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1.2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之下,中国外贸数据表现依旧亮眼。外贸为什么能取得这样超预期的成绩?接下来还有哪些机遇或挑战?

7月16日,观察者网举办2024年第二期“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从内生优势和外需两方面做出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

连平指出,从内部来看,我们的一些内生优势在不断提升。比如,全产业链的优势使得我国的供给能力、风控能力都有明显的提升,中高端商品的制造水平不断提升,附加价值不断增加,结构也在不断改善。另外,跨境电商近几年增长也比较快,出口方式持续创新,同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也对出口产生了积极效应。

外需也在温和复苏。连平观察到,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态势比较明显,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相对较快一些——对中东、“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增速明显在加快的。就连美国也处于补库存的阶段,它对进口的需求也在增长。

不过对于未来出口的前景,连平提醒说,“我们确实需要认真加以对待”,当前的态势很可能在未来某个阶段发生明显改变。

他举例称,若特朗普当选美国下一任总统,完全可能会通过加征高额关税等举措来对付中国,这对我们的负面效应是比较明显的。

至于美国现在搞出的“中国产能过剩论”,连平认为其“醉翁之意”还不完全在于美国要针对中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号召全球相关经济体对中国采取措施。最近和中国关系还可以的印度尼西亚就已采取了相关措施,“我估计未来还会有”。

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连平建议,一方面,要继续培养内生优势,在商品结构附加值上创新,尤其是将技术进步与新质生产力相结合,不断培育出口优势,抗住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另一方面,既要争取扩大合作面,同时又要与打压中国的行为作斗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