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木星都被认为是地球的防护盾,事实真是如此吗?

  木星地球挡灾

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时,我们常将“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定为条件之一,那是因为距地球不远的地方就存在一颗太阳系的“巨无霸”行星——木星,而木星被认为是地球能稳定存在多年的原因之一:木星的引力吸引了许多外来天体,它以自身为盾挡住了这些天体,保护了地球免受伤害。

在木星“保护”地球的漫长历史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当属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事件,通过望远镜,人类全程目击了这场严重的“车祸”。人类于1993年3月24日首次发现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此时的苏梅克-列维9号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原本的苏梅克-列维9号是一颗围绕木星运行的彗星,圆圆的“脑袋”拖着长长的尾巴,与其他彗星没什么不同,但此时它变成了一串石头,像大雁般排成一字形。科学家推测,这颗彗星在绕着木星运行时,某一时刻离木星太近,以至于被撕碎成了多块碎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4年7月,这堆碎片气势汹汹地再度返回木星,它们一颗连着一颗,如同一列太空列车笔直冲向木星,似乎决心与木星同归于尽,一雪前耻。这场撞击维持了一个多星期,给木星留下了一辈子也清除不掉的伤痕——8个直径在1万千米以上的创面,这成了木星的“新地标”。

难以想象,这场撞击如果发生在地球上会发生什么事情。虽然这颗彗星的质量与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由于它是一连串的小碎片,撞击到行星身上时所造成的伤害范围更加广阔:据计算,苏梅克-列维9号在木星上形成的撞击点面积相当于地球的80%。也许苏梅克-列维9号撞击到地球不会造成全人类灭绝,但是我们的居住环境势必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由此可见,木星的存在确实为地球阻挡了许多灾难: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这里聚集了整个太阳系98.5%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是被木星引力撕碎的地质天体留下的残骸,在木星的“遥控”下,这些小行星稳定运行,不会失控撞向地球。木星还阻止了长周期彗星的袭击,在这些快速移动的冰球靠近地球之前木星就将它们甩出了太阳系,因此,长周期彗星撞击地球的时间被拉长到了数百万或数千万年,如果没有附近的木星,长周期彗星会更频繁地与我们的星球相撞。

  被拉扯的失控彗星

这原本是一个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悲剧英雄”行星的伟大的守护故事,如果那颗奇怪的彗星没有出现的话。

1770年,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发现了一颗新彗星。梅西耶是一名狂热的彗星猎手,他时常用一整夜的时间观察天空,从天空的这一头扫描到另一头,以识别这些幽灵般的短暂访客。而这颗于1770年6月进入他的视野的彗星表现得与众不同:它不像别的彗星那样在我们的天空中一闪而过,而是逐渐离我们越来越近,变得越来越大——仅仅几天时间,它就大到肉眼也能清楚看见;它的外貌看起来也与其他彗星不同——它没有长着轮廓清晰的脑袋和一条壮观的尾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特别大的脸庞,看起来甚至比满月还要大几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70年7月1日,是这颗彗星最接近地球的时刻,它几乎占据了地球的整个可见天空,当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划过地球上空时,人们仿佛感觉有一个巨大的盖子从天而降。那天之后,彗星逐渐离地球远去,但在几个月内仍然可见——直到当年10月,梅西耶对这颗彗星进行了最后一次观测。

这一切都暗示了一件事:这颗彗星一度离地球非常近,甚至可能一头撞上地球。好在这只是虚惊一场,而且后来,这一颗彗星再也没有出现过。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俄罗斯天文学家安德烈·莱克赛尔通过计算,发现了它的来龙去脉(这颗彗星因此被称之为“莱克赛尔彗星”)。原来,莱克赛尔彗星原本是一颗普通的短周期彗星,它以5.58年为周期绕着太阳运转,在1767年之前,它的生活一成不变。但后来,木星改变了这一切:莱克赛尔彗星在1767年时与木星靠得非常近,以至于被木星抓住了,随后,木星将它向地球的方向甩了过来!这一甩让它成为了最靠近地球但又没有与地球相撞的彗星,两者最接近的时候距离仅有220万千米,比地球与火星的距离还近得多。

这次事件改变了彗星的运行轨道,1779年,莱克赛尔彗星和木星再次相聚,这一次它们之间的距离比第一次相遇时还要接近,而彗星的命运再次被改变:我们不知道彗星究竟是已经被木星吞噬,还是从此成为了木星卫星团的一员,抑或是被木星抛向远方,远离了内太阳系,总之从1770年后我们再也没见过这个曾与地球擦肩而过的星体。

然而,这颗彗星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颠覆了我们对木星的印象:木星会把一个原本不会靠近地球的物体扔向我们。换句话说,木星似乎是随时可能偷袭地球的“狙击手”,而不是一个“防护盾”!

  摇摆不定的角色定位

木星究竟是“防护盾”还是“狙击手”,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毕竟这决定着我们的下一个家园的选址问题,可是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似乎还没能找到答案。

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模型,试图搞清楚对于地球而言,木星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他们搭建了一个太阳系模型,然后不断改变木星的质量,模拟在这个过程中,三个潜在的“伏击者”受到木星的引力影响和对地球的威胁程度的变化。

结果显示,这三个“伏击者”——小行星、短周期彗星和长周期彗星——对地球的威胁程度的变化曲线非常相似,随着木星质量的增加,伏击者撞击地球的概率持续上升,当木星的质量上升到与土星相近时,地球被撞击的概率最大;过了这个临界点,随着木星质量的增加,地球被撞的概率反而开始下降,当木星长大到现在的大小时,地球被撞击的概率与木星不存在时相差无几。换句话说,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只考虑地球被撞击的可能性,木星存在与否,对地球的影响并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看模拟情况,只看实际事例,木星的定位也有一些模糊不清。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一颗成形的行星,在长达几亿年的时间里,它孤独地在太阳系中四处游荡。在游荡的过程中,它撕碎了一些本来可能长大的岩质行星,比如现在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银河系有许多类太阳恒星系,其中有3%拥有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而这3%中,只有25%同时具有岩质行星,究其原因,岩质行星们很可能就是被像木星这样的巨行星给撕碎的。

如果放任木星继续游荡下去,地球也不会有长大的机会,好在这时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出现了。土星将木星赶往离太阳更远的位置,两者的力量相互平衡,最终停留在了现在的位置,而其他行星才获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在木星离去的过程中,它将停留在小行星带的冰质和含有大量水的彗星驱散到了太阳系内层,其中一些冰块被地球捕获,从此,地球获得了水。也就是说,地球能够成为一颗“水球”并孕育出如今这样丰富多样的生命,少不了木星的帮助。

木星的存在可能撕碎地球,也增加了地球被巨石砸中的机会,木星不存在地球可能没有水,也减少了一块能为地球挡住巨石的盾牌。木星到底是敌是友,真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