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7月10日,在昌邑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夏粮高产竞赛颁奖仪式上,卜庄镇增信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省专家组实打测产平均亩产818.9公斤的高产量,夺取夏粮高产竞赛冠军。根据农情调度,今年昌邑市夏粮收获面积86.8万亩,小麦理论测产亩产503公斤,同比增长8%,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连续14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政策奖励。粮食增产的奥秘何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种高覆盖率使主要农作物具备了强大的增产基因

“公司的展示基地今年展示小麦新品种50余个,大面积示范品种6个,展示的济麦38、济麦60(旱作)、马兰1号、鲁研196、济麦55等将成为今年秋种重点推广的品种。”潍坊望家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召强介绍。作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首批省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该公司承担着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管理总站小麦、玉米新品种在昌邑的展示评价工作,每年展示示范小麦、玉米品种150余个。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把良种的引进推广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之义,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选育适应北部盐碱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制定印发主要农作物良种统一供种实施方案,引导各类种植主体规模化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品种;充分发挥种业生产经营龙头企业主体作用,与镇街、村庄或农户签订供种协议,大面积推广抗病强、品质优、产量高的小麦、玉米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为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机制新技术新模式使粮食增产有了更多科技支撑

在昌邑市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一群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他们认真查看庄稼长势,传授给农民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技术,让带着疑问来的农民满意而归。

粮食生产,农民是“主角”。培育一批讲科学、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粮食丰产增产也就有了源头活水。“特别感谢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技能培训,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生产技术。”在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班上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都昌街道种粮大户李强感慨道。

北孟镇北孟二村农民培训的重点是玉米密植高产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青阜村农民培训班培训的重点是盐碱地压碱、小麦高产种植技术……昌邑市每年组织市、县、乡多层次的高素质农民培训20余场次,农科院的专家、大学的教授与农民面对面、背靠背,课本上的理论、实验室的成果真真切切变成了农民实用生产技术。

从2018年开始,昌邑市共培训农民3200多人次,这些培训学员中涌现出大批种粮高手、技术专家、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夺取夏粮高产竞赛冠军的卜庄镇增信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增信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昌邑开展“千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农业农村局整合植保、农技、土肥、种子等技术人员下沉一线,集成推广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促使粮食单产大面积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粮食稳产增产有了更多坚实屏障

2023年,昌邑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5600余万元,配套建设泵站35座,埋设管道2.7千米,衬砌、维修输水管道7.8千米,建设墒情、苗情、虫害等监测系统15套,北部受益农田3.1万亩。修路架桥、打井通电、铺管通渠,既有传统的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又有物联网、AI技术等数字科技的赋能加持。近几年,昌邑市共投资8.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3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67%,农田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的基础,粮食产量平均提高10%以上。

各镇街也加大了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投入,卜庄镇投资1.01亿元建设“引胶入漩”工程,将胶莱河的下泄水引入漩河,利用漩河干流、支流和灌区将淡水引入大田,北部8万亩盐碱地变成了丰产田。柳疃镇探索“长藤结瓜”模式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1亿元实施潍河引水、群井汇流和海绵村庄工程,铺设灌溉管道51公里,修建蓄水库35个,综合蓄水能力达到600万立方米,解决了缺灌溉用水的最大“瓶颈”。

“作为产粮大县,我们始终把粮食生产紧紧抓在手上,聚力融合宣传引导、政策倾斜、良种引进、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粮食稳产、高产、增产创造条件,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说。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