最大化。

不同规格之间的药价差异,让少数生产企业“动起歪脑筋”,故意让部分地区价格畸高,赚取更高利润。2023年起,国家医保局推进“四同药品”价格专项理工作。截至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而国家医保局本次针对注射剂专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可能是因为注射液在院内使用更加集中,同药不同价的矛盾更加突出。

注射剂是不少药企的利润重要来源,这次治理“三同”注射液,会对一些药品的销售额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药企收入。

按最小剂量执行,实行“红黄”风险提示

《通知》显示,本次挂网是针对同通用名、同厂牌、同含量装量的注射剂(简称“三同注射剂”)多种最小包装单位在同一医药集中采购机构挂网的,分别换算相应的最小制剂单位价格,原则上以低值为该类注射剂挂网价。

注射剂在各地的挂网价格统一保留2位小数。其中,单支挂网价格不高于2元,第3位小数直接进位;单支挂网价高于2元,第 3 位小数直接去尾。如涉及省级联动,挂网价整数及小数点后第1位均相同时,不要求向下联动,可视同价格一致。

过评仿制药的有效挂网价只要不高于原研药、参比制剂挂网监测价格的60%,医药集中采购机构可接受高值挂网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仿制药企更换包装、剂型,调整价格重新挂网,《通知》明确:新挂网的药品价格与换算结果最低值的比值大于1.8倍且≤3倍,在药品平台信息标识为黄色;如果比值大于3倍的药品平台信息标识为红色。

医疗机构在采购平台下单时,黄标药品提示采购风险,红标药品警告采购风险,而医院应优先采购低风险药品。

本次注射剂挂网价格治理工作要在8月30日前全部落实到位。目前实行最小包装单位挂网的地区,转换成最小制剂单位的挂网价和医保编码,切换后平台展示、数据上传、统计分析、监测比价等统一使用最小剂型单位挂网价,不再按照实际包装重复挂网。

《通知》明确:“三同注射剂”最小剂型单位保留唯一医保编码,原有其他形式的医保编码自2024年11月1日起全部停用。各省医药集中采购机构要敦促医药企业积极维护医保编码,并于9月中旬将校验修订的挂网药品信息、采购交易信息全量归国家库。

除挂网环节“按支计价、按支采购”外,国家和省组织注射剂集中带量采购集采标书、投标报价、中选结果公布、协议量确定、中标结果监测等均按最小制剂单位执行。

落实“带码采购”,净化注射剂市场环境

按最小包装单位计算价格,避免了不同规格之间的价差,说明国家想要严格规范注射剂的价格。《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对拟采购涉及实际包装数量有专门需求的,可自行在采购订单中备注。

注射剂是中国医院用药的主流剂型。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注射剂在2023年全国等级医院市场规模超5400亿元。此次挂网价规范工作无疑将净化中国注射剂市场环境。

2023年9月以来,国家医保局统计分析各省药品挂网价格的分布情况,把各个药品分布集中、具有代表性的价格作为监测结果,统一推送给各地,帮助各地对潜在的不公平高价、歧视性高价进行系统排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底,国家医保局推行“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整治行动,国内不少赫赫有名的大企业都曾进入整改名单,目前已获得初步成效。而本次“三同注射剂”专项行为,将再次把各省市药品价格不统一的现象细化、根除。

显然,挂网药品价格不能漫天要价、异地异价。今后医保经办部门将引导部分不公平、歧视性高价平稳落地,让中国医药市场回归健康有序的运行轨道。

撰稿丨雷公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