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种令我印象深刻的荒漠植物一直没写过,那就是白刺。

前几年七八月份我去阿拉善、巴彦淖尔那边的时候,每天最高估计也就三十四五度,夜间更是只有二十度左右,非常舒适;哪里像杭州,早上八点半气温就直升四十。但毕竟水是生命之源,降水稀少的荒漠戈壁终究是没能长出森林,夏季酷热难耐的杭州却郁郁葱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总有些植物会让人怀疑这一点,白刺就是其中之一。乍一看,白刺生长的地方跟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在广袤沙海的浪涛上,白刺就像海藻一样漂浮着。

这可是最正儿八经的沙丘,在上面行走是走一步退两步,沙子极度的松散、干燥。但白刺就是能长在上头,还能长出嫩绿色的肉质叶子、结出多而饱满的红色果实。像我这种比较少去荒漠地区的人见了,立刻就会高呼:奇迹!这是沙漠中的生命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白刺科白刺属)确实是挺神的,但它当然无法脱离水源存活。以我见到的这片白刺沙丘为例,它位于狼山山脉的山前平原。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当我驾车行于公路上时,时不时就能见到路边有一块“山洪来了赶快跑,莫留恋财务”的警示牌。问了同行向导才知道,原来这里常发洪水。虽然沙漠地区年降雨总量少,但降雨多为短时暴雨;并且由于植物稀少、地表沙石渗水能力差的缘故,山里根本存不住水,因此几乎每年七八月都会有山洪。

狼山山脉前的这一片绵延几十公里,纵深十几公里的白刺沙丘,就是山洪浇灌的产物。白刺们就靠这样每年喝一顿、管一年的活法,成为了这片自然沙丘上绝对的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到八月恰巧也是白刺的果期,或许洪水正是白刺散播种子的重要助力。它的果实跟枸杞差不多大小,红而饱满,看起来可诱人了。事实上确实挺好吃的,酸甜,我感觉比沙棘和沙枣都好吃。也不知道为什么没人拿它做果汁,都去折腾酸到掉牙的沙棘。白刺的花朵就相对不起眼,花朵小而白,呈伞状花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种防风固沙能力优异的植物,白刺生于固沙,亡于固沙。白刺的根系相当发达,在叶丛下的沙丘中盘根错节,茂密的枝叶又能积滞飞沙,所以有白刺生长沙丘总会越堆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一只赤狐的巢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一只赤狐的巢穴

这些高高的沙丘下方常有洞穴产生,为狐狸、狗獾、貉、虎鼬、沙鼠、大耳猬、跳鼠、蒙古兔等动物提供了巢穴;沙丘间沟壑纵横,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通路,据说亚洲野猫、兔狲就喜欢这种环境。当然还有牧民们放的羊。

许多人认为的“一片死寂的沙漠”,就这么变得富有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因为沙丘堆得过高,白刺无法吸取到充足的水分,最终干渴而亡,化为一丛字面意思上的白刺。

只能说聚散有时,聚散有时啊。

作者 :蒋某人

图片:蒋某人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