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当陈沂从周总理手中接过少将军衔,心中感到无比自豪。作为一个没有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军人,陈沂能够跻身将军之列,已经很不容易,然而有的同志仍认为陈沂的军衔评低了,刘亚楼和萧劲光都为此感到不平。

自从在太行山入伍以来,陈沂除了在东北野战军干了三年后勤工作,一直都战斗在文化战线上。作为军队文化工作的指挥员,陈沂的工作得到了军内和全国文艺界的赞许,陈沂主持部队文化工作的时期,甚至被誉为“军队文化工作的黄金时代。”

1956年,中央对文艺和科学发展提出“双百”方针,思想解放的风潮开始萌动,一些鬼戏的出现,引起了文艺界同志的忧虑,部队的一些作家对此尤为关注,撰文对当前的文艺工作发表了一些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场是对的,但发表的时机不对。”陈沂看过文章之后,当即将几位同志找来谈话,希望他们对文章做一些补充,以免引起误会,受人攻击。

正当陈沂为文章产生的后果而担心时,文化部打来电话,说毛主席看过了那篇文章,批示文章虽有片面性,但对于写文章的几位同志作出了表扬:“没有他们,会亡党亡国。”

陈沂听到这个消息,心情仍然不轻松,担心这篇文章会加深地方和部队文艺界的误解,考虑写文章加以阐明,以免影响团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7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谈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忽然问道:“陈沂来了没有?”陈沂当即起身答到,毛主席向全场介绍说:“他是军委文化部长,他们是左派。”

毛主席对陈沂的这一评价,立刻引起文艺界一些人的反感,对军队文艺界发表的文章更是大加批评。为此,陈沂撰写文章肯定“双百”方针贯彻以来的成果,提出“放”和“争”要注意坚持一定的立场。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在文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篇篇批评的文章接连发表,将陈沂的文章说成是“教条主义”。尽管批评不少,但陈沂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随后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让陈沂的心中更有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沂,你们翻身了,这几个月被整的好苦哇!”在观看苏联芭蕾舞剧团表演时,毛主席握着陈沂的手,亲切地说道。随后毛主席对坐在自己身边的陈毅介绍:“这是军委的陈沂,是左派,你认识吗?”

“我们是老朋友了,经常打交道。”陈毅笑着说道。陈毅当时兼任外交部长,而陈沂负责军委一部分的外事工作,因此二人经常接触,在工作上相互支持。

尽管毛主席多次称陈沂是左派,但在反右斗争接近尾声的时候,陈沂还是被说成是“假左派真右派”,不但被开除党籍、军籍,还被下放黑龙江劳动,每月生活费只有二十八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陈沂在大会上听到这些处分时,还不服气地向与会同志拱手说:“来日方长,后会有期。”但陈沂并没有想到,这个后会之期居然是21年以后。

陈沂到了黑龙江之后,在周总理和黄克诚的干预下,被分配到园艺实验站担任副站长,算是有了一个职务。在劳动之余,陈沂抓紧一切时间看书,愁烦的心绪也逐渐安静下来。

1959年初,陈沂被调到农研所工作,所长对于陈沂很是关心,不但让他当办公室副主任,还分编一期特刊,让陈沂写总结报告。由于行政事务多,劳动时间少,有人开始向总政反映。迫于总政的压力,农研所只好将陈沂安排为畜牧场副场长,直接参加劳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陈沂在劳动和工作中踏踏实实的表现,获得了领导和工人们的一致好评,因此到了1961年初,上面准备给他“摘帽”,让陈沂写写对过去错误的认识。结果检查报上去之后,上面一直未批,只是将陈沂调到了哈尔滨,安排到一个医药公司工作,没有明确的职务,也没有具体的劳动。

恰好当时陈沂身体不好,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便向省里提了自己的要求,省里没有明确拒绝,医药公司也没有人来找他,陈沂就这样待在家里,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也就在这一年,毛主席在大会上提出“有反必肃、有错必究”,罗荣桓对陈沂的问题提出“先摘帽、定级,再恢复党籍、军籍和原有级别”。很快,省里向陈沂宣布:摘掉“右派”帽子,定为行政十一级,分派到省文联、省作协任副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陈沂的处境相比过去几年好了许多,但按照当时的说法,陈沂依旧是“摘帽右派”。

1962年,陈沂正和妻子在街头散步时,忽然看到一组车队迎面驶来,陈沂想起前几天报纸上周总理陪外宾到大庆参观的消息,便对妻子说:“怕不是总理的车队啊!”

那天晚上,陈沂和妻子去见了一位老战友,十点多才到家,一进门就听到孩子们嚷嚷起来,问他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中央有人急着要见他们,让他们赶快打电话到107宾馆,叫宾馆再派车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陈沂夫妇来到107宾馆,周总理紧紧握着陈沂夫妇的手,第一句话就是:“陈沂同志,你这些年受苦了。”原来,陈沂刚才看到的正是周总理的车队,而坐在车里的邓颖超也恰好看到了他们,回到宾馆之后,周总理就立刻派人去找他们。

落座之后,周总理问了陈沂这些年的情况,陈沂简单汇报后,周总理点头说,在上面工作一段时间,又到下面去工作,将来再回到上面,工作就会做的更好一些。紧接着,周总理又问陈沂,知不知道毛主席最近讲了司马迁的故事,陈沂回答说知道一点。

“司马迁受了宫刑还写《史记》,你陈沂一个共产党员,难道还没有司马迁那几根骨头吗?”周总理提高声调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几个月前,陈毅在广州发表讲话,中心是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为知识分子恢复名誉。陈沂的妻子到北京出差时,恰好看到陈毅的讲话稿,感觉陈沂党籍的问题有希望解决,便给陈毅写了一封信。

陈毅接到信后,立刻打电话找来陈沂的妻子,一见面就询问陈沂的党籍问题。聊了两个多小时后,陈毅叮嘱陈沂的妻子,让陈沂给周总理写一封信,周总理一定会批给他,他就好着手去办,

陈沂得知妻子和陈老总的谈话后,立刻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希望对他的问题进行甄别。然而周总理并没有将信批给陈毅,而是交由肖华去办理,总政还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对陈沂的问题进行“甄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陈沂的党籍问题还没有解决,但周总理仍以共产党员来要求陈沂,让陈沂感动不已,当即坚定地对周总理说:“我曾是共产党员,我应该学习司马迁那种硬骨头精神。”

不久,总政对陈沂的问题作出结论,恢复党籍、军籍,恢复军衔,按正师级待遇。沉冤四年,陈沂终于将要熬出头了……

参考文献:

[1]李子章.从黔北少年到“文化将军”[J].全国新书目,1998,(06):14.

[2]吴雪生.唯一的“右派”将军──陈沂[J].世纪桥,2000,(01)
:39-40.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00.01.015.

[3]蒋巍.啼血之声——记“文化将军”陈沂[J].传媒,2001,(02):42-44.

[4]黄万机著. 普通一兵 记“文化将军”陈沂.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