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的夏天,骄阳似火,知了在树上拼命地叫着,仿佛要将这个季节的热情全部释放出来。李明坐在颠簸的长途汽车上,心里却是一片宁静。他刚从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城中学当语文老师,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次,他是应大学同学王芳的邀请,去她家乡小住几天。王芳在村里的小学教书,两人虽是同学,却很少深交。李明心想,这次去了解解乡村教育的情况,也算是为自己即将开始的教师生涯做个准备。

汽车在一个土坯房簇拥的村口停下,李明拎着简单的行李下了车。还没等他四处张望,就听见一个爽朗的声音:"哎呀,可算是把你盼来啦!"

循声望去,李明看到一个身材略胖、脸上带着憨厚笑容的中年妇女快步走来。她不由分说地接过李明手中的行李,热情地说道:"我是芳芳的妈,你叫我张阿姨就行。来来来,快进屋歇歇脚。"

李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张阿姨拉进了院子。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几盆绿植在角落里生机勃勃。进了堂屋,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香味,李明这才注意到桌上已经摆好了几个热气腾腾的菜。

"快坐下吃饭,我听芳芳说你爱吃鱼,特意让她爸去河里逮了条鲜活的鲫鱼。"张阿姨边说边给李明夹菜,"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李明被这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勉强笑着说:"张阿姨,您太客气了。对了,王芳呢?"

张阿姨笑眯眯地看着李明,眼里闪着捉摸不透的光芒:"芳芳啊,她有点事先出去了,待会儿就回来。李明啊,我看你这模样周正,说话做事也稳重,真是个好后生。"

李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只顾着扒拉碗里的饭。张阿姨又道:"我跟你说啊,我们芳芳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好姑娘,模样俊,性格好,还有文化。你们俩年纪相当,要我说啊,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李明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等他意识到张阿姨话里的意思时,差点没被饭呛到。他抬起头,正对上张阿姨期待的目光,心里顿时七上八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李明不知如何应对这尴尬局面时,院子里传来了脚步声。"妈,我回来啦!"王芳的声音传来,李明松了口气,仿佛找到了救星。

王芳走进屋,看到李明,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李明,你来啦!路上还顺利吧?"

李明刚要回答,张阿姨就抢着说:"可不是嘛,我们李明一来就把家常菜都吃光了,看来是真对胃口。"

王芳无奈地看了母亲一眼,然后对李明说:"李明,不好意思啊,我刚接到通知,县里要我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本来还想陪你好好转转村里的,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李明愣了一下,随即说:"没事,你去忙你的,我自己转转就行。"

这时,张阿姨突然插话:"哎呀,这可怎么办好呢?李明大老远来一趟,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待着吧?再说了,你爸最近身体也不太好,需要人照顾。"

王芳为难地看着李明:"李明,要不……你帮忙照看下我爸?就当是帮我个忙。"

李明还没来得及开口,张阿姨就笑呵呵地说:"这主意好啊!李明,你就住在我们家,正好可以多了解了解我们村里的情况。"

就这样,李明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下来。看着王芳匆匆离去的背影,他心里不禁有些忐忑,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是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过得有些忐忑。张阿姨对他热情得有些过分,时不时就会说些"你看芳芳这衣服漂亮吧"、"芳芳从小就懂事"之类的话。每当这时,李明就会不自在地转移话题,或者找个借口溜出去。

一天,李明在村口遇到了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其中一个小男孩摔倒了,李明连忙上前扶起他,顺便教了他们几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和蔼可亲的"大哥哥"。

从那以后,李明开始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给村里的孩子们补习功课。在教学过程中,他渐渐了解到乡村教育的困境:师资匮乏、设备简陋、家长重视程度不够。这让他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也许,他可以留下来,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

就在李明为这个想法感到兴奋时,他认识了村里的青年农民赵大海。赵大海是个憨厚老实的小伙子,种田技术一流,但总是闷不吭声。有一次,李明无意中发现赵大海一直在偷偷看着王芳的照片,这让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一天晚上,张阿姨又开始了她的"说媒"大业。她笑眯眯地对李明说:"明啊,你看你在村里待得也挺好的。要不要考虑留下来?我们村里正缺个像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哩。"

李明犹豫了一下,还是婉拒了:"张阿姨,我很感谢您的好意。但是我和王芳只是普通同学,再说我已经有了工作安排……"

张阿姨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振作起来:"没事没事,慢慢来嘛。日子长着呢,你们年轻人有的是机会培养感情。"

李明听了,心里更加纠结。他不知道该如何平衡自己对乡村教育的热情、对王芳若有若无的好感,以及对赵大海的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