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易初,原名谢进强,生于澄海区外砂镇蓬中村。小时曾读过几年书,青少年时就喜爱农艺,善育草菇,人称“草菇佬”。1922年时,他只身到泰国谋生,在友人的帮助下开办一间小店——正大庄菜籽行,出售家乡菜籽,从此踏上了创业的征途。靠“坚持以农为本”的经营要诀,他的正大集团除在泰国迅速发展外,上世纪70年代在香港创办两家公司,在美国创办3家,在台湾开设5家,在新加坡、中东等地也开设了若干家分支机构。至1980年,该集国已拥有41家分公司,谢易初成了泰国称雄一方的“种籽大王”。
1950年4月15日,澄海县举行首届人民代表会议。谢易初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光荣地出席了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
这是谢易初人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到1966年他离开家乡,16年漫长的岁月——正是他的有为之年。就在这段珍贵的日子里,他为家乡的园艺科研事业和潮汕以至东南亚地区的农业良种化作出无私的奉献,先后对蔬菜、瓜果、禽畜、粮食四大类的不少品种进行改良,培育出许多享誉国内外优秀良种。
“易初先生给人、给社会的,总是很多很多;而有求于人、于社会的却是很少很少。”这是他的同事们给他的评价。因为人们都知道,他自踏进农场的第一天,到离开农场的最后一天,无论是当技术员,还是后来担任副场长;无论到广东省米丘林学习班攻读,还是进武汉农学院深造,他从来不领国家一分钱工资与补贴,连办公用的桌子,也是自己购置的。但是,对于科学事业,谢易初一向孜孜不倦,刻苦追求,永不满足,全力以赴!
1952年春末的一天,谢易初带着一封澄海县人民政府聘请他为国营农场技术员的聘任书来到了农场,随身的只是一个简便的铺盖和一袋珍藏于家中的蔬菜种籽。他把这些东西一放下,二话不说,就径往地里去了。
那时,澄海农场是个刚成立不久的小场,设在冠山的神山周围一带,只有140多亩地(含开荒地计算也只有150多亩)。场长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干部,他在新中国成立前搞过地下工作,也善于做统战工作。谢易初后来住在场部——冠山石佛寺(即神山古庵)的一间禅房,就和他同居于一个院子里。他们俩基于对农艺事业的共同志趣,对祖国家乡的热爱,朝夕不离,谈得来,合作得很好,很快便结成了农业科研战线上的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次,谢易初正在为农场匮乏良种担忧。他找场长谈心,提出让其夫人从泰国带来“正大”优秀品种的想法,场长听了十分高兴,连声说好。谢易初立即给夫人写信。他夫人接到信后,亲自往“正大庄”挑选一批菜籽和100棵柚木苗,便动身启程回国。
农场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从地方国营澄海农场,到县示范农场、到白沙农场;从冠山、埔美,到白沙埔;农场每换一次招牌,每搬迁一个地方,就前进一步;每前进一步,都有谢易初洒下的辛勤血汗和留下的足迹。每当农场出现困难,谢易初总是竭诚地伸出援助之手,尽管那个时候,谢易初自己的经济并不十分充裕,但他还是尽力而为。例如,在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禁运的上世纪50年代中,他利用泰国“正大庄”设法进口了一批又一批的良种和用于检测的科学仪器。尤其值得称道的,还是他对园艺科研成果的重大贡献。
自1952年起,谢易初先后任国营澄海农场技术员、副场长,国营白沙原种场副场长;澄海县侨联主席、全国侨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1966年重赴泰国,谢易初仍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先后捐建澄海县华侨医院、华侨中学部分建筑等。
谢易初先生是一位胸怀鸿鹄、卓有远见的著名爱国华侨、园艺家和实业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振兴实业,造福人类”是他一生孜孜追求的光辉主题。其子中民、国民等人从小深受父亲爱国爱乡思想影响,汕头经济特区创办之初,谢国民先生曾多次来汕考察,并将自己在国外的生产企业迁徙或改置在汕头,有力地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
谢易初先生一生的主要贡献,正如《澄海县易初展览馆》所概括的那样,一方面,作为园艺家的谢易初先生,他怀着对科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故土的拳拳之心,同他的亲友、同事和同志在一起,运用驯化、杂交和系统选择等手段,成功地培育了蔬菜、瓜果、家禽和粮食四大品系的一批优良品种,为澄海以至潮汕地区的农业良种化,为我国和东南亚的农业技术交流与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来源:汕头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