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是现代性之源。18-19世纪,伦敦、巴黎、上海等现代大都市的先后兴起,将大批人口吸引到城市就业和生活,让他们摆脱小城镇紧密社区关系的限制,在心理层面成为自由的“个体”。人的个体性转向带动了城市居室的嬗变。由此,住宅的宜居性和舒适性成为城市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优雅的居住街区、花园洋房、城市公寓被不断设计出来。
1924年,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便在此背景下诞生。作为中国数千年居住文化中的重要节点,现代城市公寓的出现意味着居住建筑从祭祀舞台演变为消费商品,传统家宅分裂为对外的公共领域和对内的私密空间,居住文化也经历了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从重私利到讲公德、从礼仪性到政治性的转变。居住在公寓中,成为近代上海“现代性体验”中不可分割的场景。
基于深度的历史研究,6月16日开幕的《上海1924: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通过一种沉浸式戏剧与游戏融合的方式,让观众跟随建筑师、女明星、帮佣的视角回到百年前的建筑城市场景中,“亲身”体验武康大楼与现代上海的都市传奇的交织故事。本期回顾,我们邀请展览的制作团队来分享背后的一些思考。
(本期主持:陈鑫培)
近期回顾
1926年,《美丽家园》增刊标题“Flatland comes to shanghai”,预示着诺曼底公寓及其代表的高层公寓居住模式如平地惊雷般来到上海。诺曼底公寓位于福开森路(今武康路)以及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的交汇处,地块是传统农业用地拼合而形成的独特“三角形”。由此,邬达克设计的这座公寓形成了根植上海本土的“熨斗形”公寓形态。
“平地一声惊雷”着陆上海
诺曼底公寓是上海最早的高层公寓之一。地价攀升、人口聚集以及稳定租金构成了公寓循环运行的内在动力,房地产业的繁荣有效保证了城市公寓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早期公寓的居住者以洋行高级职员为主,后期更多的中国精英搬入公寓。
公寓的广泛建造反映了上海的房地产开发从现代城市初期利润导向的“石库门模式”,步入与城市基础设施充分结合、实现盈利与品质平衡的“公寓模式”。相比1920年代以前的外滩洋行,公寓的诞生象征着上海的“现代性”从带有殖民色彩的公司资本主义开始向消费导向的大众资本主义转向。
区别于中国院落形式中多代同堂的传统大家庭,高层公寓的居民结构匹配着中国近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逐步小型化。核心家庭成为公寓住户的主流,家庭住户基本为四至六人,由一夫一妻和他们的未婚子女以及家庭雇员构成。
在家庭结构解体重构的过程中,还出现大量的单身租客——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后涌现的拥有独立思想的新青年,如作家、出版人、演员等。居住在爱丁顿公寓(今常德公寓)的张爱玲及其姑姑张茂渊便是一例。现代公寓由此成为容纳中国社会结构及思想转型的重要城市景观。这也是《上海1924》对武康大楼历史场景进行学术复原的出发点。
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在爱丁顿公寓房间留影
《上海1924》中观众可“走入”百年前武康大楼的室内场景
《上海1924》中观众可“走入”百年前武康大楼的室内场景
诺曼底公寓以“小户型”与类似“服务式公寓”的现代居住模式契合了这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公寓楼共8层,包括一室户到四室户,标准层套数为8套,总套数约为63套。公寓内配备了现代化的电梯、内凹式壁橱以及室内家具。多元化的户型也让诺曼底公寓中呈现出阶层混居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片面的士绅化。有文献记载,1949年前诺曼底公寓的住户不仅有中外洋行经理、女明星,也有底层商铺的员工。公寓作为一种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不仅是中高产阶层的居住地,也成了普通人享受现代生活的物质投射。
公寓居民对于私人空间的让渡,换来了公寓中更具城市性的公共空间。设计之初,建筑师邬达克便预留底层作商业活动,采取了欧洲常见的券廊式结构,其中的食品店、理发店、洗染店成为公寓居民与城市共享的服务空间。底层券廊也促使公寓的邻里生活向街道公共生活延伸,导向咖啡馆、公园、俱乐部等公共空间——让人联想到波德莱尔笔下的“闲逛者”、本雅明所痴迷的“拱廊街”——和巴黎一样,居住在公寓中成为近代上海都市“现代性体验”的组成部分。
诺曼底公寓底层的城市景观
诺曼底公寓底层的城市景观
《上海1924》让观众从空中鸟瞰衡复风貌区的历史城市景观
作家王小鹰在《长街行》中提到冯家父女搬至诺曼底公寓中的社会生活:“他们三人说说笑笑乘着铁门哐哐响的电梯下楼,出了南大门,站在带水泥仿石立柱的卷廊(原著为卷廊,但实际应为‘券廊’)里又说了一会话。……沿着霞飞路向东走去,他们不乘车,说要散散步。”今天,大多住户从出入户门经过走廊,再乘电梯下到门厅且在券廊中社交的生活依然如此。现代公寓所伴随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空间性。
邬达克对于公寓内部交通流线的设计亦体现了这种“公-私”权衡。门厅设置了电梯作为住户的入户直达,北面电梯则供服务群体使用。在标准层,邬达克用“L”形的通衢式走廊串联起8套居室。通过共用走廊,诺曼底公寓中租赁不同户型的住户之间难免在走廊中相遇,住户与帮佣们势必也有机会碰面,这使得私密的家庭生活可随时转换为具有公共性质的邻里生活。
诺曼底公寓首层平面(曹紫天改绘)
诺曼底公寓标准层平面(曹紫天改绘)
诺曼底公寓的空间组织使得生活方式与建筑形态之间呈现动态契合的关系。一方面,家庭关系的简化、现代居住需求的增加,促使公寓平面组织趋于核心化。公寓组织核心家庭并使得居住场景愈发内聚,推动了现代化家庭生活的形成。另一方面,公寓廊道空间作为连接家庭、邻里与公共生活的过渡空间,在保证家庭生活相对独立的同时,也促进了公寓内外多元居住文化的共处,造就上海兼收并蓄的独特城市气质。
随着现代公寓的空间布局塑造着新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也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第一批“现代人”的出现——有引领风骚的文人志士、投身革命的新青年,也有自由独立的新女性,还有与公寓生活相关的普通人。他们有的参与塑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辉煌,有的艰难度过了三四十年代的苦难,可能如同大时代中的一粒沙,却和公寓一起,为他们所生活的那个潮水般汹涌的时代贡献了一点一滴的真实感。没有人的视角,就无法理解武康大楼和现代公寓。
因此,《上海1924》不仅要讲建筑师邬达克的故事、女明星的故事,也要讲述住在武康大楼中的普通居民的故事。无论是叛逆不羁的女明星,从女佣身份开始自力更生的钟姨,还是兼职导游citywalk的时尚斜杠青年娜娜,她们代表着在上海现代思想萌芽过程中不同类型不同年代的“独立女性”——《玩偶之家》主角娜拉的线索把她们串联起来;与此同时,她们对于摩登生活方式的观念形成又都与武康大楼密切相关——不管是作为居住者、管理者还是爱好者,武康大楼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让“现代性”观念在空间的生活实践中渗透到每个人的身体力行之中。
《上海1924》中带领观众穿梭历史的女性角色
这一切,都融入了《上海1924》这场关于百年武康的沉浸式旅程。借助虚拟现实前沿技术,观众能够回到那段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岁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团队精心复原的城市建筑历史场景中自由穿梭,在建筑设计、家具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全面感受近代上海的摩登生活;同时透过与大楼紧密相关的设计者和居住者的视角,感受海派文化的无穷魅力。由此,虚拟的百年武康成了一座数字博物馆、一台沉浸式戏剧、一场交互式游戏、一趟无边界旅程。
《上海1924: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现场
《上海1924: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现场
《上海1924:武康大楼百年历史沉浸展》现场
展览将在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武康路393号)持续至7月31日
(文/黄华青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曹紫天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博士生;部分图片由曹紫天提供,文献来源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VR场景及展览照片来自《上海1924》)
本周主题推荐
书|《蚌壳与珍珠——上海武康大楼居民口述》
本书由著名作家陈丹燕、陈保平等采访武康大楼里的居民,由居民们讲述这座大楼的历史。受访者有画家、大学教授、建筑系教授、作家、医生、物业经理、公司职员等多种身份,叙述了武康大楼和中国、上海近现代百年的历史,讲述了当时的文化演艺界人士以及公司职员等的丰富生动的人生故事。
书|《一个寓沪青年的婚恋与生计》
本书为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从事会计工作的青年职员余光裕与恋人、亲人、朋友之间来往书信的汇编合集与研究著作,书信共计172件,不仅勾勒出余光裕事业与爱情发展的轨迹,还反映出动荡年代青年人面对的社会压力与命运抉择。
书|《上海繁华——经济伦理与近代城市》
本书回顾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社会文化史,透过考察上海的金融、出版和现代百货业,作者生动描绘了中国第一批城市中产阶层。
书|《倾盖如故——德语文献中的民国上海》
同光时期,德国的外交官、学者、新闻记者、作家、医生、商人,甚至家庭妇女,形形色色的人物纷至沓来。民国时期,这些人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游记,以及书信、日记、回忆录、报刊专栏(包括照片和插图)等等。本书据这些记录选编辑译而成,对上海城市建设的变迁、城市生活(包括上海市民和外国侨民)的面貌、国际贸易的状况、上海官员的面相和思想、市民生活百态、中外交往情形、在沪外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都在其中有生动详实的记录。
书|《镰刀与城市——以上海为例的死亡社会史研究》
上海开埠以后,人口激增,几次战争带来了大量人口涌入租界,为租界的丧葬管理带来难题。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民族冲突时有发生,但西方的死亡文化也同时影响了上海,甚至日后中国各地城市,成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本书论述了近现代上海城市中死亡文化的变迁,提供了解读现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角度,并引导读者重新思考这一动荡岁月中,中国人与死亡的关系。
上海·讲座|那些上海路名告诉我的事
上海·讲座|奥运倒计时!邀你一起解码上海体育场馆背后的故事
上海·公开课|图溯上海——地图文化之旅·路名寻踪
上海·分享会|现代奥林匹克时代的艺术与音乐
上海·讲座|东北: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另类景观
上海·讲座|战船与宫殿:哈佛汉学家讲述森林背后的中国史
上海·分享会|摩登情感:每个夏天都是陪自己重新长大的时候
上海·观影会|上海生态修复乡土植物供应链优化研讨会报名开启
上海·艺术共创工作坊招募|寻找你与极端天气的故事
上海·读书会|《永无岛》i ma 阅读分享会
上海·展览|造化 · 新江南空间艺术
上海·展览|隐藏的创作:艺术工作者如是说
北京·展览|回到何地:1993年之后的王广义创作草稿
杭州·展览|胡沁迪:咻咻 叽 咕 呖呖 卟噜卟噜
乌镇·沙龙|为什么是上海
温州·活动|“血缘地图”工作坊
庆元·展览|开到 O Kaleido O
征稿|2024第六届IDPA无像摄影样书奖开启征稿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