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正值大暑时节,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义峰村的国明家庭农场里,负责人许国明迎来一年里最为忙碌的时节。“我们要赶在7月底收完这一茬早稻,然后放水继续投放青虾苗,等到10月上旬连同上半年放养的泥鳅一起捕获,这样又能迎来一季水产丰收!”

许国明还是绍兴市富盛青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因为“稻-虾-鳅”轮作生态种养模式的成功,他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年要接待大约500人次的农户前来农场参观学习。

“稻-虾-鳅”轮作,即通过稻田改造,在同一块早稻田里放养泥鳅,实施稻鳅共生。早稻收割后,田中放水养虾,实行“一种二养三收”,使粮食生产和水产养殖双丰收。许国明介绍,稻田为鳅、虾提供栖息和庇护场所,鳅、虾活动为水稻起到中耕松土、抑草通风的作用,养殖排泄物又成为了稻田的肥料。

“通过轮作种养,农场早稻种植全程已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农业面源污染大大减少,而且效益很不错,300多亩农田每年可收获优质粮17.5万公斤、优质青虾1.5万公斤、泥鳅5.8万公斤,每亩利润是种植传统水稻的5倍以上,农场每年产值可达600余万元。”许国明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国明家庭农场“稻渔共生”的优秀示范,是浙江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生态循环农业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14年成为唯一一个国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以来,浙江省持续构建并完善“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农业体系,形成了具有省域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方式、新网络和新格局,蹚出了一条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农业发展道路。

许国明这样的家庭农场,就是主体小循环的典型代表。所谓主体小循环,是指单个经营主体在自己的经营单元内建立生态循环链,使物质、能量能够顺畅流动转换。近年来,浙江省通过推广“稻渔共生”“稻虾轮作”等一批生态循环模式、培育生态低碳农场模式、构建“数字+设施”智慧农业体系等方式,让单个经营主体活力不断释放,紧紧牵住了生态循环农业的“牛鼻子”。

发展园区中循环,则要连接上、中、下游产业链,形成循环圈。浙江君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单体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公司收菇后切除的菌菇根回收卖给浙江华欣牧业有限公司,并通过技术加工,变成了湖羊养殖基地的饲料。华欣牧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武利恒告诉记者,菌菇根每吨收购价约180元,青绿饲料每吨收购价约650元。“公司年收菌菇根2500吨,处理后的菌菇根约占饲料混合量的13%,一年可节约饲草料成本117.5万元,菌菇根饲料化既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

实现县域大循环,则是将一个县(区)乃至一个地级市作为整体,构建“全面管理、分类回收、高效利用”的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以秸秆高效利用为例,浙江省慈溪市通过引进浙江省宁波市宁兴涌优饲料公司为龙头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打造秸秆青贮饲料产业链,年均利用各类秸秆5万余吨,产值1.1亿元,为秸秆利用“老大难”问题的破局提供了“慈溪样板”。

近年来,浙江省肥药用量实现连续9年负增长,降幅分别达27.5%、4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率达92%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逐年提高至97.5%,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浙江省持续擦亮高效生态农业强省的绿色底色,为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绘就生动的浙江画卷。(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见习记者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