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中哈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以下简称“分校”)正式揭牌成立。7月8日,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哈教育领域合作的新里程碑,分校将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各界共同携手,为创造中哈与中亚美好未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中哈携手共赴美好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语言大学和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大学于2023年12月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短短数月内,两校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截至今年7月,分校正式落成。请您介绍一下该分校的筹建经过。
段鹏: 分校是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中亚峰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机制和框架下,在中哈两国高层关心下,在两国教育部、使馆等多方支持下,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阿斯塔纳国际大学共同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的第一所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中国大学海外分校。
2023年9月,我在哈萨克斯坦访问,见到了哈萨克斯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部长努尔别克、阿斯塔纳国际大学校长伊尔萨利耶夫教授,有了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分校的想法。2023年10月,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访问北京语言大学时,听到这一想法后,表达了高度赞赏。12月,两校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2024年3月完成最后协议签署;7月,分校正式揭牌。目前,我们已做好准备,迎接今年9月第一批约100名学生的到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分校的建立是中哈友谊的见证,也是两国高等教育密切合作交流的标志。在揭牌仪式现场,有哪些细节令您印象深刻?
段鹏: 7月3日下午,两位部长怀进鹏、努尔别克一起考察分校,观摩了分校课堂,考察了教材规划、使用及评估等有关情况,共同见证了北语师生设计制作、象征两国友谊的“棠棣”亭揭幕。
这座仿中国清代建筑的“棠棣”亭,其名字取自《诗经·棠棣》,以形容兄弟情义的“棠棣之华”,比喻中哈两国友谊。亭子两侧楹联“山川异域稽古有获,风月同天润物无声”,寄语学生葆有博古厚今的情怀,期望教师关爱学生;“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达了中哈两国的历史渊源,两国人民和谐共处、携手同行奔赴未来的美好愿景。
此次同期抵哈的还有上千种中英文书籍,包括英哈、英俄对照的中文教材等,其中部分外文书籍来自我校出版社北美分社,受到哈萨克斯坦师生的欢迎。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进一步谈谈分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规划。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段鹏: 哈方提供办学硬件设施和后勤保障,中方提供师资和课程。分校以开展本硕博全链条学历教育为主要任务,初步开设汉语言(经贸方向)和国际中文教育两个本科项目,同时开展汉语水平考试(HSK)语言培训等非学历短期课程。
北京语言大学为分校配备了先进的视听说教室,安装了自主研发的“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3.0版”。该系统构建了融合语言教学静态内容与学情、教情等动态信息的国际中文知识图谱,可有效帮助学生以中文学习为桥梁,深入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此外,周边国家如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邻国学生可以凭高考成绩,在汉语零基础的情况下,先读一年预科,然后正式进入分校学习。学生最后可以取得中国教育部承认的北京语言大学学历和学位。这对中亚国家的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目前,哈萨克斯坦高考刚结束,我们接到了络绎不绝的咨询电话,有很多学生想要报考分校。
未来,北京主校区和分校之间可以加强互动。例如,分校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到北京主校区深造,或者交换学分,以获得学分认可。主校区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到分校做实习教师、助教等。我们计划在未来5年,将分校打造成具备本硕博学制、可辐射整个中亚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分校。
加快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语言大学是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中国留学时的母校。托卡耶夫曾多次提到,非常怀念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在您看来,他在北京语言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他本人以及中哈人文交流带来哪些影响?
段鹏: 托卡耶夫曾于1983年至198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当时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并学习了写作课、报刊课、新闻课、翻译课、历史课、旅游地理课等课程。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各门课程成绩优异,经常表达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被老师们誉为班上的“佼佼者”。
2023年,托卡耶夫访问北京语言大学时,曾跟我谈到北京语言大学对他的影响,能感受到他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之前,托卡耶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多次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喜欢。哈萨克斯坦政界有影响力的人士,包括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努雷舍夫、哈萨克斯坦外交部亚太司中国处长巴格兰等都是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友。他们为分校做了很好的“代言”,鼓励青少年学习中文,对中哈人文交流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语言大学素有“小联合国”的美誉,除了外国使节政要,还培养了许多汉学家。北京语言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一所以“语言”命名、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使命的大学。请您分享一下办学理念和方法。
段鹏: 北京语言大学诞生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艰难开创时期,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62年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更名为“北京语言学院”,成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出国留学生学习外语和出国汉语教师培养的基地。60多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培养了30多万名海外校友,为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构建“三强三新”的学科体系。“三强”即建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三新”即国际中文教育、汉学与中国学、语言科学学科,按照一级学科标准加强学校三个优势学科建设,加快推动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一方面,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对外文化传播规律研究,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科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培养学贯中西的高端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报》:以语为桥,以言会友。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北京语言大学还做了哪些工作?
段鹏: 2023年7月,北京语言大学承办了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一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在世界汉学中心的基础上,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开拓学术领域,推动汉学研究繁荣发展,广泛推广学术成果,加深世界民众对汉学文化的了解。
今年6月,怀进鹏在北京语言大学调研时谈到,北京语言大学要做大做强国际中文教育,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此次在分校考察时,怀进鹏希望北京语言大学助力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为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地区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北京语言大学以服务国家重大外交战略为导向,在中东、中亚研究方面具有优势。近一年,学校积极促进区域国别学与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的融通建设,推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培养更多国别通、区域通、领域通人才,服务构建国际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需要。未来,学校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为世界培养更多文明交流互鉴的促进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