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推荐的文章,作者为福建省原省委书记宋德福,是他2004年12月12日在福建省委扩大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在这次宣布他卸任省委书记的会议上,身患重病的他因在化疗不能参加,只能以书面的形式告别。读罢此文,句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原文如下:

我尽力了,福建

——在福建省委扩大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宋德福

这些天来,一直准备回去参加会议,看望同志们,并与大家话别。不巧的是会议时间与化疗时间赶到了一块。这是我们共同的憾事。

拥护中央关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府省长调整的决定,感谢李建华副部长代表组织上对我在福建工作的情况作出的评价,赞同卢展工书记、黄小晶省长的讲话。

去年3月份以来,在我治疗、康复期间,展工同志主持工作、代理书记,与同志们一起,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认为主要特点:一是深入落实省七次党代会的部署和思路,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二是抓发展、抓项目的势头不减,积蓄了后劲。三是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敢于拍板定夺。一年多来,福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就。对此,我由衷地高兴,并真诚地感谢同志们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安心治病、放心疗养。同时,感谢省内省外的、军内军外的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关心,同事们对我的牵挂,许多干部群众对我的在乎。

严格说,从中央决定、宣布通知开始,我就不能再“发号施令”提要求了。现在,符合我的应该是以“老书记”的身份回忆当年,以“革命”的名义讲讲过去。

我是2000年的11月份接到任职通知的,“一二九”运动那天,奉中央之命,任7年多人事部长、编办主任的我运动到了福建,军人出身的我只有一条选择:听从党召唤。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与大家见面恰好也是那一年12月的今天。回顾当时的福建,确确实实遇到了困难。经济发展上处在相对低迷的困境,干部情绪上处在相对低落的状态。外商观望,形象受损,谈好的项目又告吹了;干部等待,劲头不足,听到的是谁又出事了;群众着急,期盼改观,希望社会增强对家乡的信任感。那真是一个内外都困难、左右都为难的阶段。

不能辜负干部的信任、群众的期望,怎么办?一连几天,彻夜难眠,我深感责任的重大,工作的艰难。调查研究,倾心交谈,深入思考,分析福建的不利和有利条件,我有决心和信心,积极配合中央专案组,与省委的同志们一起,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使我们福建尽快从暂时的困难中走出来。一项紧迫的任务摆在面前:内聚人心,外树形象,振奋精神,加快发展。

成绩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得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原因形成的。比较而言,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福建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好转,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人心齐、人气旺,谋发展、干发展的氛围逐步成为现实。福建的工作思路已经确定,主攻方向明确,主要任务布置下去并全面开展。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换届工作圆满完成。一个充满生机、大有希望的福建,春风扑面。各项工作理顺了,我也累病了。能放心去看病了,病也重了。但是,我无愧、无悔、无怨。我不论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还是在生病的情况下,我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因为我是从军营里成长的转业军官,因为我是共青团队伍中的老团干,因为我工作、生活在你们身边用言行来证明:我是共产党员。

01

为福建的发展,我尽职了

上任的第一次讲话的第一条就是强调发展。看看当时环境,了解当时氛围,就知道这不是随意讲的话,不是件容易的事。会后,果然有几位经历比较多、肯动脑筋的同志分别对我说了他们的看法。有的说,没想到你会讲这些话,我们看到了希望。有的说,有智有勇、敢于负责的人才敢讲这种话。有的说,你超脱,有风险,但事实会证明你是对的。为了保险起见,帮助把关,我将《理直气壮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的那篇讲话报送两位中央领导同志圈阅过。我住院后,这两位进一步身居高位的领导分别到医院看望我,他们都谈到了抓住发展、保持发展的成效。在抓好发展、扩大开放是巩固专案成果最有力的措施上,在尽快确定一个专案组完成任务、宣布结束的时间表上,我们与专案组领导的意见都非常一致。以上这些对我抓住发展不放松的支持、信任,我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几年来,我想的最多、讲的最多、抓的最多的是发展。四个专题、五种形象,九九归一是发展。我先后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感,讲述了发展思路、重点、难点,讲述了当前发展、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讲述了分类推进、分别指导、分段发展,讲述了发展的定位、环境、注意问题。集中我的所有讲话,其关键词是讲发展。观察我的所有行动,其基本功是抓发展。“论发展、抓发展”是福建走出困难的主线。

与此同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抓基层、打基础,组织制定了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和选人用人公正机制,出台《福建省农村乡镇工作纲要(试行)》和《福建省城市社区建设纲要(试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便使各项工作促进发展,各个部门围绕发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证发展。我要感谢常委同志,尤其是几位副书记在抓这几项任务时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省委与几大班子始终抓紧经济发展的后劲、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党的建设的活力,也是有力的证明和集中的体现,包括今年。

为了谋发展,必须认清福建的特点。感悟特点,才能更加热爱福建。我在厦门“9·8”投洽会上会见外宾时,在旅游工作会议的致信中,在香港福建节的讲话里,都从不同侧面讲了福建的特点。我仍感到不够完善。去年还想到几点。福建的特点,从来了就讲,讲到离任,也没有讲完。

02

为福建的老百姓,我尽责了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比较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我曾多次讲过,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最不容易的是城乡的普通老百姓。因此,我们“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作为座右铭。其道理简单,其意思明了,举过头顶就是高过自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高,心里就会想着老百姓,遇事就会关心老百姓,从政就会不脱离老百姓。每次下基层调研,我都要走家串户,多接触人民群众,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基层干部亲切交谈。

从2000年底到2003年初,所有的节日我都不敢离开福建,十分牵挂节假日的百姓生活和社会治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不过问、不强调就放心不下。假药品、假食品坑害百姓,打假要常抓不懈。多办大学、提高质量,既是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是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要多想发展需要人,多想学生父母心。我们一定要防止:不讲实情,不讲真话,说归说、做归做,承诺的不兑现,欺瞒百姓,欺骗百姓。我们千万要避免:不讲道理,不讲法律,强收暴敛,耍官僚主义,摆衙门架子,欺负百姓、欺压百姓。

每当台风正面登陆、遭受洪水袭击,我都到指挥部昼夜坐镇指挥。大的活动可以不参加,因为群众的生命财产比那更重要;领导来了可以不陪同,因为领导就是希望我们关心群众疾苦;身体不好可以不顾及,因为群众的利益高过我自己。

03

为福建的干部成长,我尽心了

追求公正,是我从小的梦想。参加工作后,我努力为此奔忙。远的且不讲。一到任,我就组织建立公正机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干部的希望,不断提出自己的主张:茶文化中体现了公正;在多数人中选人,让多数人选人;让敢抓敢管、埋头干活的老实人少吃点亏。对干部要严格要求,热情关心,实事求是,爱护保护。我表示并做到了,不要自己为了避嫌,该用的不用;也不要自己不满意,就不尊重群众的意愿和班子多数人的意见,搞一个人说了算。在省纪检会、组织工作会上又强调,我们在选人用人时就要努力做到:一要实事求是,谓之实;二要多问多思,谓之聪;三要公道正派,谓之正;四要刚直不阿,谓之硬;五要不营亲疏,谓之德。有的同志说:官场之风论不清,你的愿望太理想、太天真。我却不这样认为。只要我们相信党的领导、相信人民的力量,梦想一定能成真。为建立公正机制,我尽心了,哪怕是“杯水车薪”。

成为现实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对干部和事物,不看势头,看实际;不看来头,看真理;不看风头,看对否。对自己,关系多不去跑;上面熟不去找;资历深不去伸手要。倡导清风正气,实践清风正气,共同为之呐喊,齐心为之出力。发展,忧无策更忧有策不落实;风气,忧无心更忧有心不用到发展上。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保持用人的连续性,形成清风正气的氛围,为干部成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大批干部成长起来,能留下和拥有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反腐倡廉的、群众中有威望的干部,是对一把手和带头人的最好肯定。

福建,在困难的拼搏中,在沉痛的教训中,重塑了形象;在挑战的应对中,在竞争的互助中,凝聚了力量;在成就的喜悦中,在发展的进取中,振奋了精神。

之所以如此,原因多种多样,我以为:第一,实事求是是关键。我们讲得最多的是实事求是,在实际工作中差距最大的也是实事求是。最难做到的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也是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要有知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老百姓意愿。认识客观事物,认识发展规律,不盲从,不蛮干,不投机取巧使偏劲,要经得起现实和历史的检验。我调离后,由于时代的发展、实情的变化,改变和完善我当时主持制定的不再符合实际的东西,这本身就是实事求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天底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坚持实事求是要有勇气。敢于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求真求实,硬着头皮、顶着风险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要有人格。想自己就不敢实事求是,为自己就不能实事求是。跟风赶浪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对人对事,对上级对下级,都要实事求是,怕上级不爱听,怕影响自己进步,怕担责任,怕对自己没好处。所有这些,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利益。心底无私天地宽,不为自己敢坚持。施德政、讲原则、重情义,做人要坚持真理的。

第二,自己带头很要紧。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听招呼,跟着干,很重要的一条,班子团结奋斗,起带头作用。大家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我们多数同志是在艰苦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有责任感、有正义感,讲党性、讲良心。总想多为党工作,总想多为老百姓干事,同时,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习和工作比较刻苦,生活严于律己。我们不是只讲给别人听的,因为讲给别人听,自己是做不到的。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因为做给别人看,是不能够长期坚持的。这样干,我们心里踏实,心里坦然。

有的同志苦恼地跟我说,逐渐发现过去敬佩过、模仿过的上级,有的也是为了自己,为了小团体,言行不一,在心目中失去了榜样和偶像。我们大家要言行一致,一以贯之,不能让这些同志失望、伤心。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不少践行立党为公、表里如一的好领导,勤政廉政、出以公心的好同事。请相信,我们的党员、公务员中,有许多同志是值得部属尊重、信赖的。

有话就说,不憋在心里。有啥说啥,不隐瞒观点。这是我的性格特点和弱点。我虽然生病了,我还是那个一贯的我。至于我讲的对不对,好不好,可信不可信,则全由尊便。

第三,困难中建立的友谊最难忘。事非经过不知难。我是困难时到职的,我们是困难时相识的,困难时共事的。困难中大家对我的关心、帮助使我对在福建这段工作经历格外珍惜,对那些与我共事的同志更加难忘。

不会忘记,一起工作的几大班子的同志的团结和配合。面对困难,大家顾全大局,服从组织,没有怨言。我们共同经历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我们的努力在拼搏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若没有老同志的参与和努力,走出困境就是一句空谈。

不会忘记,市县和厅局长骨干们的理解和认同。大的决策他们都积极响应,努力执行。尤其是有段时间我发现,有的同志有意无意中总要顺便提到我,我明白他们的良苦用意。

不会忘记,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几年来,干的是难事,解的是难题,几次选举还能“所差无几”,选票多少我并不在意,也说明不了所有问题。有的同志说:你对得起老百姓。我回答:大家也善待了我。

不会忘记,港澳台侨的朋友们、国家各部委、闽籍院士、驻闽部队和在省里工作过的老领导对福建、对家乡的发展给予的支持和作出的贡献。

我对福建产生了深深的热恋,热爱福建的山山水水,热爱福建的风俗人情,热爱福建的军民团结,更热爱福建人“重友情、有同情心、有正义感”。我已调离了,福建。哪一次调动工作也不像这次,心情不是苦,不是甜,而是一种酸,有点像古代迁客骚人描述的那般:是泪洒江河之后、欲哭无泪的酸楚。因为我留恋福建的人,真想在福建再多干几年。

过去,我把自己理论的思考、实践的探索、知识的积累、多为老百姓干事的愿望,一股脑地用到福建的发展上。今后,我更加关注福建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拓宽三条战略通道,分三个层面和三个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早日实现。我更加关注福建的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广大干部的健康成长。总之,我的心与福建连在一起,关注每一项变化、关注每一天。我们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如果有一日台湾海峡起硝烟,如果身体有可能,如果工作有需要,我将请求与福建人民并肩战斗,为统一祖国作出新的贡献。

有些同志说没听够我的讲话,我不认为这是过高的评价。所以不作反驳,反而欣然默认。从1983年我到团中央工作以后,我有些非“正统”的话、不是“官方”的用语、容易被“别人”误解的直言,确实在一些干部中和百姓间流传,文责自负。这是多年形成的语言风格和个性特点,这是一种真心、真情、真诚的显现。并无意针对谁,也无意改变我。没听够不要紧,还有机会,因为省市有的领导已经向我发出了邀请,我也表示以后一定回福建休息疗养、学习取经、考察参观,那时我们会更加轻松自由地交谈。

谢谢同志们听取了或者阅读了我这篇发自内心的坦言、依依惜别的感言:我尽力了,福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附:

只留清风在人间——

记宋福德同志在福建二三事

作者 | 陆开锦

宋德福同志逝世后,党组织对其生平作了高度评价,不仅肯定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工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而且指出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他的清正廉洁,有口皆碑,堪为楷模。”“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群众和干部中具有很高的威信。”

下面,记述几件他在福建任省委书记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虽然是小事,但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其为官做人的品德与情操。让我们在追思中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吧。

01

稿费与抽烟

2002年8月19日,我和省委办公厅的几位同志收到了宋书记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有关他的稿费处理问题。

信中写道:

“送上最近一段时间的稿费1700元,请你们商量着处理,结果不用告诉我,全由你们。

过去,我都分给有关参与草拟和提供素材资料的同志,这样过于麻烦,我还得总想着这件事。这次,请转告《福建通讯》、《福建党建》等省内刊物,不要再给我发稿费,由他们自行处理,或捐给他们,在加班时买夜餐,以补爬格子之苦累。

另,发稿费、拿稿费都是应当的。因我多年如此,请不要给采取另外方式处理稿费的同志增加负担。”

于是,按照他的意思,我们就用这些稿费买了牛奶、饼干、快食面,放在办公厅综合处,以补大家爬格子之苦累了。

那年春节前夕,我们又收到了秘书转来的宋书记的几百元稿费。宋书记如此关爱我们,我们都很感动。因为宋书记会抽烟,我就与综合处的同志商量,用这些稿费买了一条香烟,作为过年的礼物“送”他,还写了一张纸条,让秘书转给他,以表达我们的心意。

宋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我抽了几十年的烟,烟友之间你一支我一支递来递去是常有的,但我从来没有收过别人完整的一包烟。这次,既然是你们的心意,又说是用我的稿费买的,那我就破例一次吧,但只能收一包,其余的你送给办公厅会抽烟的同志”。

一次下乡调研,途中停车休息,宋书记看到省委政研室一位同志递过来的香烟牌子与自己抽的一样,就微笑着问他多少钱买的。那位同志说了一个价格。宋书记听后说,我买的价格可比你的贵啊,你是从什么地方买的?那位同志说,我是从省烟草专卖局的门市部买的,你要买烟,我帮你到那里买,按那里的价格收你的钱,而且不会假。宋书记笑了笑拒绝了。后来,我从宋书记的警卫那里得知,从那以后,他的警卫也就到省烟草专卖局的门市部去买烟了。宋书记知道后,也没说什么。

按现在官场的习惯做法,领导下乡,当地接待部门经常会在房间摆上一两包香烟,但我从来没有看到宋书记把它们打开过。他抽的烟都是用自己钱从市场上买的。

02

两次破例喝酒

宋书记会抽烟,却不喝酒。但有两次,我看到他例外地喝了酒。

一次是与利用外资有关。宋书记2000年底到福建任职时,由于爆发了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那几年,全省利用外资一直徘徊在40亿美元左右,在全国的位次有所下降。利用外资上不来,对福建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而且也影响福建的对外形象。其中对全省利用外资举足轻重的泉州和厦门,2001年利用外资都在8亿美元左右。

为了尽快把利用外资工作搞上去,2001年8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利用外资工作会议,宋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接着他又到沿海几个市作专题调研。在泉州和厦门两市吃饭时,当地领导要敬他酒,他就对他们说,您们知道我滴酒不沾,但如果你们利用外资上得去,比去年每增长1亿美元,我就喝一杯酒。那年年底统计,由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了3亿多,其中泉州和厦门作出了较大贡献。宋书记兑现了喝酒的承诺,虽然用的是最小的杯子。

记忆中还有一次喝酒是敬张廷发老首长。2003年2月底,80多岁的原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回到家乡福建沙县。宋书记在崎岖的山道上驱车4个小时从福州赶到沙县(当时不通高速公路)拜访,恭恭敬敬陪老首长喝了一杯酒。事后我们才知道,宋书记那时身体实际已经有状况了。还不到一个月,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会议一结束,就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有回到他热爱的工作岗位。

那次,我们和他谈起喝酒的事,他就给我们讲了他在军队的经历:他1965年入伍,是从海岛雷达站的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起来的,1972年后任空军政治部组织部处长、总政组织部副部长,再到1983年后任团中央书记,1993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之后,他的关系才正式转入地方。因为是从部队成长起来的,是部队锻炼和培养了他。他说,我这辈子养成了不喝酒的习惯,但对空军的老首长,我肯定是要敬杯酒的。我对军队有着难分难舍的情结,与军人有着深深的情缘。这让我想起了宋书记刚到福建时,专门交代我们,别忘了给他订一份《解放军报》。

他与军队的这种特殊情结,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没有了结。早在1993年离开团中央书记岗位时,他在《我走了,共青团》一文中就写道:“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比你们当中有的人先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相信一定会有同志还记得团中央机关有过那么一位老团干,赶着去看一眼。不过,我不要眼泪,不要花圈,不要大的场面,只希望穿上军装,盖上一面团旗,再把一条红领巾系在胸前。”

临终前,他又向前来探望的中央领导提出这个要求。按规定,作为一个已经离开军旅生涯多年,经历过团中央书记、人事部部长、福建省委书记等岗位的国家公务员来说,去世的时候是不能穿军装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宋德福同志从来不向组织讲任何条件。这是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对于他这个临终提出的要求,组织上经过反复研究,最后经中央高层领导批准,他终于实现了穿上军装、系上红领巾离开人世的愿望。就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对自己曾经做为一名军人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极为深厚的感情。组织上这么理解他,宋书记九泉有知,我想他一定会说一声“理解万岁”,并为此感到深深的欣慰。

03

西装与补贴

2002年11月,宋书记率福建省代表团出访香港。这是他任职福建期间唯一的一次出访。在港几天时间,他拜访了以董建华先生为特首的特区政府,广泛接触在港闽籍乡亲,参加首次在香港举办的“福建节”活动,并在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闽港经济合作论坛以及驻港外国商会暨企业晚宴上发表演讲。他特有的气质和风度,他生动的演讲,在港引起轰动,访问取得巨大成功。

出访之前,省政府一位领导看见宋书记的西装比较旧了,就提议并带他去福州津泰路一家香港品牌的西装店量身定做两套西装。

他原以为,两套西装差不多也就四五千元吧,没想到最后花了他七八千元,让他心疼得要命。事后,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没想到这么贵,几乎花了我两个月的工资,要知道这么贵,做一件就好了。听了他的话,我们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一个堂堂的省委书记、近二十年的省部级领导,为出访花几千元做两套衣服,竟如此心疼。联想到一些其它的情况,我们真的是无限感慨。我们只好对他说,值得值得,比书记原先穿的那套帅多了。

从香港回来后,按财务规定,每个人都有一点出差补贴。当工作人员把补贴交给他时,他交待秘书一定要把补贴退掉,说:“这次出访香港,我个人没花什么钱,我不应该拿这补贴。”工作人员解释这是按财务规定拿的,而且从财务部门领出来后也不好退了。他说:“我不管,你们想办法把我的退了。其他同志按财务规定处理。”

宋书记生活俭朴、廉洁奉公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按规定像他这样级别的领导,家里可以配一名公务员、一名炊事员,但他从来不要,就是在生病治疗期间,也是这样。家里卫生包括洗衣服等,都是自己利用周末与警卫员、司机一起做。秘书本来也可以配两个,但他只要一个。平时在食堂吃饭,他也都按标准交纳伙食费。

宋书记不仅严于律已,而且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他夫人金萍从北京到福州和他团聚,为了节省,几次都是坐火车来;去厦门看看,也是自己买票坐大巴,自己掏钱住普通的宾馆。唯一的儿子结婚,他不让办酒席,连女方也不能办,担心别人利用这个机会送红包。包括兄弟姐妹在内,宋书记一家人没有一个经商的。在福建工作期间,除公务之外,他的秘书从来没有与别人出去吃过一餐饭。可以肯定地说,宋书记一辈子,包括在最后病重住院期间,他没有收过别人一分钱!正像他在一篇文章中写的:“我敢保证一点,我没有以权谋私。”

市场经济的浪潮,排山倒海般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冲击着我们的内心。有时,我们也会同宋书记谈起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官场上一些潜规则,谈起诸如“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等等新民谣时,他说,这个世界已经变了,这我心里很明白,我也不是刻板的人。但我一辈子培养形成的信念,我不愿再改变了。人总要有点精神。要想做一个好党员,做个男子汉,总要有所坚守,有所舍弃。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宋书记之难得,正在于作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严以律己,刚正不阿。正因为这样,他在《我尽力了,福建》文章中(上文),才可以向所有的人坦言:为福建的发展,我尽职了;为福建的老百姓,我尽责了;为福建的干部成长,我尽心了;我无愧、无悔、无怨。我用言行来证明:我是共产党员。

我是共产党员——多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啊。

每一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都有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但他们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我们党内,虽然还有腐败现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也真切的看到,还是有许许多多毕生立党为公、言行一致的好领导,有许许多多严于律已、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好党员。宋书记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们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脊梁,是我们民族和社会的希望。他们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信赖和敬重,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宋书记走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