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帅哥美女众多的演艺圈中,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杜德夫的长相都算不上是出众的类型,可他却凭借着精湛的演技,超好的观众缘,受到了无数观众和粉丝的喜爱。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塑造了很多让人难忘的角色,尤其是在经典影片《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侯大章”一角,给无数观众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技精湛的杜德夫,入行后一直兢兢业业,用心的刻画每一个角色,力求给观众呈现出最好的表演,成为了银幕上的黄金绿叶,衬托着一个又一个主角。

对表演无比热爱和执着的这一位好演员,甚至还为拍戏付出了生命,在片场晕倒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杜德夫原名杜德溥,1918年出生于陕西咸阳,他在渭城区北杜街道的一个普通家庭中长大。

他从小性格活泼,经常跟着小伙伴穿梭在咸阳的街道小巷,每天过得无忧无虑。

随着慢慢长大,他开始读书识字,喜欢看各种书籍,成绩虽然算不上绝佳,但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毕业后,杜德夫考上了西安省立二中,这是一所重点中学,可见他的成绩并不差。

中学期间,杜德夫偶然接触了表演艺术,他仿佛看见了新大陆一样,被这门艺术给深深吸引。

只可惜,那时候的他要忙着学业,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5月,迷上表演艺术的杜德夫,参加了西北青年文艺工作者协会旅行剧团,开始登台演出。

演绎天赋非常高的他,在剧团前辈的指引下,迅速掌握了各种表演要领,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在剧团稳定下来后,他经常跟着剧团到处演出,陆续参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察东之夜》、《浮尸》等剧目,频繁的演出,让他把演技磨练得越来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旅行剧团发展了一段时间后,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为将来的演艺生涯做准备,杜德夫决定进入专业的院校进修。

二、

1938年,杜德夫离开当时所在的剧团,赶赴延安,进入了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

在学院学习期间,杜德夫受到党的感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杜德夫的努力下,他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从鲁迅艺术学院毕业,毕业后进入了鲁艺实验剧团,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

值得一说的是,他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电影演员,为我国电影行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当然了,那时候的他,并不知道未来的发展会如何,他只知道,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出,不让观众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鲁艺实验剧团发展期间,杜德夫跟着剧团奔波在各地演出,参演了很多经典的剧目。

直到1945年9月,他跟随东北干部团第八中队奔赴东北,去到了辽宁沈阳,这支中队被改编为东北文工一团,他自然而然的成为该剧团的一员,他这才离开了鲁艺实验剧团。

1948年9月,在东北文工一团发展了三年的杜德夫,由于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不错,他跟随所在的剧团调入了东北电影制片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东影厂后,杜德夫终于不再局限于话剧舞台,开始涉足电影行业,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

三、

1949年,杜德夫参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该片由东影厂摄制,王滨执导,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于洋等人主演,讲述了东北铁路工人克服一切困难,成功抢修松花江铁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桥》这部影片中,杜德夫扮演的是老工人“席卜祥”一角,戏份并不多,但他却非常用心的刻画这个角色。

在拍摄该片的过程中,无论是他对表演的热爱和认真,又或者是工作的敬业态度,都让剧组中的其他演员无比敬佩。

在片中和他合作的于洋、陈强等老演员,都纷纷夸赞他人品好,演技也没得说,他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拍完《桥》这部作品没多久,杜德夫又拍摄了《中华儿女》这部影片。

在这部影片中,他扮演的是一名老农民,和演员于洋再次合作,将农民朴素、乐于助人的形象刻画得非常到位。

再次和杜德夫合作的于洋,依旧被他的敬业精神和演技给折服,对他赞不绝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连凭借《桥》和《中华儿女》两部作品在演艺圈崭露头角后,杜德夫顺利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拍摄的影片由于雨后春笋一般疯狂涌现。

四、

1950年,杜德夫的事业迎来了快速上升阶段,不愁戏拍的他,接连拍摄了《赵一曼》、《钢铁战士》、《人民的战士》、《辽远的乡村》、《内蒙人民的胜利》等经典影片。

戏约不断的杜德夫,尽管大多数时候扮演的都是配角,甘愿成为其他演员的绿叶,可他扮演的很多角色都深受观众的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杜德夫参演了东影厂出品的《葡萄熟了的时候》,和之前扮演的配角不同,在这部作品中,他饰演的是男一号“丁老贵”。

在刻画这个角色时,他把角色固执、认死理的一面刻画得非常形象,影片热映后,让他得到了不少同行的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他参演了经典影片《沙家店粮站》,和张莹、浦克、张平等知名演员合作。

在这部影片中,他扮演的是民兵“石永公”一角,是片中的主要角色之一。

几位实力派演员在片中的精彩对手戏,让不少观众直呼过瘾,影片上映后,杜德夫再次受到了不少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杜德夫前面参演了不少好作品,很多角色都让人难忘,但要说他最据代表性的角色是哪一个,那还得是他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侯大章”这个角色。

五、

1955年,杜德夫参演了长影厂摄制的《平原游击队》这部影片,这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影片,由苏里、武兆堤两位导演联合执导,郭振清、方化、张莹等人主演。

该片讲述了1943年秋天,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和日军周旋的任务后,凭借着机智、巧妙的计策,成功克敌制胜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平原游击队》中,杜德夫扮演的是“侯大章”一角,是一名游击队员。

尽管他并不是男一号,可他在片中的戏份并不少,一出场就紧紧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

在片中,他塑造了很多让人难忘的经典画面,例如扮演伙夫混入敌人炮楼,给伪军“上课”的一幕,又比如在和敌人周旋时,大声称自己是“李向阳”震慑敌人,以及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将伪军全部掌控,一把火烧了敌人炮楼的一幕等等。

可以说,在《平原游击队》这部影片中,杜德夫的表现一点也不比主角郭振清差,该片热映后,他圈粉了无数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意外的是,凭借《平原游击队》这部影片爆红后,杜德夫并没有趁热打铁的发展事业,而是选择了提升自己。

1955年,他进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干部进修班,期间很少拍戏,一直在安心学习。

1957年,从中戏毕业后,他被调离长影厂,进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也就是现在的国家话剧院。

1959年,在中央实验歌剧院话剧院发展了两年时间后,杜德夫又被调到了北京电影制片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北影厂后,一直忙着学习和频繁被调岗的杜德夫,演艺事业终于又有了起色。

北影厂的力捧下,他陆续参演了不少影片,接连又刻画了不少让人难忘的好角色。

从《粮食》中的农民“老好子”到《青春之歌》中的“王老增”,再到《水上春秋》中的看门人“老王”,《革命家庭》中的地下工作者“老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的药店党支书等等。

无论是这些作品还是杜德夫扮演的角色,都深受观众的好评,得到了大批观众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5年,在北影厂发展了几年时间后,杜德夫再次被调离,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长影厂,也就是曾经的东影厂。

只可惜,回到长影厂后,他的演艺事业发展得并不顺利,但原因并不在他的身上。

六、

1966年,杜德夫被调回长影厂的第二年,他的演艺事业遭遇瓶颈,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他的演艺事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76年,他拍摄了长影厂的《锁龙湖》这部影片,在片中刻画老农民“黄满囤”,这才回到了大众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艺事业回到正轨后,杜德夫继续活跃在演艺圈,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他接连拍摄了《北斗》系列、《花开花落》等作品。

让人没想到的是,好不容易看到他回到大众的视野,可以继续看到他刻画的好角色,可他却突然匆忙的告别了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杜德夫正在拍摄《不该发生的故事》这部影片,当天他如往常一样,到剧组拍摄属于他的戏份。

在拍摄的过程中,杜德夫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晕倒在片场,现场的工作人员见状,连忙停止拍摄,第一时间将他送去医院。

遗憾的是,在片场晕倒的杜德夫,再也没能醒过来,不治身亡的他,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享年仅65岁。

正如同他当时拍摄的电影名字《不该发生的故事》一样,本来不该发生的事情,突然发生在他的身上,让人感到无比唏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杜德夫的离世,圈内很多人得知消息后,都为他感到惋惜和悲痛,很多人都表达了对他的不舍。

尤其是那些曾经和他合作过多次的老戏骨,那些被他的敬业精神和精湛演技折服的同行,都对他的突然离开感到难以置信。

只可惜,无论大家再怎么不舍和难过,随着杜德夫的离开,这一切都成了不可改变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荏苒,2024年,距离杜德夫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41年,由于他生前塑造了太多经典的角色,尤其是在《平原游击队》中扮演的侯大章一角,至今让人难忘。

时至今日,依旧有很多影迷和观众记得他,不少同行晚辈更是把他当做标杆,在演艺圈中用心打拼。

能够在离开这么多年还被大众记住,被同行认可,相信杜德夫要是在天有灵,他也足以欣慰了。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