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知青刘朝旭被推荐上大学,临走时去找队长告别。没想到,在他家窗前,听到里面队长说:“朝旭要走了,去给他借点路费吧!”队长媳妇说:“你上次卖了羊皮袄才凑够给知青买锅的钱,现在让我上哪儿借!”

“我可以回去读大学了!”

在得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刘朝旭跑到村子里,跟所有的人分享这个消息,他站在山坡上回望着村庄的时候。

刘朝旭的内心十分复杂,他在这里待的时间实在是有些久,久到自己都快要忘记了。

1963年,刘朝旭跟朋友们一起来到了这一片陌生的土地。当时,他听从了毛主席的号召,觉得下乡知青就是人生最好的选择,因此他什么都没有想,收拾起了行囊,就踏上了绿皮火车。

第一次来到这片黄土地的时候,刘朝旭就感受到了这里的不一样,黄土地上的风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风里还卷着黄沙,如果不把口鼻捂好,要不了几秒,他就会满口都是沙子。

这跟刘朝旭想象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但他也不希望刚来就离开,因此,刘朝旭咬了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这里,刘朝旭遇见了自己的队长——老郭,老郭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汉子,在他看到这些年轻人的时候,老郭心里还是很担心的。

他担心一些年轻小伙子接受不了当地的环境,觉得这里生活不好,可是这已经是老郭这些年来,能过上的最好生活了。

如果这些小伙子来了不久就要闹着回去,老郭也没有办法帮他们要的城的凭证,之后,他们在这继续过着苦日子,老郭也觉得实在不忍心。

所以一路上,老郭都在向这些年轻小伙子们讲着这里的好,他非常诚实的告诉他们,尽管他们的条件不如城市,但是每一个村民都非常热情,他们都很欢迎年轻人的到来。

刘朝旭初来乍到,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的陌生,他不是很习惯农村的生活,但是老郭经常跑到他们住的地方,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困难。

当看到刘朝旭遇到麻烦的时候,老郭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帮助他。

后来,不管遇到事大小事,刘朝旭这一批下乡的知青,都会优先找到老郭,希望让他帮助自己解决这个困难。

所以在听说刘朝旭可以回去读书的时候,老郭也诚心的为他感到欢喜。

他知道,这一批年轻人是放弃了读书的机会,主动下乡帮助他们的,老郭内心觉得很愧疚,他总是希望这群年轻人可以再次返回校园。

老郭知道在下乡的这些年,刘朝旭的手上是没有什么积蓄的,因此他偷偷的跟旁人一起,筹集了一笔钱,放到了刘朝旭的行囊中,如此,老郭还用自己的衣服给刘朝旭换了一些钱。

尽管老郭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刘朝旭还是发现了这件事情。

刘朝旭悄悄的把老郭给他的钱放了回去,他知道老郭很热情,所以刘朝旭趁着一个夜色,离开了这里,他知道,老郭发现他把钱还回去之后,肯定会追着他,一定要把钱塞给自己。

老郭和村民们的温暖,让刘朝旭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感情,对于他来说,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个故乡。

因此,即使刘朝旭在之后考上了好大学,得到了一份好工作,他也没有忘记老郭和这些村民,还一直寄钱回来,有时候还会回来看看他们。

一个从城里来的青年,就这样与一个农村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这是当时很多知青与农村人民的缩影。

这些下乡的知青帮助了农村的发展,他们在回到城市之后,又利用自己的知识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

消息来源:《凤凰资讯》——1973年,知青刘朝旭被推荐上大学,临走时去找队长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