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置蓟县,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属上谷郡;置渔阳县,治所在今密云区十里铺镇,属渔阳郡。
西汉时期,置成侯国,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部或河北省中部;置狐奴县,治所在今顺义区呼奴山麓;置安乐县,治所在今顺义区西北;置平谷县,治所在今平谷区平谷镇;置犷平县,治所在今密云区石匣一带;置厗奚县,治所在今密云区古北口镇内潮河西岸;置广阳县,治所在今房山区北广阳城村;置良乡侯国,治所在今房山区窦店镇,后改县;置西乡侯国,治所在今房山区长沟镇;置昌平县,治所在今昌平区东南;置军都县,治所在今昌平区土城村;置上兰县,治所在今延庆区张山营镇东门营村;置居庸县,治所在今延庆区东;置夷舆县,治所在今延庆区古城;置利乡侯国,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部;置阴乡县,治所在今丰台区境。
成侯国、良乡县、利乡侯国、西乡侯国属幽州涿郡;军都县、居庸县、夷舆县、昌平县、上兰县属幽州上谷郡;渔阳县、狐奴县、平谷县、安乐县、厗奚县、犷平县属幽州渔阳郡;蓟县、广阳县、阴乡县属幽州广阳国。
新朝时期,改涿郡为垣翰郡;改上谷郡为朔调郡;改渔阳郡为通路郡;改广阳国为广有郡;改成侯国为宜家县;改良乡县为广阳县;改利乡侯国为章符县;改西乡侯国为移风县;改夷舆县为朔调亭县;改昌平县为长昌县;改渔阳县为得渔县;改狐奴县为举符县;改厗奚县为敦德县;改犷平县为平犷县;改蓟县为伐戎县;改阴乡县为阴顺县。
东汉时期,废宜家县、章符县、移风县、朔调亭县、上兰县、阴顺县;改敦德县为傂奚县。其余郡县皆复旧名。
良乡县属幽州涿郡;蓟县、广阳县、昌平县、军都县属幽州广阳郡;居庸县属幽州上谷郡;渔阳县、狐奴县、平谷县、安乐县、傂奚县、犷平县属幽州渔阳郡。
三国魏景初二年(238年),废狐奴县。
西晋时期,废犷平县、傂奚县、渔阳县、平谷县;复置狐奴县。
良乡县属幽州范阳国;蓟县、昌平县、军都县、广阳县、安乐县、狐奴县属幽州燕国;居庸县属幽州上谷郡。
西晋后,复置渔阳县、平谷县。
北魏时期,废狐奴县、昌平县;置要阳县,治所在今密云区上镇村。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安乐县;废平谷县。
北魏孝昌中,废居庸县。
蓟县、广阳县、良乡县、军都县属幽州燕郡;渔阳县属幽州渔阳郡;要阳县属安州密云郡。
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密云县侨治今密云区。
元象中,白檀县徙治今密云区东北;安市县寄治今密云区东北;土垠县寄治今密云区东北;燕乐县徙治今密云区东北;广兴县寄治今密云区境内;方城县寄治今密云区境内。
东魏天平中,复置昌平县,治所在今昌平区土城村;复置居庸县;军都县徙治今昌平区北;侨置平舒县,治所在今昌平区境。
蓟县、广阳县、良乡县、军都县属幽州燕郡;渔阳县属幽州渔阳郡;密云县、要阳县、白檀县属安州密云郡;广兴县、燕乐县、方城县属安州广阳郡;土垠县、安市县属安州安乐郡;昌平县属东燕州平昌郡;居庸县、平舒县属东燕州上谷郡。
北齐时期,废广阳县入蓟县;废渔阳县入密云县;废军都县、要阳县、白檀县、土垠县、广兴县、方城县、居庸县。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良乡县入蓟县。
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复置良乡县。
北周时期,废安市县入密云县;废平舒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檀州,治所在燕乐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檀州为安东郡。
蓟县、良乡县、昌平县属涿郡;燕乐县、密云县属安乐郡。
唐朝时期,潞县徙治今通州区古城村;羁縻顺州徙治今北京城西南,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置宾义县,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为顺州治,后废;羁縻沃州治所在今大兴区东南三十里回城,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置滨海县,治所在今大兴区东南三十里回城,为沃州治,后废;置羁縻夷宾州,治所在今房山区广阳城村,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置来苏县,治所在今房山区广阳城村,为夷宾州治,后废。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安东郡为檀州,徙治密云县。
武德六年(623年),辽西县寄治今北京城西南。
唐贞观元年(627年),改辽州置羁縻威州,治所在今房山区西北六十里,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置威化县,治所在今房山区西北六十里,为威州治。
武周长寿二年(693年),燕乐县徙治今密云区燕落村。
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改良乡县为固节县。
武周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固节县为良乡县。
神龙初,羁縻瑞州寄治良乡县故广阳城(在今房山区良乡镇广阳城村),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来远县寄治良乡县故广阳城,为瑞州治,后废;羁縻师州寄治良乡县故东闾城(在今房山区境),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阳师县寄治良乡县故东闾城,为师州治,后废;羁縻带州寄治昌平县清水店(在今昌平区西境),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孤竹县寄治昌平县清水店,为带州治,后废;羁縻慎州寄治良乡县故都乡城(在今房山区长沟镇东侧土城),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逢龙县寄治良乡县故都乡城,属慎州,后废;羁縻黎州寄治良乡县故都乡城(在今房山区长沟镇东侧土城,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后废;新黎县寄治良乡县故都乡城,为黎州治,后废。
唐开元四年(716年),置羁縻归顺州,治所在今顺义区,后废;置怀柔县,治所在今顺义区,为归顺州治。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辽西县徙治桃谷山(在今顺义区西北)。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檀州为密云郡;改顺州为顺义郡;析蓟县置广平县,治所在今北京市西。
天宝中,置妫川县,治所在今延庆区,后废。
天宝三年(744年),废广平县。
唐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密云郡为檀州;复改顺义郡为顺州。
唐至德后,复置广平县。
唐建中二年(781年),析蓟县置幽都县,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隅。
建中二年后,废辽西县。
唐末,置缙山县,治所在今延庆区。
蓟县、幽都县、潞县、良乡县、昌平县、广平县属河北道幽州;密云县、燕乐县属河北道檀州;缙山县属河北道儒州;怀柔县属河北道幽州都督府羁縻归顺州。
五代时期,废广平县;析蓟县置玉河县,治所在今门头沟区城子村。
后梁时期,废燕乐县。
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刘守光称帝,国号“大燕”,定都幽州。
后唐时期,潞县徙治今通州区;昌平县徙治白浮图城(在今昌平区旧县村)。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良乡县徙治今房山区良乡镇。
北宋初年,宋、辽战于高梁河,宋军大败,燕云十六州属辽。
辽国时期,顺州徙治怀柔县;改蓟县为蓟北县;置漷阴县,治所在今通州区漷县镇;置行唐县,治所在今密云区东北。
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县为宛平县;改蓟北县为析津县。
析津县、宛平县、昌平县、良乡县、潞县、玉河县、漷阴县属南京道析津府;怀柔县属南京道析津府顺州;密云县、行唐县属南京道析津府檀州;缙山县属西京道奉圣州儒州。
辽末,废玉河县。
金国时期,废行唐县。
金初,废檀州,后复置。
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通州,治所在潞县。
金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于析津府,建号中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
贞元二年(1154年),改析津县为大兴县。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置平峪县,治所在大王镇(在今平谷区)。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万宁县,治所在今房山区城关街道。
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万宁县为奉先县。
明昌六年(1195年),改怀柔县为温阳县。
大兴县、宛平县、漷阴县、昌平县、良乡县属中都路大兴府;奉先县属中都路涿州;潞县属中都路通州;平峪县属中都路蓟州;温阳县、密云县属中都路顺州;缙山县属西京路德兴府。
元朝时期,废温阳县入顺州;废密云县入檀州;大兴县、宛平县徙治大都城内。
元至元二年(1268年),废平峪县。
至元三年(1266年),废缙山县。
至元五年(1268年),复置缙山县。
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漷阴县置漷州;复置平峪县,更名为平谷县。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奉先县为房山县。
元延祐三年(1316年),升缙山县置龙庆州。
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昌平县、漷州、顺州、檀州、龙庆州属中书省大都路;房山县属中书省大都路涿州;潞县属中书省大都路通州;平谷县属中书省大都路蓟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顺州置顺义县,治所在今顺义区;改檀州置密云县,治所在今密云区;废潞县入通州;析昌平县、密云县复置怀柔县。
洪武三年(1370年),废龙庆州。
洪武十年(1377年),废平谷县。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平谷县。
洪武十四年(1381年),降漷州置漷县,治所在今通州区漷县镇。
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建号北京,是为“行在”。
永乐十二年(1414年),复置龙庆州,更名为隆庆州;置永宁县,治所在今延庆区永宁镇。
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
明仁宗、明英宗的部分时期,降顺天府为行在,复应天府为京师,后仍以顺天府为京师。
明景泰三年(1452年),昌平县徙治今昌平区。
明正德元年(1506年),升昌平县置昌平州,寻复为昌平县。
正德八年(1513年),复升昌平县置昌平州。
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隆庆州为延庆州。
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属京师顺天府;漷县属京师顺天府通州;房山县属京师顺天府涿州;顺义县、怀柔县、密云县属京师顺天府昌平州;平谷县属京师顺天府蓟州;永宁县属京师延庆州。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漷县入通州;废永宁县。
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顺义县、密云县、怀柔县、房山县、平谷县、通州、昌平州属直隶省顺天府;延庆州属直隶省宣化府。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旋迁都北京。
民国二年(1913年),宛平县徙治芦沟桥;改通州置通县;改延庆州置延庆县;改昌平州置昌平县。
大兴县、宛平县、通县、顺义县、良乡县、房山县、昌平县、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属直隶省顺天府;延庆县属直隶省口北道。
民国三年(1914年),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隶北洋政府;延庆县改属京兆地方;宛平县还治北京城。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战争后,迁都南京,撤京兆地方,设北平特别市,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宛平县徙治芦沟桥东宛平城;大兴县徙治今大兴区;大兴县、宛平县、通县、顺义县、良乡县、房山县、昌平县、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属河北省;延庆县属察哈尔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降北平特别市为河北省辖北平市,寻复升为院辖北平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北平市为北京市。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市,更名为北平市。
1949年,北平市和平解放,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为32个区,寻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后又调整为20个区。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定都北平市,改北平市为北京市,为中央直辖市。
大兴县、通县、宛平县、顺义县、良乡县、房山县、昌平县、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属河北省通县专区;延庆县属察哈尔省察南专区。
1950年,北京市20个区调整为16个区。
1952年,延庆县改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宛平县改属北京市;改第一区为东单区;改第二区为西单区;改第三区为东四区;改第四区为西四区;改第六区为前门区;改第七区为崇文区;改第八区为宣武区;改第十区为东郊区;改第十一区为南苑区;改第十二区为丰台区;改第十三区为海淀区;改第十五区为石景山区;改第十六区为门头沟区;第五区并入东单区、西单区、东四区、西四区;第九区并入崇文区、宣武区;第十四区并入西四区、东郊区、海淀区;析宛平县、石景山区、房山县、良乡县部分地区并入门头沟区,改设京西矿区;宛平县并入海淀区。
1953年,改通县通州镇置通州市,属河北省通县专区。
1956年,昌平县改属北京市,改设昌平区。
1958年,大兴县、顺义县、通县、良乡县、房山县、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延庆县、通州市改属北京市;平谷县改属河北省唐山专区;密云县、怀柔县改属河北省承德专区;改大兴县为大兴区;改顺义县为顺义区;通县、通州市合并为通州区;良乡县、房山县合并为周口店区;改东郊区为朝阳区;改京西矿区为门头沟区;西单区、西四区合并为西城区;东单区、东四区合并为东城区;前门区并入崇文区、宣武区;南苑区并入朝阳区、丰台区、大兴区;石景山区并入丰台区、海淀区、门头沟区;平谷县、密云县、怀柔县改属北京市。
1960年,改昌平区为昌平县;改通州区为通县;改顺义区为顺义县;改大兴区为大兴县;改周口店区为房山县。
1963年,析丰台区、海淀区、门头沟区设石景山办事处。
1967年,改石景山办事处设石景山区。
1981年,设燕山区。
1987年,燕山区并入房山区。
1997年,改通县为通州区;房山区徙治今房山区。
1998年,改顺义县为顺义区。
1999年,改昌平县为昌平区。
2001年,改大兴县为大兴区。
2002年,改怀柔县为怀柔区;改平谷县为平谷区。
2010年,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宣武区并入西城区。
2015年,改密云县为密云区;改延庆县为延庆区。
北京市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