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链:锚定重点产业,确定重点创新产业链

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菏泽市明确将产业链现代化,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展示出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敏感洞察与前瞻布局。通过重新梳理,菏泽确定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等10条重点产业链,这既是对现有产业基础的深度挖掘,也是对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趋势的精准把握。“定”链,意味着菏泽在山东乃至全国的产业链格局中,为自己定位了明确的战略地位;“定”链,不仅锚定了菏泽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更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产业链建设,菏泽制定《重点产业“链长制”工作规则》,完善重点产业链协调推进体系。对每条产业链分别论证筛选出5家集成能力强、引领作用突出、在全省有影响力的企业,和2至3个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针对产业链“链主”企业、领航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日常运行调度和对链主企业以及领航企业“一企一谈”的工作机制。

郓城县的大唐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就是菏泽在众多产业中识别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高增长潜力,位居重点创新产业链条上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依托郓城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发展潜力,联合东方电力集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成功完成630摄氏度等级火电项目的研发和示范申报。项目主体工程于2023年8月底实现全面启动,总投资93亿元,预计2025年年底实现机组“双投”。

得益于在重点产业项目中构建从原料供应、中间产品加工、最终产品制造到配套服务的完整链条,大唐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的系统化、集成化趋势明显。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菏泽通过“定”链明确重点产业链,实际上是在构建相互支撑、高效运转的产业生态系统。对于“链”上的企业或项目来说,可以提升其竞争力;对于城市发展来看,有助于其更好对接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通过“定”链,菏泽为自己找到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着力点,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顶链:创新延链、补链、强链,将重点产业链“顶”起来

菏泽市通过延伸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加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等方式,推动产业链级别不断向中高端迈进。今年以来,菏泽市领导带队,先后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推介十大重点产业,吸引客商前来菏泽投资。利用5月份“2024港澳山东周”活动,对生物医药、高端化工、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进行推介,与港澳企业现场签约项目3个。

为了打造更好营商环境、把“好钢”放到强链的“刀刃”上,菏泽建立问题清单制度,由市领导带队深入县区、重点企业开展多轮产业链督导调研,全面排查和摸底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格实施销号管理。此外,菏泽还通过优化完善“链长制”,确保责任落到“人头”上,把重点产业链“顶”起来。有了“链长制”,菏泽产业链中的问题可以迅速得到反馈和解决,这种制度化、责任化的管理方式,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空白,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比如e裳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就是为推进菏泽曹县电商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打造全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而建的延链强链项目。该产业园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版权交易、快递物流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在菏泽,各类优势产业或项目,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而活力迸发。2023年,菏泽的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木材加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9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占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89.8%,比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以上9条产业链规上企业营收达到2303.9亿元,占比达到90.5%,比上年末又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菏泽坚持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定”准、“顶”起重点产业链,推动“链长制”走深走实,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注脚。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建链、固链、补链、融链,着力打造一批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菏泽聚“链”成势,迈向新未来。(文/鲁于)