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红色火焰瞬间笼罩大铁锅底部,下沙大盆菜非遗传承人黄锦祥和妻子刘爱兴在祥兴隆的厨房开始了一场“教学”,他们这次的“学徒”是来自福田区外国语学校(景秀)的六位学生。对于黄锦祥夫妇来说,这也是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福田少年行”之“科创少年调研团”的小分组,为了深入调研下沙盆菜福田区外国语学校(景秀)的六位学生做足功课,前期不仅在线上收集了相关资料,线下在刘爱兴的讲解下,参观了下沙博物馆,站在整个村落的发展历史去深入了解“这盆菜”的前世今生。

一盆菜流传着800年历史

福田学子走进博物馆从村落文化开始了解大盆菜

这道大盆菜,夹杂着时间与记忆的味道。刘爱兴讲起那一段古老传说——南宋末年,宋少帝赵昺及其残军沿海道一路南逃,最后来到下沙及现香港新界一带,时已半夜,又逢大雨,一行人饥寒交迫。村民们闻讯,纷纷拿出自家的食物,一齐倒在一口大军锅里,供宋军充饥。一盆盆百家菜,香气四溢,令饥肠辘辘的宋军饱餐一顿。

“所以这道菜其实教会我们的是团结和奉献。”常年说粤语的刘爱兴,并不利索地说着普通话,只希望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传承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现在每逢祭祖、结婚、入伙及丰收年等重大喜庆和传统节日都举行“大盆菜”宴,特别是在元宵佳节,下沙父老乡亲与海外的宗亲同吃团圆的“大盆菜”,也成为延续已久的民俗。下沙大盆菜还在2002年2月24日设宴三千八百桌,创造了民间宴会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下沙祭祖习俗和大盆菜合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传承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们边感叹和流连于下沙大盆菜的发展,边走出博物馆,没一会儿就到了现如今的传承之地——祥兴隆,这段路像是一下子就走完了下沙大盆菜的800多年历史。

福田学子接过锅铲变“大厨”

将设计互动小程序传播大盆菜制作过程

一进门,黄锦祥早早就准备好食材等着了,桌子上摆着萝卜、芽菇、支竹、冬菇、油豆腐、鱿鱼、木耳、猪肉皮、门鳝干、五花肉、蚝、鲜鳝鱼、鸭肉等十四种主料。“这些是传统大盆菜的主料,都是以前我们当地易得且有寓意的食材。”黄锦祥介绍道,并在学生们的追问下,一一道出其中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厨房,黄锦祥夫妇有条不紊分工开始制作,还时不时将锅铲递给学生体验当“大厨”的感觉。“这个是什么呢?”“这个步骤叫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做?”……福外景秀的同学们积极发问,边围观边学习。6个人有明确分工,有人拍摄、有人记录、有人打下手,生怕漏掉哪一个细节,同时各自在脑海里不断思考最终如何用小程序呈现,为后续落实想法做好充足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摸一小时的时间,黄锦祥夫妇分别采用煮、炸、煎、焖、烧等方法,根据制作工序加以及姜、葱、蒜、南乳、炸粉、大小茴、生抽、糖、蚝油、猪油、花生油等辅料加工好了十四道主料。加工好的主料按照口味分类摆放好后,就到了大盆菜最为有看点的摆盆环节,只见黄锦祥拿出一个装有过筛的大盆,招呼着同学们一起参与到此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盆菜摆盆颇有讲究——以萝卜作为第一层铺底,一层层往上铺叠蚝、鸡、鸭、炸鳝干、鱿鱼、支竹、油豆腐、干猪肉皮、香菇、木耳、五花肉、鲜鳝鱼等,一层一道菜,一菜一种味道,大盆菜就制作完成了。萝卜寓意“好彩头”置于底层,容易吸收汤汁;依次向上是象征“知足常乐”的支竹、“珠圆玉润”的油豆腐和“东成西就”的焖冬菇;生蚝由于谐音“发财好事”,也是必须呈现的菜式;越是上层菜式越是金贵豪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大盆菜的起源故事、制作过程、摆盆寓意等,在带队老师杨惠雅、黄启峰的带领和指导下,福外景秀的6位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高效地拟定了小程序开发思路。作为主要执行负责人,王泽瑞介绍,他们将会制作一款简单的互动小程序,以下沙大盆菜的起源作为故事情节切入,通过互动介绍下沙大盆菜的制作方式,最后呈现下沙大盆菜的摆盆。

对于初中生用小程序去传播下沙大盆菜,黄锦祥和刘爱兴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对于这群学生他们很有信心,刘爱兴表示:“他们很聪明,希望他们把大盆菜介绍出去,给更多人知道!”不善言辞的黄锦祥则一直慈祥地笑着点头。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