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一个很复杂的人,连他自己都承认,自己有很多缺点。

比如在1936年11月10日的日记中,蒋介石就总结了自己的八个缺点,是这样写的:

“甲、用人未及科学方法,并无绵密计划;乙、用人专用其才,而不计其德,不能察言知言;丙、缺乏汇聚功能,部属中自生矛盾与冲突;丁、本人冲动性大,继续性少,手令多而变更性繁,此乃思虑不周,行动轻率之过也;戊、感情常胜于理智;己、不注重提纲挈领,细事操劳过多;庚、长于应变,短于处常,用人行政皆于临急关心;辛、各部机关未能调整充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非常喜欢写日记,从1927年开始,几乎每天笔耕不辍,而且还勇于剖析自己,并不遮遮掩掩,所以,他的日记还是很有可信度的。

比如他这次总结的八个缺点,就总结得很形象,也很到位。

先来看前三个,是关于“用人”方面的。

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是有重合的,“用人未及科学方法,并无绵密计划”,“缺乏汇聚功能,部属中自生矛盾与冲突”,前一个是因,后一个是果。

蒋介石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得意的时候踌躇满志、舍我其谁,失意的时候又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这自然也导致了他在用人上的随意性、偏激性,重用你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即使违法犯罪都能原谅,而一旦不喜欢你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蒋介石手下做事的人,经常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如何揣摩蒋介石的心理,只能勾心斗角,排斥对手,以取得蒋介石的信任。

陈立夫曾经说:“蒋公不嗜杀人,而好使部下力量对立(如党与团、政校与干校等等),虽双方均对蒋公拥护,终至力量抵消,效率低落,非良策也。”

至于第二个“用人专用其才,而不计其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蒋介石个人来看,他本人其实就是“有才无德”的人,看看他在年轻时写的日记就知道了,混赌场、逛青楼、加入黑帮,什么事都干过,所以,他对道德的要求是很低的,只要你有才,能为我所用就行了。

从历史的方面来看,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开国君主通用的办法,打天下的时候,看重的是“才”,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能取得胜利就行了,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就要注重“德”了,正所谓“以才赢天下,以德治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第四、第五、第六,是关于蒋介石在“处事”方面的缺点。

其中,第四个和第六个也是一样的道理,“本人冲动性大,继续性少,手令多而变更性繁,此乃思虑不周,行动轻率之过也”,“不注重提纲挈领,细事操劳过多”。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之前专门介绍过,蒋介石这个人想得太多,恨不得把所有事务都一把抓,结果越抓越乱,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

比如在淞沪会战时,张发奎要调动一个炮兵连,却发现这个炮兵连失踪了,急忙打电话问下面的集团军司令,结果集团军司令也不知道,又问下面的军部、师部、团部,结果也都不知道这个炮兵连去了哪里。

事后张发奎才知道,原来是蒋介石越过战区、集团军、军、师、团等一系列指挥部,把这个炮兵连调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比如长沙会战时,薛岳本来已经制定好了作战方案,但是,蒋介石却不放心,又亲自制定了一个方案,结果遭到了失败,让薛岳欲哭无泪。

后来,薛岳干脆把指挥部搬到了大山里,以信号不好为由,拒绝接听蒋介石的电话,这才有了长沙大捷。

国民政府军令部长徐永昌曾经委婉地批评说:“军长不听集团军司令命令,师长不听军长命令,皆因委员长好直接与下级者通声气之弊病所致,稍有所谓多线式系统之讥。按今日国家情形,委员长实不需再致力于下级将官之笼络也。”

从蒋介石写的日记来看,他对自己的这个缺点还是心知肚明的,说自己“手令多而变更性繁”、“细事操劳过多”,而且,他对自己这个缺点也是持否定态度的,说“此乃思虑不周,行动轻率之过也”。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蒋的这个缺点一直到他被赶出大陆都没有改过来,国民党军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蒋介石干涉太多造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第五个缺点,“感情常胜于理智”,也是一个道理,蒋介石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坏处,但是,他的感情还是常常战胜理智,让他不得不这么做,最终一败涂地。

还有最后两个,说的是蒋介石在“行政”方面的缺点。

其实,这两个缺点跟前面几个也都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蒋介石性情急躁、急于求成的性格。

周恩来曾经评价蒋介石,说他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说的就是蒋介石的这个缺点,在具体的战术方面很有一套,但是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用蒋介石的话来说,就是“长于应变,短于处常,用人行政皆于临急关心”,结果,就造成了“各部机关未能调整充实”的局面。

这就是蒋介石对自己的剖析,其实他什么都知道,但就是改不了,这也决定了他后来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蒋介石的这些性格,有历史学家总结说:“他的少年时光,大部分是在母亲和外祖母陪伴下度过的,其性格中难免养成某些女性化倾向,如阴柔、脆弱、敏感、细致、多愁、多疑、爱整洁、爱操劳细事等。”

这个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非绝对,比如周总理,同样是在三位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的,但周总理的性格却是大公无私、大爱无疆、胸怀天下、无所不包,与蒋介石截然不同。

说到底,成长环境固然很重要,但一个人天生的品质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后天很难改变的。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蒋介石日记》《抗日战争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