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热搜的巧合撞击,勾勒出教育就业领域一道有趣的风景:一边是高校纷纷延长学制,一边是"高学历保安"的招聘广告屡见不鲜。表面的荒诞背后,是人才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当读完三年硕士,毕业即可去做保安的荒谬剧本不断上演,我们还能坐视不理吗?是时候来谈谈这背后的深层原因了。

中科大招"硕士保安"?细看岗位需求方知实情

最近,中科大保卫处招聘硕士做"保安"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揪着标题大做文章的人不在少数,但你可曾静下心来,仔细看看这些岗位的实际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此次招聘并非普通的门卫保安,而是综合管理、物业管理、消防管理、视频监控运维等偏技术型或文字工作岗位。熟练运用办公软件、编写工作文稿、调试维护监控系统等,才是岗位说明的高频词。

所以别被标题党骗了,中科大的用人需求并不荒唐,对学历的要求也未超出正常范畴。反倒是那些自说自话的解读,暴露了某些人思维定式的僵化。在他们眼里,"保安"就该是"低学历"的代名词,而"高学历"就该去做"体面"的工作。这种刻板印象,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与就业的结构性错位,是个全球性难题

细究中科大此举,不难发现这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映射的是一个更加普遍的问题: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结构性错配。一边是大学生数量井喷,另一边是心仪岗位供不应求,尴尬局面何止中国独有?

翻开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报告,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咋舌。所有专业博士中,超三成在毕业时还没找到工作。文科博士的处境更惨,学位非但没能加分,反而因"overqualified"饱受冷遇。无奈之下,只能额外学点编程啥的,以求东山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基层技工和体力岗位却在吃"招工荒"。欧洲一些国家,酒店、医院、养老院常年喊缺人。美加澳则陷入蓝领工人短缺的窘境。人们对传统制造业避之不及,宁可选简单服务业,也不愿吃"苦""累"。

观念的转变,远滞后于现实的变化。这造成了严重的人才错配,给个人、企业、社会都埋下隐患。毕业即失业,专业无用武之地,这是一个再残酷不过的现实。可"金钱学位"的旧观念,却成了不少人走出舒适区的"紧箍咒",让他们面对转型裹足不前。

破解就业困局,需政府、高校、个人的多方努力

面对错综复杂的就业新形势,仅靠个人观念的改变远远不够。政府、高校、社会,都应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全方位的引导和保障机制,为年轻人转型就业提供更多可能。

高校要主动作为,学习中科大、广西师大等学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延长学制、加强产教融合等举措,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机会,引导他们及早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就业预期。

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让"职教高考""中高职贯通"成为更多人的优选。同时优化就业服务,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精准牵线搭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也要跳出思维定势,拥抱新机遇。今年高考志愿填报中,中职校逆袭成香饽饽,警校报名火爆,一批敏锐的考生和家长已嗅到变局气息。从眼下选择的一小步,到终身学习的一大步,唯有勇于转变,方能笑到最后。

结语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虽是个人的困境,但绝非个人之过。它折射的是整个社会在转型期的阵痛,是观念滞后于变革带来的必然代价。唯有在社会层面形成广泛共识,打通教育、就业、产业的隔阂藩篱,回应新需求、对接新趋势,才能为年轻人拓展更多可能性。相信未来,无论是做工程师,还是搞创业,亦或是去中科大当个保安,只要人尽其才,行行都能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