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巴勒斯坦不同派别领导人举行会谈,实现和解并签署《北京宣言》举世瞩目。但内塔尼亚胡第一时间不认账,强硬表示,以色列目标是“摧毁伊朗支持的哈马斯”。 “法塔赫拥抱哈马斯?这不可能发生,因为哈马斯将被摧毁,以色列的安全将完全掌握在以色列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勒斯坦14派别和解对话在京举行,法塔赫和哈马斯签署北京宣言,标志着巴勒斯坦各派别求同存异和解了。

我注意到,一个目标写入了《北京宣言》:所有派别需统一力量抵抗外部侵略,制止任何形式的“种族灭绝”。

这也就是说,是要各派团结起来战胜以色列的。但他们抱团以后,能击败由美国强力支持的以色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我从小时候到现在对巴以冲突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都曾对巴以两国十分友好,注意,是“十分”。

第一个阶段:一边倒支持巴勒斯坦。

八十年代,自从我家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跟随父亲爱看新闻联播,十来岁时就被动地记下了新闻联播中的一些镜头:一些破衣烂衫的巴勒斯坦孩子不断地向以色列军人和他们驾驶的坦克扔石块和燃烧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边力量悬殊太大,以色列士兵背着自动步枪,开着先进的坦克驱逐追赶对方孩子。

我跟同学会讨论巴以冲突,对巴勒斯坦抱着一种原始本能的同情,对以色列就像仇恨日本人一样。

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巴勒斯坦人当成了自己人,把对立面的以色列人当作敌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巴勒斯坦人民的英雄,那位包着头巾,挎着左轮手枪,发誓巴勒斯坦不建国终身不婚的阿拉法特。原因就是每天的新闻联播都会有关于巴以冲突的镜头,有威武的阿拉法特出镜。

那时中国人的是非观特别单纯,非黑即白。

第二个阶段:不持立场。

1989年,60岁的阿拉法特结婚了。世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中国和以色列建交了。那时我在读高中,父亲为我订阅了《参考消息》,我比别的同学对国际政治形势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了解到以色列并不那么令人讨厌,反而是犹太人的聪明强干让人印象深刻。

他们在沙漠中用自动化滴水装置控制着蔬菜大棚,使蔬果大丰收,让国人吃得很好;他们用先进武器保卫着国土完整,让国人可以安睡;他们与中国人的交往友谊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我们保护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中以通婚频繁,组成了300多个幸福的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国家,谁不向往呢?当时,我已经能隐隐感觉是中美关系改善,中苏交恶造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苏联解体后,中国要重新调整国际关系了,说白了就是需要重新站队。

我们的外交方向不再是一边倒站在穷国、弱国一边。我们跟一切对我们友好的国家交往,目的只有一个,不断壮大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

再后来,新闻媒体不断向我们报喜,从以色列间接得到了不少美国的先进军事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巴勒斯坦青年扔石块和燃烧瓶的镜头越来越少,以至于后来根本就绝迹了。

第三阶段、回归支持巴勒斯坦。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美成为全方位的竞争对手。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最重要支撑点,得到了美国全方位的支持。

成年以后的我清醒地发现:富国支持富国,穷国帮助穷国。

再后来的当今,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起全面进攻,誓死要消灭哈马斯。

电视中又回到了80年代战火纷飞的中东,巴勒斯坦青年向以军投掷石块燃烧瓶,以军向加沙狂轰滥炸。

巴勒斯坦14派别和解,法塔赫和哈马斯在北京签署宣言。

恍然如梦,我们返回到了8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我,比10岁时的小屁孩更迷糊了,究竟站哪边?

敢讲真话的人太少,因为讲真话容易受到攻击,许多人就选择沉默,我这小老头只是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