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94年,我出生在四川省宣汉县。我出生不到一个月,父母就离异了。我被判给了母亲,但是她要上班,没时间管我,我基本上是跟着外公长大的。

2008年,我读初中时,在跟一个同学玩耍的过程中受伤了,可能有生命危险,母亲才联系了我的父亲。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却并不知道他就是我的父亲,康复之后家人才告诉我真相。父亲是企业高管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不过已经再婚了。

母亲也有了新家庭,我开始跟姑姑一起生活。

我的生活轨迹从母亲那边的各个亲戚辗转到父亲这边的亲戚,我还是四处漂泊,没有家的感觉,也没有特别好的朋友,内心很孤独郁闷。

父母只关心我有没有好好学习,考多少分?但是我根本不想上学,经常逃课、睡觉,很叛逆。开家长会是经常的事儿,开多了之后,老师也知道这个孩子就是不安分上学。

家里的大人一直让我补课,其实没什么用。我每天泡网吧,打游戏,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像电影、纪录片等,好像那个时候我就很清楚自己要做网络、视频,和艺术相关的。我特别舍得花时间在这方面,比别人更加努力去练习,自学ps等。

高中时,我们那一届有1800多个同学,我排名末位。大家认为我只能考上专科,但是因为上了艺术,我逆袭考上了本科。当时我的家庭和我的班主任都觉得不可能。

我大学学的专业是表演,算是真正和艺术沾边了。高中时想做一个旅行家的梦想没有忘记,一直被清晰地保有。从那时起,我变得特别努力,竞选班长,积极参加各种学生会社团,学习也变得认真起来。

我很清楚自己未来想去拍旅行纪录片,所以在大一下学期转去学了编导。只要有实践活动,我会积极参与其中,去学习,拍一些作品或微电影之类的。

当时父亲送我一台DV,我拿着它,策划了一次从成都出发到越南最南端的旅行。为此,我专门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当地网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沙群岛)

那是2015年初,国内还没有短视频的概念。我从中看到了商业价值,想做去越南旅行的纪录片。由于资金不够,我就写了一个策划案,去寻找愿意赞助我的人,最后成都的一个品牌同意了。问题是我只知道可以找赞助,不知道怎么让他掏钱。

没办法,我只能继续去找那个公司老板。几次碰壁后,我都没有见到他。记不清去了多少次,当我最后一次去找他的时候,是我的坚持打动了他。他决定赞助我。

那件事情之后,我觉得人生应该大胆去尝试,会有很多机会。

当我拿着镜头走在越南街头拍摄时,记得当时遇到一个人,他很严肃地对我说:“回去”。

我那时是一个比较社牛的人,和他有说有笑,或者在那种情况下,我只能这样。我说我们是朋友,但他还是很坚定地说“你回去”之类的话,我就展开双臂去拥抱他,然后说我们是朋友吗?他说“是”,也笑着拥抱了我。

那次让我特别真切地知道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印象、看法大都是来自网上,彼此应该更深度地去交流。

大二暑假,我一个人去走了丝绸之路。从北京出发,经过西安、兰州、张掖、敦煌、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

当时在西安时,我遇到一个特别大的演出。300多块一张门票,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很多的钱,而且我本来就是穷游,在花费上能省就省。

不过,我发现旁边有个导演,趁他闲下来了,我走到他旁边说,我是一个大学生,是出来旅行的。我是学导演专业的,觉得这个表演的服装道具很有意思,特别想学一下。

他听我这么说,可能觉得这个小伙子挺有意思的,就让我跟在他后面。我就这么看完了那场表演。

我应该是一个很善用资源的人,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去做,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包括去越南之前拉赞助。可能我会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一定会迈出那一步。就像喜欢一个女孩子,我一定会向她表白,而不是藏着掖着。

还记得当时从嘉峪关到敦煌,我搭了很多车,摩托车、装西瓜的三轮车等,包括出租车,我给司机讲明了我的计划,他不要钱,免费载一段。那个时候是我旅行的开始,真正去路上感受这些风土人情,和人交流,然后一路慢慢走完了丝绸之路。

读大三时,我和大学室友一起参加了学校的创业比赛,写ppt上台演讲,没想到居然获奖了,学校也鼓励我们去实践。于是我们决定一起休学,去拍短视频,注册公司,那时候IP已经叫“暴走兄弟”了。

做旅行纪录片是我的一个梦想。可能当时赚不了多少钱,但我很坚定地认为一旦贴上“旅行家”这个标签,肯定就不会愁路上的差旅,未来会很有价值。只是前期变现会比较艰苦一点,当时我们也做了策划,拿到了赞助和几万块钱投资。

我们去的第一站是尼泊尔。在那里拍了40天,一共20期内容,当时还没有抖音、优ku、微bo、秒pai这些互联网平台,我们的视频播放量全网有几千万,数据是非常好的。

但是另外两个同学觉得这个东西没有变现的渠道,好像看不到未来,我们决定停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尼泊尔拍摄)

当时我们在尼泊尔拍摄期间认识了一个大哥,得知他是当地的华人,做物流方面的生意,当地需要年轻的血液来创业,而且机会很多。我的两个同学决定加入,我觉得大家都是兄弟,应该一起去做。就这样,我们三个人投了20万加盟了一家快递公司,做起了独家代理权。

但是,很快我们发现当地还有另外一家也是代理这个快递公司,这怎么回事?拆穿后,他就是一个骗子。

此期间,一个同学的父亲得了重病,必须回去照顾家庭。另一个同学也回家了,快递生意主要是我在打理。

我投资了十几万,都是家里给的支持,如果说这个钱是因为做生意亏了,还情有可原,但被骗了,那肯定不甘心的。

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我只有借助我的老本行——媒体手段,来要回我的钱。我在那边组织了一些华人社群,同时也和合伙人确定好这个事情需要理清楚,不管花多少钱都是咱们共同花的,剩下的钱退回来,这个事情不做了,也做不下去了。

最后,得益于当时媒体的传播,那个骗子把钱退给了我们,否则他名声就臭了。

那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经历,出来做生意被骗了。我没有赚到钱,没有任何实现自己梦想的那种感觉,还得跟骗子斗智斗勇,特别无助。

那次被骗让我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做生意也好,投资也好,我都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比如做短视频时,有公司邀请我带货阿迪达斯,我说你这玩意就是A货,他说是公司授权的什么厂家。我已经长教训了,会更深度地背调它。

后来,父亲让我总结原因,我当时只说被骗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行动之前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有什么样的回报以及一些朋友关系之类的。

父亲在我初中的时候也问过一次类似的问题。那会儿考高中,我没考上当地的一个重点中学。如果我想去哪里读书,需要交5万块钱。他问我:“你朋友考上了吗?”我说:“没考上。”他说:“那他怎么办呢?”我说:“他家里给钱啊。”其实这句话就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在那个年龄应该自己去努力啊。

他说:“挣钱哪儿那么容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拍摄,乘坐直升飞机去珠峰)

从尼泊尔回来后,父亲把我安排在他朋友的公司,资源和待遇都很好。我一直都很喜欢看那些励志的传记故事,总想着有一天我要去创业。即便那时候已经失败了两次,我也从来没有妥协过。

我准备做农业,就去了偏远的山区考察,同时还想家里再支持一把。当时我还写了一个企划书,大概是说通过短视频未来怎么变现之类的。那个东西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可能不太懂,父亲直接否了,不过他觉得男孩子应该出去闯荡,仍然给了我一笔钱。我就和朋友一起去了印度旅行。

那是2019年,国内的短视频平台上应该还没有博主去拍印度,我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期间,我拍了一条在印度理发的视频,一下子涨粉100多万!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疯狂。现在回头看,之所以一下涨粉那么多有两个原因:一是那时候抖音有流量红利,网上的内容比较稀缺,再加上印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很神秘的国家,很多人好奇;二是我去印度旅行之前也一直在拍视频,那时候叫vlog。这个词是国外网站平台舶来的,它在国外叫短视频日志。

虽然在那之前我没有多少粉丝,不过一直在记录,知道如何选择有话题性的内容去拍摄,也让我在印度的拍摄很顺利。总之那个帖子就这样爆了。

印度旅行的拍摄过程很艰辛。夏天40多度的高温,我白天出去拍摄都是昏昏沉沉,有点中暑的症状。晚上回来之后开始剪辑、各平台分发,这些事情全是我一个人。

我对于自己的评价是“可能不是很聪明,但我一定是个很努力的人”。努力不一定有用,不努力肯定不行。

我去的地方比较偏远、艰苦,也比较孤独,会失去一些平时正常的生活、社交以及一些其他娱乐,但是我到这些地方能发现不一样的题材,能发现别人抓取不到的稀缺视角。这对于流量和内容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那时候,我月入5万左右,比上班赚得多,可以给别人发得起工资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慢慢地组建自己的团队。

印度之行结束后,我就去了俄罗斯,带了一个摄影小兄弟同行。当时我们从北京出发,坐火车先到蒙古国,俄罗斯结束之后又去了巴基斯坦。

以前有那种大型纪录片团队去巴基斯坦拍摄,他们会用编导的手段把那里渲染成一个非常神秘和恐怖地方。我喜欢去尝试一些别人没有拍过的选题,所以我去了之后,把这些滤镜面具全部打碎了,也达到了很不错的一个传播效果。在短视频平台,我也是开了先河。

去了这么多国家,我切实体会到了不同国家的文明、风土人情,生命也受到过威胁。比如在巴基斯坦,我去过Q支的交易生产基地,四面八方的Q声起起伏伏的,好在我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当地人反而是热情地邀请我去体验那个枪支或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