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曾在1939年冬至1940年春,借苏联之旅,治旧疾,学新知,一连八月有余。

在那漫长而寒冷的苏联夜晚,受共产国际之托,他为兄长详填《个人履历表》,此表长达数页,罗列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俄罗斯档案解密,这份毛主席的个人简历表才出现在人们眼前。

俄罗斯解密的这份毛主席的个人履历表,纠正了我们的哪些错误认识

主席的个人履历表

1939年12月28日,应共产国际干部的要求,毛泽民为兄长毛泽东代填了一份长达数页的《个人履历表》。

以下部分栏目,毛泽民是这样填写的。

姓名(化名):毛泽东,号润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出身:

父亲是一个贫农,由于拼命节省,靠做小生意赚了一点钱,赎回了他的地田,原有15亩田。后又买入7百亩田,每年自己耕种收获84石谷。1928年全部被国民党没收充公。

父母(姓名、出生时间和地点、有何不动产,革命前后从事何职业?现从事何职业?):

父亲:毛顺生。生于1866年的湖南省,湘潭县西二区韶山南岸村。30岁以前,专为耕种,30岁后,耕种兼农村贩卖商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中国苏维埃阶级分析,最后3年是富农。原有祖田15亩、半栋房屋、两块柴山,但负债很多。

经勤苦努力,于1915年买叔父田7亩,但仍负债。1915—1918年商业顺利,得走上富裕的中农,1928年被没收。1920年去世。

母亲:文素勤。生于1863年的湖南省,湘潭县四都太坪,是中农之家的子女。出嫁后,娘家即变为贫农,本人是极勤劳的乡村劳动妇女。1919年10月去世。

文化程度:从六岁起,读过七年私塾,后辍学二年,插入湘乡县立高小一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言掌握情况(俄语除外):略识英文。

职业或专业:以革命为职业。

党派及入党时间和地点:从1920年在湖南长沙发动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起,即成为共产党员,因湖南小组,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组成部分。

是否在红军服役,何时、何地、担任何职(最后的职务):从1927年开始组织红军游击队起,一直到1932年止,担任红军党的政治指导工作,入军和方面军政治委员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1932年为中央政府工作,至1935年遵义会议后,继续至红军改为国民军止。

你的亲属是否受到法庭审讯、调查?是否被捕?是否受到法律或行政处罚?何时、何地、何原因:

弟泽民和泽覃两同志,以及两弟媳、侄女、侄儿等,均于大革命失败后,遭受国民党政府之逮捕与野蛮法庭的严刑审讯,从数天至数年不等的监禁外,泽覃弟于1935年在江西瑞金被国民党枪杀,我妻杨开慧同志于1929年在长沙乡下被捕,不久即遭枪毙。

《个人履历表》的最后一页是填表人独立生活开始后的工作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民用600多字简要地替毛泽东填写了“1919年任我于北京大学的北大图书馆之图书管理员……至今天止,仍为党军委所领导,坚持华北与华中的游击战争。

总之,目前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工作,为了党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伟大事业而工作”的革命经历。

为何是毛泽民代笔?

按常理,《个人简历表》这样的文件应由当事人亲自挥笔,或者至少,由中共驻共产国际的正式机构代为填写。

但这份履历表竟由毛泽民代笔完成,这是为何?

自1937年底自延安告别以来,毛泽民已有两寒暑未曾与大哥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中国大地上抗日战争的烽火燎原,而毛泽东正以其非凡的领导力,指挥若定,步步为营,逐渐将局势推向胜利。

为何共产国际不让其他人来填写这份履历表?

不难见,他们对毛泽民赋予了极高的信任,同时,也暴露了共产国际对毛泽东这位神秘领袖的强烈好奇与期望。

他们渴望从一个兄弟的笔下,了解那个正改变中国命运的男人,可能比任何官方文件都要真实、都要深刻。

不过关于追溯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那条与苏联截然不同的革命道路,曾引来苏方的疑虑与不悦。

但到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被全党确认,而这份确认,也得到了共产国际的间接认可。

随着档案的一一开启,这段曲折的历史逐渐明晰。

1927年春,大革命还在继续。

3月,一篇名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文章在《向导》周刊上公诸于众,其笔者正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毛泽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文稿被远在苏联的共产国际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俄文版将此文一一转载,随后英文版也不甘落后,亦复刊载之,并在扉页上赞叹不已:

“在迄今为止介绍中国农村状况的英文版刊物中,这篇报道可谓最为清晰。”

彼时的共产国际主席布哈林,在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更是引用了此文,誉之为极为出色。

后来当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残部,迈向井冈山,开辟了革命的新天地。

他提出了一个颠覆传统的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但这与与共产国际一向倡导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截然相反,引起了共产国际对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领导者的疑虑乃至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存有保留,但不可否认,中国共产党在这短短几年间,尤其是大革命失败之后,已由最初的53名党员壮大至四万余人,且建立起了自己的工农武装力量。

1929年7月2日,苏联《真理报》竟发表社论,对朱、毛领导的红色游击队运动予以高度赞扬,称之为“史诗般的英雄行动”,并特别提及毛泽东在中国游击战争中的卓越领导才能。

到了1931年,共产国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曾被质疑的领导人及其红军的成就。

5月,执委会主席团向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强调必须推广毛泽东在游击战争方面的宝贵经验。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遥远的莫斯科,毛泽东关于农村战略的声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扶植王明把持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

随后,王明携带着满腔政治野心,离开了上海,远赴莫斯科,成为了共产国际的一员,而后在那片异国土地上,他驻足长达六年之久。

在那六年的时间里,王明的声音无疑成为了塑造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看法的重要因素。

尽管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如火如荼地发展,却始终未能得到共产国际的充分认可。

他们对于毛泽东提出的土地政策和军事战略战术更是持保留态度,而耳边响起的,或许更多是王明等人对毛泽东的不屑一顾和讥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共产国际并不赞同王明及其追随者对毛泽东的排挤和打击。

1933年3月,共产国际执委会曾电示中共中央,强调对毛泽东应采取尽量忍让的态度,并用同志式的影响力辅助其在党中央领导下负责工作。

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才得以确认,中央红军之后的北上胜利更是让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刮目相看,改变了先前的诸多看法。

1935年7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季米特洛夫被选为总书记,而在此次大会上,毛泽东虽未亲临会场,却奇迹般地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其领导地位在党内外均显赫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随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地位不断提升,共产国际对其行事作风和政治策略的关注亦日益增加。

在这种背景下,1939年毛泽民的来苏行动显得尤为重要。

共产国际渴望通过他,更多、更直接地了解毛泽东,了解这位在中国迅速崛起的共产党领袖。

因此,当毛泽民到达莫斯科时,共产国际让他代替毛泽东填写《个人履历表》也就合情合理了。

富农出身是怎么来的?

早些年间,人们对于毛泽东的出身和早年家庭状况知之甚少。

多年来,唯一的窗口便是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书中称其为“富农”出身。

然而,这“富农”之家,究竟是何时开始一步一步走向富裕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是谁的手腕和智慧促使了这一改变?

直到俄罗斯政治历史档案馆中,毛泽东的《个人履历表》与毛泽民的《个人简历》的发现,历史的尘埃才逐渐落定,真相开始昭然若揭。

毛顺生,字贻昌,又号良弼,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

彼时,他的父亲毛恩普24岁,满怀望子成龙之心,为儿取名寓意家业兴旺,自己则更希望儿能顺遂成长,故而字之为“顺生”。

毛顺生当起家长时,更自谦为“良弼”,意即良好的辅佐,或许是期望自己能作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据说毛顺生的祖父,毛四端,曾拥有东茅塘瓦屋一栋及水田十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光绪四年(1878年),毛家借债扩地,于南岸上屋场又购得茅屋五间半及水田二十二亩。

数年之后,毛顺生之父与其伯父毛德臣分家。

在这次分家中,毛德臣得到了东茅塘的屋子和更多的田地,共计十七亩;而毛顺生的父亲则得到了南岸的上屋场及十五亩田地。

可是这十五亩田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家产,而是背负了重债购得。

毛顺生的父亲,虽然年纪尚壮,却因长期劳累和身体欠佳,生活颇为困苦。

至1887年,年仅十七岁的毛顺生便不得不挑起了家庭重担,从此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他既要耗费巨大的体力去耕作,又要维系家计。

毛顺生虽继承了父辈的善良与忠厚,却也深受其限于狭隘视野的困境,使他在那个时代中时常感到阵阵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毛顺生当兵归乡后,开启了他的商业篇章,成为了韶山冲区域内的商业先驱之一。

他的眼界已远超过了周遭的瓦屋和田野,他懂得利用地理与市场之间的差异,从而掘得第一桶金。

他首先涉足谷米生意,在自家的碓房里,谷子被加工成米,再由他亲自运送至银田寺下河,继而输送至湘潭城市,通过差价赚取利润。

他还涉猎于生猪贩运业,两条腿走路,收益倍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顺生的资本逐渐积累,他不仅还清了先辈累积的债务,还赎回了家族的田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04年前后,他已拥有了15亩优质水田,每年可收获60担谷米。

家庭消耗去35担,剩余的25担则用于进一步的商业活动。

随着资本的增加,他的商业活动不再局限于家庭的剩余谷米,开始扩展到外部市场——他到岳母家所在的湘乡大坪坳批量购入稻谷,加工后运往城市销售。

1904年,毛顺生从堂弟手中购得7亩田地,至此他的土地已达到22亩。

除此之外,他还拥有柴山两块,面积约4亩,这标志着他已经站在了富农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顺生的商业手腕不仅限于本土,他与韶北的“忠义顺堂”、郭家亭的南杂店、永义亭的“李福胜”以及湘乡章公桥的“彭厚锡堂”等均有广泛的经济联系,并在银田寺“长庆和”米店投了股。

他甚至发行了自家的“毛义顺堂”纸票,与湘乡的“吉春堂”——一个经营药材、肉食、南杂的大商号——进行商品流通。

有传言说,他在桥头湾周少班家押进了几百两银子,甚至可能达到千余两,用以进一步购买田地。

可以想象,如果他的三个儿子能够齐心协力,继续发扬其商业才能,毛顺生肯定会成为韶山冲的一个大商人。

主席母亲叫文素勤

毛顺生的发家,除了其自身的商业智慧外,还不得不提其妻文七妹。

在韶山,老一辈的人常常回忆说,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在她的手下,家中井井有条,地板上不见一粒灰尘,连喂养的猪槽也洗得干干净净,炉筒钩上总是光可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家,总是孩子们的乐园,不论谁家的孩子到她家里玩,无论一天之内来了多少次,每次都能从她手中得到点心吃。

然而,从档案资料中揭露的名字“文素勤”而非人们耳熟能详的“文七妹”,这一发现令人颇为诧异。

在斯诺整理的《毛泽东自传》中,毛泽东提到母亲在娘家的昵称叫“文其美”,这是“文七妹”的谐音,而非她的正式名字。

此前,无人提及“文素勤”这个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因为在那个旧时的社会背景下,女人没什么机会出门,不外出做事,也不做生意,即使有正式的大名也没有什么用,甚至不被人知。

文素勤的生活充满了平凡中的伟大。

她不仅在家务事上有着超凡的执行力,而且在性情上亦是温厚善良,经常助人为乐,特别是对待乡亲和邻里,总是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毛泽东曾在《祭母文》中对她的贤德有过详细的赞颂,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母亲在毛泽东心中的崇高地位。

参考资料:

毛泽东在俄罗斯存档的个人履历表

刊名:炎黄世界

毛泽东的《个人履历表》

卢志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