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不看:
过去两周日元快速升值,自本月初触及数十年来低点后,日元兑美元已上涨超5%。日元的走强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除了日本当局干预、美联储降息预期、科技股调整等说法外,最重要的解释还是套息交易的解除,资金平仓导致各类资产遭遇抛售,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高回报的美债和美股;
日本央行加息和日元升值的押注下,海外资产风声鹤唳。对于日本本土而言,货币正常化预期以及特朗普交易可能对日本债券和股票市场是利好。

日元升值引发全球资产波动

过去两周日元快速升值,升至两个多月来的最高水平,最新收盘时,日元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153.9左右,自本月初触及数十年来低点后,日元兑美元已上涨超5%。

日元的走强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日股大跌,日经225指数较7月中高点回落9%;澳元、新西兰元、墨西哥比索等高息货币遭遇重创;黄金和比特币也同步下跌;美股也继续走弱,本周以来纳指跌3%,标普500指数跌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日利差收窄,但日元为何再度逼近160 》中提到,自4月底以来美日利差不断收窄,回落至今年初的水平,但日元却持续走弱,美日利差对日元汇率的解释力度明显减弱。

反而近期日元快速升值的环境下,理论上更为敏感的美债利率倒是相对平稳,过去两周维持在4.2%-4.3%区间震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此次日元的升值,除了日本当局干预、美联储降息预期、科技股调整等说法外,最重要的解释还是套息交易的解除。

套息交易的逆转

所谓套息交易是通过借入低利率货币,然后投资于高息货币获利,由于日本长期的超低利率政策,使得日元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融资货币。

对于“卖日元、买美元”的套利交易来说,美股走强和美债利率上行往往利空日元,但近期在上文提到的多重因素的驱动下,市场开始押注美日利差的收窄并解除套息交易,进而推动日元回升。

此前在美日利差缩小的过程中,投机性空头头寸在7月初升至金融危机来的最高水平,达到18.4万张。而在上周空头头寸减少至15万张(-18%),市场正在平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这些头寸都带有杠杆,日元的升值预期会加剧平仓,而这又会反过来加强日元的升值趋势。

根据ING的估算,今年日元期货空头头寸大约是在美元兑日元平均汇率为152时建立的。总体而言,这些头寸几乎处于负值状态,而且由于市场仍大量做空日元,美元兑日元的此次调整可能还会延续。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权执行价格数据,美元/日元的看跌期权净需求稳定在150至153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情况在2022年四季度也曾出现。

当时日本央行出手干预,旨在捍卫150的关键水平,同样恰逢美国10月CPI数据超预期回落,市场重新评估美联储的鸽派转向,促使空头平仓。当时净空头持仓从10.2万张降至2万张,日元的强势也持续了三个月,从接近150的位置回落至130下方。

从跨资产走势来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25%降至3.4%水平,美元指数下跌近9%,股票市场并未出现巨幅波动,日经225指数小幅下跌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往前追溯,2006年全球金融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升温、2007年美联储降息以及2015年经济增长恶化的担忧期间,套息交易的逆转都曾进一步放大日元的升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IMF

此外日元升值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导致跨资产的波动性加大,资金平仓回补日元的背景下,各类资产遭遇抛售,首当其冲的可能就是高回报的美债和美股。

2022年海外债券价格下跌以及外汇对冲成本的抬升,就曾触发以寿险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投资者以创纪录的速度抛售其海外资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2年包括银行、信托、保险在内的投资者净买入3.6万亿日元(约合267亿美元)的证券,净卖出23万亿日元(约合1724 亿美元)的外国债券,为2005年追踪该数据以来的最大数额,抛售主要集中在长期债券上,规模达到21.7万亿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掉期市场目前预计日本央行在7月会议上加息的概率升至70%,而在一周前仅40%。从2000年和2006年日本央行两次短暂退出零利率的经验来看,美股的记忆也并不美好,前者接着的是科网泡沫,后者是次贷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美国公布超预期的二季度GDP数据后,日元升值势头放缓,随着下周日本央行和美联储会议的召开,日元的走势还将受到考验。

特朗普交易利好日本?

海外资产风声鹤唳,对于日本本土而言,本身随着日本国内通胀回升,货币正常化预期下日本国债收益率走高,回归本土债券市场就变得更有性价比。

《日本养老金,不再“担忧”资产荒》中指出,利率和汇率风险下,日本养老金正在转向。

日本国际收支数据显示,6月日本投资者净抛售3.9万亿外国债券,创下2022年6月以来的最大净抛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